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发表sci文章,小白发表SCI论文全过程
作為一個資深打醬油科研小白,第一篇SCI論文初稿到終稿歷時兩年修改了14遍最終成功發表到一區4.4分雜志Nutrients,到現在手握兩篇一區文章,一篇undereivew,雖說這樣的成績和許多大牛真的無法比,但我就想說說作為一個普通的不起眼的打醬油小白,該如何開始你的第一篇SCI論文,都是我自己真實的方法總結。
-----------------------------------------------------------------------------------------------------------------
那么一篇完整的SCI論文,包括了前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結果(Result),討論(Discussion),結論(Conclusion)五個部分。
1、準備過程 --- 收集資料
當你拿到數據確定了論文題目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資料,我把這個過程稱為準備過程。
收集資料也就是查找文獻一定要“全”,那么如何做到“全”,我有兩個TIPS
1、找出核心文章---與題目相符合的文章,這里分兩種
新文章(三年內)--- 找新文章的參考文獻
老文章(十年內,被cite多次的)--- 找出cite這篇文章的文獻
這個過程中會找到很多的文獻,根據你的題目、實驗目的、實驗方法、實驗內容進行篩選,最快的篩選方法是看題目,如果題目符合則快速掃一眼摘要,不需要閱讀整篇文章進行篩選。
注意一定要對文獻進行分類,我習慣用數字給文獻進行編號,根據論文的特點用中文進行重命名;其實更建議的方法是用Excel來整理文獻,將題目、作者、時間、實驗方法、實驗內容、實驗對象、優缺點進行分類,并且在整理的過程中對文獻進行掃讀,這樣會非常清晰有條理,在對文章進行擴充的時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太懶了,我把這一步省略了
2.、找出與題目相關的Meta-analysis(這是我覺得最好用的方法也是一個比較偷懶的方法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Meta直接就是一個核心文章,通過閱讀Meta,你就會形成一個對于這個領域的宏觀認識,而且你會很容易找到矛盾點,將矛盾點記錄下來寫Intro的時候會有幫助。
2、前言(Introduction)
寫Intro之前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思路理順,我通常會用筆在紙上畫出邏輯圖,最好可以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別人聽,在復述的過程中理順自己的邏輯,而理思路的核心是說明研究意義即標尺-為何研究?找出與文獻的不同
我總結了三種方法:
引用文獻的目的是讓大家得知你和已經發表過的文章的差別,比如角度略微不同-實驗對象、實驗方法;
也可以是你可以去解決一個矛盾,已經發表文獻間的矛盾;
完全是一個GAP,沒人研究---這個好但是也很難寫,因為沒有可對比的文獻,而且還需要思考這個GAP是沒人研究呢還是根本就沒有研究意義所以沒人研究
接下來就是在思路理順的條件下進行擴充(加文獻引入的過程,與第一部分息息相關)
然后就是具體的Intro的寫法:
我習慣從標題細分,打個比方,我的文章標題是 ‘Affective and Enjoyment Responses to Short-Term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Diet in Overweight Young Women’我就會根據標題進行分段介紹,先根據實驗對象 ‘Overweight Young Women’說明肥胖的現象和危害,然后根據實驗條件 ‘Low-Carbohydrate Diet’ 介紹低碳飲食,接著根據實驗目的 ‘Affective and Enjoyment Responses’ 引出心理指標是什么以及印象因素,再根據實驗方法 ‘Short-Term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介紹運動和飲食相結合,最后寫出研究目的也就是我準備填補的GAP。這就是這篇文章如果有興趣可以下來看看(Kong, Z., Hu, M., Liu, Y., Shi, Q., Zou, L., Sun, S., ... & Nie, J. (2020). Affective and Enjoyment Responses to Short-Term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Diet in Overweight Young Women. Nutrients, 12(2), 442.)
3、方法(Method)、結果(Result)
方法部分是最簡單的部分,就是將你的完整的實驗步驟以及數據分析過程清晰地表達出來,表達清楚就好了,我是先找一兩篇實驗方法、統計方法和我類似的文獻,模仿他的遣詞造句以及句間邏輯換種表達方式寫出來,都說剛開始寫論文就是要模仿,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照葫蘆畫瓢照虎畫貓。
我將方法和結果放在一個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這兩個部分是整篇論文里最為簡單的,需要做的就是講清楚你實驗得出的結果,還是一個方法照葫蘆畫瓢,照著別人的文獻里的寫法寫出你的結果。
4、討論(Discussion)
這里和寫Intro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了,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理思路,那么如何理順思路呢,你的Intro是根據題目的要點進行擴充,那么討論呢就是根據你的實驗結果進行敘述。
如果你的Intro是前面敘述的一二點,你要對比你的實驗結果和重點文獻的實驗結果的一致性(consistent or inconsistent),然后進一步分析原因
如果你在Intro里是一個全新的GAP,無論你的結果是否有獨創性,你都要對你的結果進行更深入的分析,eg. 為什么得出這個結果?你得出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從已有的文獻中推敲出得到你實驗結果的原因。打個比方,這里就和我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一樣,我們的實驗結果具有獨創性,討論是從生酮對運動能力的影響進而到運動之后是否開心的影響進行了曲線救國的描述。(Kong, Z., Hu, M., Liu, Y., Shi, Q., Zou, L., Sun, S., ... & Nie, J. (2020). Affective and Enjoyment Responses to Short-Term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Diet in Overweight Young Women. Nutrients, 12(2), 442.)
接著寫你研究的局限性和優勢,這個部分其實你在寫Intro的時候就有,通過你在閱讀其他文獻的時候發現別人的優點,而正好是你沒有的,你就可以記錄下來寫在這個部分。
5、結論(Conclusion)
這個部分可寫可不寫,如果你的字數不夠你就寫吧,因為通常來說在討論部分的每一段的末尾都會有一個結論,所以結論是不需要單獨寫的;但是如果你的結論太多太散而且在討論部分沒有講清楚的話這里就可以概括的來一段結論。
寫結論這部分一定要注意不要太Detail了,因為會讓人感覺太啰嗦給人重復的感覺,這里一定是概括性的語言,而且千萬不要出現重復的語言,同意轉換用起來!!!
-----------------------------------------------------------------------------------------------------------------
最后我還想分享一個我的小習慣 --- 寫日志
因為寫論文的是一個需要花費心血花費時間的過程,可能有很多天一個字都沒有寫感覺沒有進度人就很焦躁,所以需要將一個龐大的項目一節一節細分,我的方法是每天寫下論文進度(就是關于論文我每天做了些什么)以及明日目標,比如說查到了幾篇文獻,明天的目標是閱讀這些文獻。因為我沒有用Excel整理文獻,所以我是將文獻的總結寫在日志里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发表sci文章,小白发表SCI论文全过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GC】5G网络切片与5G QoS的区
- 下一篇: Vue 前端代码风格指南、代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