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联携旗下光智资本产融结合,加速新能源布局
近期,據龍焱能源科技官網宣布,公司完成新一輪億元人民幣融資。這筆融資確實攪動了資本市場的神經,一面是在業內有著光伏建筑一體化 (BIPV) 領軍者稱謂的科技企業;一面是低調卻擁有不俗背景的光智資本。在當下投資機構出手的頻次及速度愈發“謹慎”的時點下,為什么會促成如此規模的融資交易,背后的推手又是怎樣的?
投資市場進入“緩手”階段,去偽存真孵化新風口
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 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稱,2022 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步伐明顯放緩,投資總量及金額分別為 4167 起、3,149.29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 31.9%、54.9%, 尤以互聯網、連鎖及零售、食品 & 飲料領域投資下滑較為明顯,而清潔技術、智能產業、半導體、汽車等投資熱度逆勢增長。
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技術增長尤為顯著,Wind 數據顯示,8 月 11 日,光伏指數盤中再創新高,實現四日連漲。實際上,4 月底以來光伏指數一路飆升。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疊加天然氣價格上升,光伏裝機需求旺盛;美國宣布未來兩年取消對東南亞組件征收關稅,利好國內組件廠;中國推出多項政策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風光大基地項目持續推進,國內需求持續向好。
據 Wind 提供數據,2020 年主要企業 BIPV 裝機容量 702MW, 滲透率約為 0.8%; 未來隨著一系列規范的落地和綠色建筑、整縣推進、碳中和等政策落實,BIPV 滲透率將有可觀提升。預計在 2022-2025 年分別達到 3%/5%/8%/12%。預計 2022-2025 年釋放出的存量光伏建筑市場分別為 994/1418/1819/2001 億元,其中 BIPV 對應的市場空間分別為 20/43/73/100 億元。而隨著降本增效的規模效應的不斷發展,預計未來光伏建筑系統成本將由現在的 5 元 / W 降低至 2025 年的 3.5 元 / W,2025 年光伏建筑新增的實際市場空間分別可達 2235 億元,其中 BIPV 市場空間分別可達 766 億元。綜上,預計至 2025 年,BIPV 市場規模將超 866 億元。
龍焱能源于 2008 年由國際光伏專家吳選之教授等人創建,承擔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863 計劃) 先進能源領域課題,率先在中國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技術產業化,電池效率達到國內外同級水準。此前,紅杉資本、君聯資本、五源資本曾重度押注。
公司現已開發出發電墻、發電瓦、發電磚等 8 大類,50 余種可適用于不同建筑應用場景的碲化鎘薄膜光伏發電建材產品,應用于世園會中國館、嘉興火車站、順豐鄂州機場、雄安商務中心、大同未來能源館、迪拜世博會瑞典國家館等項目中百余個標志性優質光電建筑項目中。
前不久,科技部等 9 部門聯合印發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 (2022—2030 年)》,強調“圍繞交通和建筑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目標,以脫碳減排和節能增效為重點,大力推進低碳零碳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而龍焱能源主營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利用太陽能發電可有效節約資源,使推行綠色建筑實現雙碳目標成為實現綠色低碳產業化的重要手段。
產融結合,加速新能源布局
反觀本次領投方,光智資本背后矗立著兩大金融、產業平臺,特斯聯與光大控股。2020 年,光智資本由光大控股聯合特斯聯共同發起設立。成立之時,目標規模 100 億人民幣。全球疫情反復影響著資本市場持續下沉時,2021 年 3 月,光智資本宣布 3 號基金募集完成 70 億人民幣,僅歷時 6 個月。2022 年,在募資市場持續低走的情況下,光智資本實現了目標規模 100 億人民幣的突破。
從全球視角來看,光智資本的模式如同谷歌創投 (Google Venture)、微軟創投、高通創投、博世 (中國) 與戈壁創投成立的博源資本等投資機構一樣,以企業為技術核心,進行外延拓展。憑借背后特斯聯對智能產業、清潔能源產業認知及豐厚的產業、生態資源優勢,光智資本通過布局前沿科技,為被投企業提供豐富的生態資源,助力其業務發展和創新。
當然,這種謀劃性,離不開企業主體核心。特斯聯主業領域為智慧城市,2015 年剛成立時所涉領域為物聯網。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是一脈相承,更是物聯網落于實處的變革佐證。智慧城市是高度一體化的系統,離不開清潔能源技術。通過光智資本布局龍焱能源自然不言而喻,是其對產業版圖長遠思索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作為光智資本背后的產業力量,特斯聯在雙碳領域已有廣泛而深遠的部署。2021 年 12 月,特斯聯成為“碳達峰碳中和專家組”產業端的核心成員,將為雙碳在科技產業的有效落地提供場景及技術支持,并與專家組一道探索綠色低碳智慧城市的實現路徑。特斯聯還與包括海康威視等在內的多家產業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攜手產業力量,持續推動雙碳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在低碳 AI 園區、低碳 AI 社區、低碳 AI 建筑領域有效落地,聯合打造綠色低碳解決方案的新范式。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聯的雙碳戰略分為三個層面 —— 在企業自身運營的層面,秉持雙碳承諾推動綠色生產經營;在科技研發層面,促進雙碳技術及解決方案的高效研發與落地;在生態層面,攜手產業生態合力共同推進雙碳標準的建立及上下游雙碳目標的實現。無疑,此次借由光智資本向龍焱能源的投資,特斯聯進一步鞏固了其綠色產業生態的實力。
從對龍焱能源的投資動作也不難預測,以特斯聯智慧城市技術為核心,以光智資本投資結盟的模式,將會成為產融結合的新模式。
回望光智資本的投資歷史,團隊累計投資超過 100 家企業,其中包括: 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京東物流、奇安信、第四范式、愛奇藝、網易云音樂、美團點評、商湯科技等頭部項目,管理資產規模突破 400 億人民幣,先后通過近 20 家企業完成 IPO 或并購實現退出。特斯聯擁有深厚的智慧城市技術,在全國多地落地,尤其在 2020 年 4 月,特斯聯負責全部技術支持的重慶 AI CITY 新基建項目亮相,這也是中國首座智慧城市項目,從無到有打造一座 AI 科技城。可以想象,龍焱能源在資本的催化下,在特斯聯的智慧城市母盤下,可以快速讓其技術落地上量。讓其綠色低碳建筑的愿景快速成為現實。也就是說,光智資本和特斯聯形成一種生態孵化和配合,讓優質項目資源快速落地,借此做大做強。
當我們宏觀去看一個企業、一個產業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發展時。不被悲觀局勢所困,大膽布局是需要勇氣的。同時,當我們知道怎樣市場值得發展,卻不去布局,又是可惜的。長遠、果敢、資本雄厚、與國家同向,這是光智資本和特斯聯的特征和追求,更是一個企業乘勢而起的號角。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特斯联携旗下光智资本产融结合,加速新能源布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南山发券全国购:努比亚 65W 充电器
- 下一篇: 勇立潮头再扬帆 40 年容声用硬实力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