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测绘数据入库_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一体化
隨著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使得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生產管理和入庫更新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E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地理信息工作站基于信息化全新架構,綜合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術與GIS技術,以數據庫管理為核心[,集成數據采集、數據編輯、數據監理、跨平臺數據轉換、數據管理和數據更新入庫等功能[,將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融為一體,實現了GIS數據生產與建庫的一體化,從數據生產源頭支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與管理的信息化變革[。
本文以EPS2012地理信息工作站為平臺,依托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一體化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工作,實現了數據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的一體化、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一體化、現勢數據與歷史數據的一體化[,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動態更新入庫。
《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規定了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過程中的數學基礎、分類標準、編碼規則、圖層設置、要素符號化表達規則等內容。涵蓋內容包括:①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數字化測繪中,除管線設施以外的定位基礎、水系、居民地及附屬設施、交通、境界與政區、地貌、植被與土質等7大類數據。②房產要素數據:面向房產管理專業特點和拓撲分析要求的房屋點要素類、房屋線要素類、房屋界線要素類等數據。③房產項目要素數據:面向產權產籍管理的房屋幢、層、單元、功能區、分攤區、房屋基本單元(戶)等6類要素數據。
《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的編碼原則是在《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 13923-2006)6位編碼的基礎上,擴充要素細類碼和幾何類型標識碼,采用8位十進制數字碼標識。在完成要素編碼的基礎上,制定《要素分類代碼與地圖表達符號對照表》,用以規范各類要素的符號化規則。
1 數據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一體化技術流程
1) 源數據分析。依據《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工作,主要是進行濟南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和房產要素數據的生產管理和入庫更新工作。其中,濟南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生產入庫工作主要指濟南市地理空間框架歷史(GDB格式)數據和修補測(DWG格式)數據到EDB數據的轉換、整理、入庫和動態更新工作。
2) 技術流程。在深入研究EPS體系結構和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基于EPS提供的MDT工程模板技術、符號描述語言和VBScript腳本程序等強大的二次開發功能[,設計了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工作的技術流程,如
圖 1(Fig.1)
圖 1 數據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一體化技術流程Fig.1 Integrated Technical Process for Data Production and Database Update
2 關鍵技術實現
2.1 定制生產模板
EPS通過開放的模板控制技術,將數據生產與技術標準相結合,用模板封裝地理信息數據標準[,規?;瘡娭粕a成果的標準化[。依據《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進行濟南市1:500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模板JNFC_500.mdt的定制。
1) 通過UserLayerTB(用戶層表),進行數據層碼定義,設置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圖層屬性、顯示順序及相關點、線、面要素類的內聯屬性表。
2) 通過FeatureCodeTB_500(編碼特征屬性表),將《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中的要素分類代碼(客戶編碼)與EPS編碼進行逐一匹配,并設置要素的實體類型、所屬圖層、幾何類型、顏色、線寬等屬性。
3) 通過SymbolScriptTB_500(符號描述表),對地物要素進行符號化規則定義,并通過Code(編碼)字段與FeatureCodeTB_500表進行關聯。
4) 通過NoteTemplateTB_500(注記分類定義表),對注記的字體、大小、顏色、所屬圖層等進行定義,設置EPS注記與標準中注記數據的轉換參數。
5) 通過用戶擴展屬性表,對各圖層各要素類對應屬性表依據標準進行屬性字段的定義。
2.2 制作地圖符號庫
EPS提供了豐富的地圖符號制作工具和開放的二次開發接口,采用“骨架線+基本屬性+動態符號化”表示方法進行要素符號定制[。利用EPS提供的符號描述語言結合“地物編碼屬性設置與符號編輯”功能,通過對系統提供的基本符號進行組合、縮放、位移、編輯、嵌套子碼等,制作了完善的符合《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的符號庫,獲取全要素符號樣圖,并將EDB格式的全要素數據轉換成MDB格式,導入數據庫中進行了SDE數據庫要素圖層的創建。
2.3 EPS調入方案設置
通過調入方案的設置,實現ArcGIS的GDB數據和CASS的DWG數據依據《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建庫標準》調入到EPS平臺中,以實現在EPS平臺上進行數據的生產整理工作。
1) 定制調入模板。調入模板是將調入數據的GDB編碼、DWG編碼與EPS編碼創建一一對應關系,并設置要素所屬圖層、符號等屬性,完成對照表FeatureCodeTB_mdbin和FeatureCodeTB_cassin的創建。
2) 制作調入腳本。通過制作調入腳本,設置數據轉換參數和圖層對照關系,執行數據導入將GDB和DWG格式的數據以EDB格式調入到EPS中。
2.4 數據整理
1) 丟失地物添加。將GDB、DWG格式的數據調入EPS后,首先要進行數據的查漏補缺工作,將數據調入過程中丟失的要素補充到數據庫中。具體操作中,通過調入外部數據的方式,將原始GDB數據和DWG數據以工作底圖形式添加到EPS操作界面,通過待整理數據與底圖數據的對比分析,將丟失的地物通過要素分類代碼矢量化方法進行添加。
2) 未對照地物歸層。分析待整理數據情況,對存儲在DEFAULT層中的未對照地物進行正確的歸層處理。查看DEFAULT層中0點、1線、2面等未編碼對象的幾何形狀和相關信息,確定其編碼和歸屬,通過數據調入分類器,進行換碼操作,實現所有要素的正確歸層處理,如
圖 2(Fig.2)
圖 2 未對照地物歸層Fig.2 Place the Unmatched Features to the Right Layer
3) 自動交互處理。通過VBScript腳本編碼技術,進行數據批量整理功能的定制,如房屋拓撲構面處理、控制點合并、圍墻調整方向寬度、房屋注記合并、房屋屬性提取等,運行腳本即可實現相關要素的自動批量處理。
4) 手動分圖層數據整理。為力求圖面合理清晰[,同時保證要素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無法運用腳本程序進行批量處理的要素,還需分圖層進行數據整理,主要內容包括:①要素構面:在選擇集狀態下將鼠標十字絲放置在需要構面的要素內,通過快捷鍵Shift+G,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構面要素對應的分類代碼,完成要素的構面;②斷線連接:選擇斷線對應的分類代碼,通過快捷鍵F拾取斷線兩端點完成斷線連接;③重復地物刪除:通過選擇過濾功能和導航功能,刪除重復地物;④有向地物符號修改:對臺階、棚房、圍墻等有向地物要素進行反向或重新繪制;⑤要素屬性編輯:在屬性窗口中進行屬性添加、編輯或通過VBScript編碼方法實現,如
圖 3(Fig.3)
圖 3 VBScript編碼實現要素屬性編輯Fig.3 VBScript Encoding for Implementation of Feature Attributes Edition
2.5 增量更新入庫
EPS數據庫采用基于時態的增量更新技術,自動維護時間信息,可實現現勢數據與任意時刻歷史數據的同步瀏覽與對比分析。并通過權限管理,實現數據下載、上傳、沖突檢測、更新入庫等,同時允許離線狀態下的多個更新業務的相互獨立進行[。
在進行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更新入庫時,是通過EPS的SDE更新管理模塊進行實現。首先根據作業范圍劃定更新區域,上傳更新區域范圍線,下載當前更新區域庫數據,供外業修補測,對修補測完成后的數據,經數據檢查無誤后,執行沖突檢測與更新入庫操作,完成數據的更新入庫工作。
3 結束語
濟南市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建設,是由數字化測繪向信息化測繪的有益轉變,一體化的生產管理和入庫更新機制,克服了傳統“CAD圖庫+GIS庫”圖庫兩體化模式的弊端,統一了作業標準,簡化了工藝流程,全面解決了數據生產管理與入庫更新的一體化、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一體化、現勢數據與歷史數據的一體化等技術難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成果數據庫的現勢性和完整性,實現了房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既能看又能管,真正滿足了智慧房管、智慧社區和應急保障等領域的數據服務需求。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不动产测绘数据入库_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一体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Base64编码算法
- 下一篇: OJ 1478 机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