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 民间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 极致技术工厂
(一)研究目的
探討民間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問題,讓民間戲劇進校園,推動民間戲劇的傳承人與受眾群體年輕化;適當通過政治手段,推動牛娘劇走進大眾視野,讓民間非遺真正“活”起來。
(二)研究內容
4.如何將廣西岑溪牛娘劇與現代教育相結合
5.向當地政府提出怎樣保護與傳承岑溪牛娘劇的建設性意見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在中國知網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為關鍵詞搜索共有5493篇相關文獻,且有249篇來自國內或國際會議,自2015年來,每年發表的文檔皆400篇以上,但以“民間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關鍵詞搜索共僅出現5篇相關文獻,以“牛娘劇”為關鍵詞搜索只有14篇相關文獻,且大多是對牛娘劇的源流沿革和藝術特色的探討,對牛娘劇的保護與傳承的具體措施也未做出深入探究。從近年來國家所頒布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系列文件來看,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日益加大;同時從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的論文數量來看,反映出學術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但人民群眾對民間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不足,且目前岑溪市對牛娘劇的保護與傳承重視程度較高,本項目調研具有很強的現實必要性。
(四)創新點與項目特色
1.以對民間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響應國家“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劃
2.以岑溪牛娘劇的演出現狀為主要研究對象(岑溪市及鄉鎮地區牛娘劇表演現狀的實地調研)
3.推動戲劇類非遺文化進校園,促進戲劇類非遺文化的普及教育
4.對地方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機構隊伍建設的研究
(五)技術路線、擬解決的問題及預期成果
技術路線擬解決的問題和預期成果
技術路線:
1.推動岑溪牛娘劇進入校園,增強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群眾對牛娘戲的認識
2.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于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提出建設性意見
3.融合文創產業,大力推動非遺文創產品研發和創意設計,通過“線上+線下”文創產品的展示和銷售,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
想要了解更多與本項目有關的內容,請聯系作者本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013 | 民间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 极致技术工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罗技G502设置
- 下一篇: 985大学改考408!复旦大学软件工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