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現在有許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現在教育不同了。我們過去中國文化、外國文化,基本上人類文化過去是無形中相信因果,注重道德。
而現在人,你說;現在人沒有道德。我說你錯了,還是有,不過他的觀念不同了,現在年輕人講;價值論,價值觀念,看一件事,先看;有沒有價值?。科鋵嵥恢溃旱赖戮褪莾r值。現在你埋怨這些年輕人。年輕朋友不信因果有什么關系呢?我說那有什么希奇?你不要驚訝,這些年輕人他現在不信甚至反對因果,等他年紀大一點,慢慢就會知道因果的可怕。就是等待年齡了。
講到馬祖門下有位俗家姓陳的大禪師——睦州禪師,他是大徹大悟,成佛得道的人,他有個外號叫;陳蒲鞋。他出家悟道以后,回到偃州家里住,他的母親還在,家里并不富有,所以他出家一樣奉養母親。
也許有人想:出家人養母親容易??!大家居士供養錢,買米買布來養母親嘛。這個是犯戒的!居士們供養錢是供養給禪師,因為他出了家,代表;佛、法、僧的僧,居士們這是供養三寶的。大家供養他的錢,他只能拿來做佛事,若是自己拿來孝順母親,等于是大家孝順母親,他就欠了眾生的賬,睦州禪師不干這個事。因此他回到家里,為了孝順母親,自己坐在那里做苦工,編蒲鞋去賣。賣的是自己的勞力,賣了蒲鞋賺來的錢是屬于他本人的,可以拿來孝順母親。講到戒律,講講古代做事的風格,給你聽聽。
所以對于《楞伽經》要讀清楚。你們天天念《楞伽經》,早晚功課經上有兩句話要特別注意:;忖已功德,量彼來處。這就說到雍正皇帝,他很嚴格,經常抄人家的家,貪污官吏滿門抄斬,財產都拿出來。雍正有個部長,是杭州一個和尚還俗的,學問很好。雍正也曉得他做過和尚,兩個人很對頭。有次這位部長搜查一個貪污官吏,財產、賬目都交清了。雍正一看繳回了那么多財產,滿意地說道:;嗯!你這次辦事辦公,很有功勞。財產沒收!可是你辦得很辛苦,這一部分歸你吧!賞給你。這位部長就講了:;皇上,我不拿,跟我沒有關系,請您收回去。這是國家的,不要給我。雍正問:;為什么你不拿?你辦公很有功勞啊,那么辛苦。 ;唉呀,皇上,要‘忖已功德,量彼來處’啊。雍正一聽笑了,;咦!你還沒有忘本,好!他是和尚出身嘛,做大官、做部長,還知道要守戒律。這就是;不與取,不犯盜戒,不與取——我不要這個貪污的錢,國家收回去。
提到這個問題,就是這兩句話:;忖已功德,量彼來處。
總結
- 上一篇: 怎样辨别铁观音(茶)的成色、等级?(图文
- 下一篇: 宏笔记本用u盘装系统-(宏基笔记本U盘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