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
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
1 學習是挑戰天性的必修課
首先,想要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
(1)天性懶惰孕育了認知規律和心智模型。
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上, 明天就消失了。在別人教給你答案前,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如果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是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犯錯誤并改正錯誤,其實是在搭建通往高層次學習的橋梁。
(2)科學“照妖鏡”下的學習方法
重復本身并不能帶來出色的長期記憶。
(3)知識多不等于學習能力強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只有在練習新技能的同時付出努力,展開思考,并在心里演練,成果才會顯現。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運用已知。
2 學習的本質:知識鏈和記憶結
(1)知識最終將變成條件反射
從記憶中檢索知識或是早期的訓練內容,把這些和新體驗聯系起來,借助觀察和思考,預先演練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2)自我檢測:給知識鏈打上記憶結
反復回憶一件事情可以增強記憶。一個人對已知掌握的越好,他就越能用有創造力的方法解決新問題。不練習獨創性與想象力,就沒法積累知識。
(3)只需1次自測,一周后回憶率從28%躍遷為39%
多次檢索練習的效果一般都要好于只檢索一次。
(4)如何成為一名主動學習者
測驗效應,檢索學習。
(5)為何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
通過小測驗不僅能更準確地判斷自己的已知和未知,還能從檢索練習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 “后刻意練習”時代的到來
(1)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
夏令營,教育研討班。
(2)間隔練習使知識存儲的更牢固
當練習有間隔、與其他內容有穿插且多樣化的時候,你花費的努力也就越多。
(3)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
(4)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
(5)善用練習組合,帶來成長性思維
(6)知識是平面的,復合型知識是立體的
(7)關于練習的幾條普適性原則:檢索、有間隔、有穿插的練習、多樣化練習、反思,以及細化。
4 知識的“滾雪球”效應
(1)學習的三個關鍵步驟:編碼、鞏固、檢索。
(2)欲求新知,先忘舊事
(3)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記住
(4)學習中必須要做哪些“努力”:重新鞏固記憶,打造心智模型,舉一反三,構造概念學習,學習遷移,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
(5)這些“良性干擾”能提升學習效果
(6)化解因失敗帶來的焦慮感
(7)創造性源于不設限的學習
(8)別在無法克服的困難上浪費時間
5 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1)沒頭腦的機制1(自動機制)和愛自省(受控機制)的機制2
(2)學習時避免錯覺和記憶扭曲
(3)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4)你無法從不擅長的事情里學到知識
(5)實踐和測驗才能暴露學習漏洞
6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
(1)主動學習能制造掌控感
(2)你是分析型、創新型,還是實踐型思維?
(3)學不好的領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結構
(4)有人喜歡看說明書,有人喜歡動手試錯
7 終身學習者基本的基本
(1)雙胞胎的認知能力也會天差地別
大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可變的,能夠憑借每一次新任務重新組織自己。
(2)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條件對學習的影響
(3)腦力訓練可以提升學習自信
(4) 想要終身成長,請像專家一樣思考
只有在受活性成分驅使時,學習與鉆研的技能才不至于荒廢,活性成分就是提高能力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掌控的。
(5**)學習執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
(6)掌握幾個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8 寫給大家的學習策略
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有間隔地安排檢索練習,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
總結
- 上一篇: VS2019项目自动包含bin或obj文
- 下一篇: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考试考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