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字典生成器_Python字典生成式、集合生成式、生成器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字典生成式、集合生成式、生成器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字典生成式:
跟列表生成式一樣,字典生成式用來快速生成字典,不同的是,字典需要兩個值
#d = {key: value for (key, value) in iterable}
d1 = {"x": 1, "y": 2, "z": 3}
d2 = {k: v for (k, v) in d1.items()}
print(d2)
集合生成式:
集合生成式格式和列表生成式類似,不過用的是大括號:
s1={x for x in range(10)}
print(s1)
生成器:
生成器是一種迭代過程才生成對應元素的可迭代對象
生成器的元素在訪問前不會生成,只有當訪問時才會生成,如果繼續向后訪問,那么當前的元素會銷毀。
生成器的一種生成方式是將列表生成式改為小括號包裹:
print("-----使用()列表生成式生成generator------")
g=(x*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g),g)
print(next(g),next(g),next(g))
生成器本質上是一個函數
當一個生成器被調用時,它返回一個生成器對象,而不用執行該函數。 當第一次調用 next()方法時,函數向下執行,如果遇到yield則返回 yield 后面的值。 再次調用next()方法時,函數從上次結束的位置繼續向下執行,如果遇到yield則返回 yield 后面的值。
可以使用yield來定義一個生成器:
print("
----使用yield生成generator-------")
def ge():
print("第一次yield")
yield 1
print("第二次yield")
yield 2
print("第三次yield")
yield 3
o = ge()
print(next(o))
print(next(o))
print(next(o))
運行結果:
----使用yield生成generator-------
第一次yield
1
第二次yield
2
第三次yield
3
生成器本質上是一個函數,如果想要獲取這個函數的返回值,我們需要使用異常捕獲來獲取這個返回值:
def fib(max):
n,a,b = 0,0,1
while n
yield b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
print("
-----嘗試獲得函數返回值------")
gg=fib(6)
while True:
try:
x=next(gg)
print("g:",x)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返回值等于:",e.value)
break
既可以使用next()來迭代生成器,也可以使用for來迭代:
def ge():
print("第一次yield")
yield 1
print("第二次yield")
yield 2
print("第三次yield")
yield 3
o = ge()
print("
---迭代generator的方法--------")
for x in o:
print(x)#相當于進入到generator函數中,執行下去并得到返回值
結果:
---迭代generator的方法--------
第一次yield
1
第二次yield
2
第三次yield
3
由于生成器的特性,可以進行”協程“操作:后續補充
更多關于Python相關內容可查看本站專題:《Python列表(list)操作技巧總結》、《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匯總》、《Python數據結構與算法教程》、《Python函數使用技巧總結》、《Python入門與進階經典教程》及《Python文件與目錄操作技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Python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字典生成器_Python字典生成式、集合生成式、生成器用法实例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普通交换机能否改成PoE供电的?
- 下一篇: java实现文件加密(word、ex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