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informatics】背曲拇指与 Ehlers-Danlos syndrome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Bioinformatics】背曲拇指与 Ehlers-Danlos syndrome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文章目錄
- 不同的拇指.
- 測試環(huán)節(jié).
- Ehlers-Danlos syndrome.
- 血管脆弱類.
不同的拇指.
- 可能是在初中生物課中,老師提到不同的人會有著不同的性狀,例如有無耳垂,舌尖是否分叉等,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 —— 大拇指是否能彎曲。
- 下面兩張圖分別來自我與我的室友:
 
- 上兩張圖中第一張拇指的第一關節(jié)無法向后彎曲,對應著直拇指;而第二張拇指第一關節(jié)能夠一定程度地向后彎曲,被稱為背曲拇指. 一些程度很高的背曲拇指甚至能夠向后彎曲到視覺沖擊很強的程度:
 
測試環(huán)節(jié).
- 研究表明這兩種拇指的不同,某種程度上反應出了基因的不同,如果只是拇指能夠向后彎曲,顯然這并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但在這個群體中,身體其它關節(jié)也存在活動范圍過大的可能性卻相較于直拇指更高,最終會影響到生活乃至生命。
- 具體介紹這類疾病之前,我們先做 444 個小測試:
- ① 手腕向下壓,是否大拇指能夠碰到手臂,左右手每只 111 分;
- ② 腿繃直后膝蓋是否會反屈,左右腿每只 111 分;
- ③ 胳膊伸直繃緊,肘部是否會外翻,左右手臂每只 111 分;
- ④ 腿繃直的情況下,手掌是否能完全接觸地面,左右手每只 111 分。
- 如果你的得分在 444 分及以下,那么下面的內(nèi)容可以以看戲的心態(tài)閱讀;如果在 444 分以上,下面的內(nèi)容就對你比較重要了。
Ehlers-Danlos syndrome.
- 上述測試統(tǒng)一表現(xiàn)都是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過大,這和一種被稱為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的遺傳病關系密切。EDS的表現(xiàn)除了關節(jié)活動范圍過大以外,還存在皮膚彈性過強的特征,例如下面這張圖(可能引起不適):
 
- EDS是一種先天性的結締組織發(fā)育不全綜合征,結締組織在人體內(nèi)起到連接、支持、營養(yǎng)、保護的作用。不同程度的EDS患者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異樣,還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關節(jié)脫臼、肌肉骨骼疼痛、血管/內(nèi)臟破裂、嚴重的脊柱側彎,甚至有患者天生由于內(nèi)臟畸形而導致并發(fā)癥死亡……
- 注意上面說到的不同程度,這意味著有的患者癥狀較輕,有的患者癥狀較重。按照病癥和基因突變類型,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大概可以分為6種基本類型:
 
- 前三種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后三種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大約有 90%90\%90% 的患者都屬于前兩種類型,雖然會存在某些異樣,但不至于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也不會危及生命。
- 對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的相關描述可追溯到1680年代和1890年代,但是最早的權威描述來自1901年的丹麥皮膚科醫(yī)生愛德華·埃勒斯(Edvard Ehlers)和1908年的法國皮膚科醫(yī)生亨利·亞歷山大·當洛斯(Henri-Alexandre Danlos)。
- 1936年,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被正式命名,并確定了三個主要癥狀:關節(jié)必須過度彎曲,皮膚必須既具有彈性又異常脆弱,意味著皮膚容易受傷。這個聽起來并不復雜的疾病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平平無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醫(yī)生們意識到有不止一種類型的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具體有多少仍不確定。
- 1967年,一名外科醫(yī)生根據(jù)27例不同癥狀的病例,表示有三種亞型。兩年后,另一名醫(yī)生在仔細研究了100名病人后提出了五種亞型。截至1988年,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已被發(fā)現(xiàn)有11種亞型。
- 可以確定的是,所有的亞型都與結締組織有關,結締組織包繞并支撐著我們的內(nèi)部器官。連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與韌帶,以及主要血管的管壁都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中最重要的蛋白質,而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會以某種方式對膠原蛋白造成影響。
血管脆弱類.
- 在上面提到的 666 種基本類型種,血管型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vascular Ehlers-Danlos Syndrome)最危險,因為結締組織的發(fā)育不全削弱了患者的心臟瓣膜和動脈。這是危及生命的:大血管可能會毫無征兆地破裂。它是由一個叫作COL3A1的膠原蛋白基因突變引起的。這種亞型的死亡率很高:在對 231231231 人進行的研究中,高達 3939%39 的患者死亡,平均死亡年齡為 313131 歲。建議患者避免劇烈運動以降低血管破裂的風險,并小心地控制血壓。
 
- COL3A1 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被稱為III型膠原蛋白,是同三聚體,或由三個相同的肽鏈(單體)組成的蛋白質,每個肽鏈稱為III型膠原蛋白的 α?1α-1α?1 鏈,是原纖維膠原蛋白之一,其蛋白質具有長的,不可彎曲的三螺旋結構域。
- COL3A1基因位于 222 號染色體的長臂 (q)(q)(q),位于 2q32.22q32.22q32.2 處,位置 188,974,372188,974,372188,974,372 和 189,012,745189,012,745189,012,745 之間。該基因有 515151 個外顯子,約 40kbp40 kbp40kbp 長。COL3A1基因的尾巴方向與另一種原纖維膠原蛋白的基因,即COL5A2一致。
- COL3A1基因的突變會導致血管型Ehlers-Danlos綜合征(vEDS;也稱為IV型EDS; OMIM 130050)。它是EDS的最嚴重形式,因為患者通常由于大動脈或其他中空器官的破裂而突然死亡。
- 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沒有明顯EDS征象的動脈瘤患者具有COL3A1突變。
- 最近,在嚴重的大腦異?;颊?/strong>中還發(fā)現(xiàn)了COL3A1突變,這表明III型膠原對于胚胎發(fā)生期間大腦的正常發(fā)育很重要。這種疾病類似于GRP56(OMIM 606854)突變引起的疾病。III型膠原是受體GRP56的已知配體。
 
 
 
- 【Genome Data Viewer】
- 【NCBI Orthologs】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ioinformatics】背曲拇指与 Ehlers-Danlos syndrome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美弥陀
- 下一篇: 【Android App】人脸识别中借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