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道德与伦理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道德進步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同時計算機帶來的涉及道德、倫理方面的負效應也給道德建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難題與挑戰。這就需要計算機職業人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以及計算機倫理學所要求的內容。
什么是職業道德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
計算機職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核心原則
1. 對他們的工作承擔完全的責任
2. 用公益目標節制軟件工程師、雇主、客戶和用戶的利益
3. 批準軟件,應在確信軟件是安全的、符合規格說明的、經過合適測試的、不會降低生活品質、影響隱私權或有害環境的條件之下,一切工作以大眾利益為前提
4. 通過合作全力解決由于軟件、及其安裝、維護、支持或文檔引起的社會嚴重關切的各種事項
5. 在所有有關軟件、文檔、方法和工具的申述中,特別是與公眾相關的,力求正直,避免欺騙
6. 認真考慮諸如體力殘疾、資源分配、經濟缺陷和其他可能影響使用軟件益處的各種因素
7. 應致力于將自己的專業技能用于公益事業和公共教育的發展。
IT行業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的交往、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但同時,計算機病毒、黑客、信息泄露等問題的出現也讓人感到惶恐不安。此外,新興的AI與機器人等領域也存在諸多倫理問題。下面我們來列舉一些存在倫理問題的一些現象
1. 不能有效的保護個人隱私
??因特網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開放系統,它的結構是分布式的,人們可以登錄互聯網上的任何一臺計算機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自然也就包括個人信息的提取。
??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如果公民的個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被濫用而得不到有效保護,則既會侵害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會降低網民的安全感,全社會將陷于對“透明人”的恐懼之中,極端情況甚至會引發“反互聯網”、“反信息化”的浪潮。
??
2.人工智能潛在的倫理問題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對于智能機器人,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
疑問1:他身體構成的材料與我們完全不一樣,也許是硅膠,或者是別的東西,總之不是我們這樣的血肉之軀。那么,他還是人類嗎?
疑問2:他并非人類繁衍的產物,他沒有生理學意義上的父母,更像是一個怪物,所以還是人類嗎?
3.黑客入侵行為
“黑客”譯自英文hacker,喻指技術高超、專注于計算機事業的程序員,他們愛好鉆研計算機系統的每個細節,并竭力提高其性能,尤指精通網絡科技,對網絡空間有著濃厚探索興趣的人。黑客是一個邊緣化、民間化的稱謂,不屬于主流社會的職業體系,與各種正式組織及相應的獎懲制度不相干;更不是某種固定身份,不依賴于職稱、職務等傳統的官方等級體制。中文以“黑”指神秘、隱蔽以及力量,以“客”喻穿梭自若、不受羈束,是十分傳神的譯法。黑客的產生與專家主義(specialistism)背景有著緊密聯系。對專家才能的追求,對技術進步的執著,以及對技術之外包括“官方”事務的忽略,正是專家主義的突出表現。互聯網信息資源共享的理想,以及“虛擬現實”、“自由鏈接”、“無中心”、“無權威”、“無邊界”的網絡狀況,使得專家主義盛行,并促成了黑客及黑客行為。 黑客行為(hacking)的最顯著特征是未經同意進入他人電腦的數據庫與操作系統。在互聯網上,存在很多設定了密碼、指令等訪問權限的區域,這些區域中,往往包含了軍事、商業等各種機密以及個人隱私。黑客則以打破常規、挑戰約束為追求,力圖突破或繞過設定的關卡,進入限制區域。據統計,當今世界平均每20秒鐘就有一起黑客事件發生。黑客已形成一個廣泛的社會群體,在西方有合法的黑客組織、黑客學會,網上“黑客之家”、“黑客俱樂部”之類的虛擬社區更比比皆是。他們致力于軟件的開發、完善及共享,并積極為初學者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我們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多的不符合倫理道德,甚至走向犯罪的諸多不利因素。我們要正視這一現實,并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計算機網絡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總結
- 上一篇: appcan mysql_AppCan的
- 下一篇: Res2Net: A New Mul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