centos 分区
一、硬盤回顧
無論是安裝Windows還是Linux操作系統,硬盤分區都是整個系統安裝過程中最為棘手的環節。硬盤一般分為IDE硬盤、SCSI硬盤和SATA硬盤三種,在Linux系統中,IDE接口的硬盤被稱為hd,SCSI和SATA接口的硬盤
則被稱為sd,其中IDE硬盤基本上已經淘汰,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SATA接口的硬盤,第1塊硬盤稱為sda,第2塊硬盤稱為sdb……,依此類推。
一塊硬盤最多有4個主分區,主分區以外的分區稱為擴展分區,硬盤可以沒有擴展分區,但是一定要有主分區,在主分區中要有一個激活分區用來啟動Windows系統,在擴展分區中可以建立若干個邏輯分區,因此,
最合理的分區方式應該最多分三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主分區,然后在擴展分區中建立邏輯分區。
在Linux系統中每一個硬盤總共最多有 16個分區,硬盤上的4個主分區,分別標識為sdal、sda2、sda3和sda4,邏輯分區則從sda5開始標識一直到sda16。
二、CentOS 分區方案
/:Linux系統的根目錄,所有的目錄都掛在這個目錄下,建議大小5G以上。
/Boot:用來存放于Linux系統啟動有關的程序,比如啟動引導裝載程序等,建議大小為100MB。
/swap:實現虛擬內存,建議大小是物理內存的1~2倍。
/usr:用來存放Linux系統中的應用程序,系統軟件資源目錄,'Unix Software Resource'的縮寫,所以不是存放用戶數據,而是存放系統軟件資源的目錄,系統中安裝的軟件大多數保存在這里。建議大于3G以上。
/var:用來存放Linux系統中經常變化的數據及其日志文件,建議大于1G以上。var目錄獨自占用了一個分區,因為系統所有的日志都寫在了/var/log目錄下,這將會占用大量的空間。如果系統日志記錄的非常詳細,整個目錄很快就
會被寫滿,導致系統工作呆滯,可以通過系統日志后臺守護程序syslogd來修改日志配置,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home:存放普通用戶的數據,是普通用戶的宿主目錄,建議大小為剩下的空間。
/tmp:將臨時盤掛在獨立的分區,可避免在文件系統被塞滿時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建議大小在500MB以上。
?
總結
- 上一篇: vivo2021笔试愚人节礼品盒问题
- 下一篇: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刘乐善pdf,微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