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如何在牛市中基于MACD进行选股
小孫我自己一直對金融市場交易很有熱情,從大學開始,就不斷地在理論實踐兩方面逐漸加深對于金融市場的理解,最近發現一個叫QR量化社區的平臺,也給了自己很多靈感。經歷了最近的市場波動,心血來潮,在此就分享一篇自己最近學習的體會和經驗。
最近股市波動不斷,無論是相同的還是不同市場狀態下,交易的操作方法上都是有共性的,任何人也都可以參與市場。這里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操盤手處理牛市的獨門絕技 - MACD。
小編我先講一下操盤手是什么樣的一種存在:
操盤手主要是為大資金投資機構服務,進行二級市場交易,操盤手的職能是看著走勢圖幫雇主操作證券,賺取最大利潤,從外匯,期貨,到基金等等,進倉,吸籌,拔高,回檔,出貨,清倉——是一個操盤手的日常工作。
長此以往,外界總有一種誤解:成功的操盤手都是那些擁有高學位的名牌大學高材生。其實,操盤絕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而更像一件具有結合了數字理性但又極具靈活性和藝術性的工作,因為金融市場并不存在諸如物理與數學之類的真理,有時,交易的藝術成分甚至超過科學成分。
市場中不乏具有良好參考價值的干貨和觀點,比如像《人工智能和股市三大猜想》中強調過的,無論是什么樣的玩家,在不一樣的市場模式中存活下去并持續賺錢,才是最關鍵的。比如這里要提到的牛市。
牛市是預估證券市場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業術語,總體運行趨勢是向上的,雖有下跌,但一波比一波高。買入者多于賣出者、人氣不斷匯集,投資人追高意愿強烈,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涌入。
牛市在中國的開端要從1996年算起,一共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1996年是從550點開始漲到1500點左右,炒作的是績優股;1999年的5.19行情,炒高的領域主要集中在網絡科技公司,從1100點漲到了2245點;2006年是股權分置改革行情,也是漲幅最大的一次,從1000點漲到了6124點;一直到2014年的時候才出現超跌反彈行情,從1849點漲到了5178點。最近的一次牛市是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在一年三個月內上漲了162%,不過2015年之后就一直連續下跌走低。
MACD叫做異同移動平均線,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演變而來的,是大家在交易中使用非常多的指標,有鉆研精神的操盤手會關心這個問題:這個指標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MACD是由12天的快速指數移動均線(EMA)和26天的指數移動均線之差計算得來的,標為DIF,為快線,然后再用2×(快線DIF-DIF的9日加權移動均線DEA)以此得到MACD柱。MACD是由正負差(DIF,也稱離差值)和異同平均數(DEA)兩部分組成,DIF是其核心指標,DEA是其輔助指標。DI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和慢速移動平均線的差。
MACD的原理和意義與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即由快、慢均線的分離、聚合來代表當前的多空狀態以及價格可能的發展變化趨勢,運用了物理學中動能加速度的原理。那么對于牛市有著很強相同的指導作用的這個剖析手段,經驗豐富的的操盤手會怎樣操作呢?
一般來說,其買賣原則為:
今日DEA(MACD)=前一日DEA×8/10+今日DIF×2/10。
計算出的DIF和DEA的數值均為正值或負值。
用(DIF-DEA)×2即為MACD柱狀圖。
下面還要簡單來了解一下選股,相信結合了上述MACD之后,實際操作便不是一個難題了。
選股是每個二級市場交易者都會經歷的過程。可以通過資金選股系統了解資金流向,加強判斷趨勢;對個股評級,驗證自己選擇股票的優劣;善于利用工具可以更輕松地選股,同時也要多了解行業動態各方面的信息。
選股需要集合各種不同的信息進行綜合考量,比如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宏觀分析等等,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分析和篩選流程。
綜上所述,在牛市中或大多市場模式中利用MACD,已證明被大量經驗豐富的人所利用。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如果不自己嘗試,那也很難領悟到這個指標的核心。然而,MACD只是分析中的一種方法,結合考慮更多指標與分析手段,并且不斷從各種優質渠道和資源中汲取營養,例如學習最近新接觸到的寬客相對論中的QMACD的概念的內容,才能夠使操盤過程更加完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操盘手如何在牛市中基于MACD进行选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基于arduino uno 开发板制作的
- 下一篇: 英语练习122 Time f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