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科技“卡脖子”,是因为以前别人天马行空,我们在忙别的
5月30日消息,2023中關村平行論壇未來科學論壇現場,香港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翔談到,為什么中國現在有“卡脖子”問題,是因為30年前,別人做天馬行空事情的時候,你還在做其他的事。所以怎樣走在時間前,需要我們要在源頭真正做一些創新性、顛覆性的研究。
張翔表示,科學本質是交換和開放,科學不可能有一個人獨霸。社會對科學家、對科學研究有包容性,而包容性是科學本質決定的。實際上,做試驗95%時間失敗,5%時間成功,如果在失敗的95%時間內,其他人老是責備不行的。
張翔談到,放大來說,很多企業包括政府項目都是目的導向,這很好,很多項目需要解決“卡脖子”東西,但是也得有一些做天馬行空的想法。普林斯頓有一位學者寫《沒有用知識的用處》,很多科學發現不是尋目標,是沒有目標的時候尋找的。如果目標性太強,這是有問題的。希望社會給中國科學家更多十年磨一劍的情懷。
張翔表示,此前科技部有位領導訪問了香港幾所大學,提到香港的學者做研究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說這些學者任務性、緊迫性沒有那么強,容易讓一些教授做一些長時間或者少干擾。實際上,我們校領導一般沒有權利到實驗室給教授壓力。我們一般是每6年整個大學評比一次,6年要拿4篇文章出來。
張翔提出,現在各個國家在人才、創新方面競爭很激烈,我們國家在很多“卡脖子”技術方面組織了頂尖的研究所、大學組織解決“卡脖子”技術專門的團隊解決。
他談到,為什么現在有“卡脖子”問題,是因為20年前、30年前,別人做天馬行空事情的時候,你還在做其他的事情?,F在解決“卡脖子”,同時今天別人在研究下一個“卡脖子”的事情。所以怎樣走在時間的前面?我們要在源頭真正做一些創新性、顛覆性的研究。荷蘭的ASML至少積累了30年到50年的技術,而且不單單是一項技術。這要求整個社會對于源頭創新,對于基礎研究的大力支持。從國家整體來講,我們13億人,怎么樣把我們的創新搞上去?需要有一批科學家坐冷板凳,甚至長期做無用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科技“卡脖子”,是因为以前别人天马行空,我们在忙别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颜相机发布“AI写真”功能5分钟生成高
- 下一篇: 系列销量达7500万!《巫师3》跻身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