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子网划分
IP網絡子網劃分
(本文要求讀者懂得IP編址,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IP協議/地址(IPv4&IPv6)概要 - 菜繽的世界 CairBin’s Blog)
什么是子網劃分
子網劃分允許網絡分段,從而將較大的網絡劃分成較小的網絡
背景要求
隨著接入網絡的主機數主機增多,對更方便的網絡管理、改善網絡性能和更輕松地實施安全策略的需求增大,兩級分層結構顯然不足,因此就有了子網劃分。
IPv4網絡劃分子網
基礎
廣播域
在以太網LAN中,設備使用廣播進行定位。
網絡設備使用ARP協議將二層廣播發送到本地網絡上已知的IPv4地址。
主機通常使用DHCP協議來獲取IPv4地址配置,這會發送本地網絡上的廣播來定位DHCP服務器。
問題
大型廣播域由于其龐大的流量會使網絡和設備運行緩慢,因此誕生了減小網絡規模以創建更小的廣播域的需求。
劃分子網
有類劃分
對于IPv4網絡,在二進制八位數邊界**/8、/16、/24**處最容易進行子網劃分
- 其概括如下表:
- 我們以網絡192.0.0.0/8為例在/16處劃分子網如下:
無類子網劃分
無類子網劃分,子網可以從任何主機位借位來創建掩碼。
我們記子網數目為N,每個子網下地址數和主機數分別為A、H,借用主機位的位數為n,剩下的主機位為h,則有如下關系
N=2nN = 2^{n} N=2n
A=2hA = 2^{h} A=2h
H=A?2=2h?2H = A-2 =2^{h}-2 H=A?2=2h?2
在每個子網的地址中,有兩個地址無法分配給主機,它們分別是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所以要減去2
注意,劃分子網后的前綴長度不能為/31和/32
特別是對于/31,通過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每個子網下的主機數為0,這顯然恰好不符合要求,/32更不必說了。
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
傳統的子網掩碼可能會造成IP地址浪費,可變長子網掩碼根據借的主機位的位數,先對網絡進行劃分,然后對子網進一步劃分子網,并且該過程可重復以創建不同大小的子網。
VLSM對于前面的計算公式仍適用。
IPv6網絡子網劃分
IPv6劃分子網十分簡單。
IPv6全局單播地址使用子網ID字段劃分子網,該字段長16位,故可以劃分65536個子網(這還不包括從接口ID借位的情況),每個子網支持多達18百億億的主機IPv6地址。
使用IPv6,網絡拓撲要求對每個LAN以及路由器之間的WAN鏈路劃分子網,但相對于IPv4,IPv6對WAN子鏈路子網不再進一步劃分子網,因為地址足夠多。
總結
- 上一篇: php mac 开发环境搭建_Mac搭建
- 下一篇: 多体格林函数的定义以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