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金融股却遭“滑铁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重仓金融股却遭“滑铁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重倉金融股卻遭“滑鐵盧”
上交所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11日開始到6月30日,該基金“瘋狂”買入金融股,總額超過了40億元,其中買入招商銀行10.53億元、中國平安9.07億元、浦發銀行6.26億元、工商銀行6.03億元、民生銀行3.79億元、交通銀行2.5億元、北京銀行1.89億元,另外還買入了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人壽等金融股。
從該基金建倉的時間來看,6月11日到6月30日金融股大都處在平臺整理階段,該基金正是在此時完成建倉的。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該基金可能認為金融股已經處于底部、機會已經出現,才會大舉殺入,但很快金融股就連續出現暴跌:本周二,浦發銀行暴跌8.50%,招商銀行更是罕見跌停,另外一些銀行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昨日,買入總額排在第二的中國平安在午后大幅下跌,尾盤更是直接被打到跌停板。該基金在業內名聲“響亮”,剛剛建倉完畢的重點板塊,卻集體遭遇“滑鐵盧”,不得不讓人奇怪,因此傳聞所稱的遭遇一些基金的報復,也不無道理。
蹊蹺的是,該基金買入越多,該股跌幅就越大,比如招商銀行。很多業內人士對于該股跌停大呼看不懂,雖然有收購永隆銀行的一些負面消息影響,但也不至于跌停,而如果有基金故意砸盤的話,似乎就能夠解釋了。昨日中國平安的跌停就更能夠說明問題了,公開交易信息顯示賣出全是機構席位,有4家基金席位,一家QFII的席位,雖然也有基金買入,但從買賣力量對比來看,賣方明顯占了上風,借用某網友的話,“中國平安的跌停簡直莫名其妙”,似乎也只能用基金故意砸盤來解釋。
雖然目前的數據還不能夠完全證實這部分砸盤金融股的基金,就是以“報復”為目的基金,但對最近金融股“莫名其妙”的走勢實在找不出更好的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由于操作方法、基金經理的策略等不一樣,對一些行業的做法有分歧,其實很正常,但如果傳聞屬實,那樣的基金不買也罷。”[@more@]
上交所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11日開始到6月30日,該基金“瘋狂”買入金融股,總額超過了40億元,其中買入招商銀行10.53億元、中國平安9.07億元、浦發銀行6.26億元、工商銀行6.03億元、民生銀行3.79億元、交通銀行2.5億元、北京銀行1.89億元,另外還買入了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人壽等金融股。
從該基金建倉的時間來看,6月11日到6月30日金融股大都處在平臺整理階段,該基金正是在此時完成建倉的。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該基金可能認為金融股已經處于底部、機會已經出現,才會大舉殺入,但很快金融股就連續出現暴跌:本周二,浦發銀行暴跌8.50%,招商銀行更是罕見跌停,另外一些銀行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昨日,買入總額排在第二的中國平安在午后大幅下跌,尾盤更是直接被打到跌停板。該基金在業內名聲“響亮”,剛剛建倉完畢的重點板塊,卻集體遭遇“滑鐵盧”,不得不讓人奇怪,因此傳聞所稱的遭遇一些基金的報復,也不無道理。
蹊蹺的是,該基金買入越多,該股跌幅就越大,比如招商銀行。很多業內人士對于該股跌停大呼看不懂,雖然有收購永隆銀行的一些負面消息影響,但也不至于跌停,而如果有基金故意砸盤的話,似乎就能夠解釋了。昨日中國平安的跌停就更能夠說明問題了,公開交易信息顯示賣出全是機構席位,有4家基金席位,一家QFII的席位,雖然也有基金買入,但從買賣力量對比來看,賣方明顯占了上風,借用某網友的話,“中國平安的跌停簡直莫名其妙”,似乎也只能用基金故意砸盤來解釋。
雖然目前的數據還不能夠完全證實這部分砸盤金融股的基金,就是以“報復”為目的基金,但對最近金融股“莫名其妙”的走勢實在找不出更好的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由于操作方法、基金經理的策略等不一樣,對一些行業的做法有分歧,其實很正常,但如果傳聞屬實,那樣的基金不買也罷。”[@more@]
來自 “ ITPUB博客 ” ,鏈接:http://blog.itpub.net/8551371/viewspace-1006684/,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于:http://blog.itpub.net/8551371/viewspace-1006684/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仓金融股却遭“滑铁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ml5 监控系统界面,基于WEB服务
- 下一篇: Android音频格式转换,And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