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连接神经网络VS卷积神经网络基本概念理解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全连接神经网络VS卷积神经网络基本概念理解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文章目錄
- 1.全連接神經網絡
- 2.卷積神經網絡
- 2.1走五子棋的例子
- 2.2卷積核
- 2.3通道
- 2.4池化
- 2.5全連接層
1.全連接神經網絡
全連接神經網絡中,對n-1層和n層而言,n-1層的任意一個節點,都和第n層所有節點有連接。即第n層的每個節點在進行計算的時候,激活函數的輸入是n-1層所有節點的加權,這個激活函數是非線性的。它的缺點就是權重太多了,計算量很大。
它可作用于大多數場景
2.卷積神經網絡
2.1走五子棋的例子
2.2卷積核
卷積核:負責檢測對應的一個特征。
卷積核的大小也影響網絡的架構,早期習慣使用77,99的大卷積核,近來發現研究大的卷積核可以用多個33的卷積核來代替,同時總體參數也減少了。
**因而目前主流卷積神經網絡都傾向于33大小的卷積核。**
卷積核的參數是由網絡通過學習得到的。
2.3通道
每一個卷積操作的結果一般稱為一個通道(channel),也稱為一個映射(map)
卷積隱藏層通道的個數反映了網絡在這一層的特征檢測能力。
通常卷積神經網絡越靠近輸出層其通道數就越多,但每一個通道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小。
2.4池化
池化操作不需要任何參數,這大大減少了參數的個數。
池化操作與卷積操作相似,也具有大小f、步長s、擴展p等概念,
池化操作分為兩種: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2.5全連接層
池化和全連接層在卷積神經網絡中的作用越來越被淡化,有些卷積神經網絡甚至拋棄了全連接層。
文章內容參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全连接神经网络VS卷积神经网络基本概念理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基于遥感及气象数据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
- 下一篇: 突破权限查看人人网特定用户所有相册 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