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鄉鎮特色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都應該是準確的。你見過什么樣的報道?以下是邊肖編寫的關于鄉鎮特色產業發展的樣本報告。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鄉鎮特色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
首先,工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鄉主動出擊,抓住發展的大好機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有效解決了增加人民收入的難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農村工業。工業發展呈現出由弱到強、由亂到有序、由弱到強的發展趨勢,工業經濟成為整個農村經濟的“助推器”。
(1)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
畜牧業是我鄉的傳統基礎產業,要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任務。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畜牧業穩步發展。20xx年,全鄉畜禽存欄量近7萬頭,規模化種畜戶70戶,實現年產值2500多萬元,牧民人均增收600多元。
(二)果蔬種植業發展前景廣闊
我老家有種菜的傳統,有靠近巴城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果蔬產業,建設有機綠色蔬菜基地。
積極協助返鄉青年企業家林悅在家鄉成立以寨子堡村為核心的“金大寨養殖專業合作社”,租賃土地2000多畝,建設集優質蔬菜、水果、水產品為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建成生態草莓園200畝,優質食用菌10萬袋。有15個蔬菜溫室,占地30多英畝。完成核心園區培育路8公里,園區道路硬化200米,園區運河系統修建改造5000米以上。總投資820多萬元。雇用了100多名當地農民,20xx年產值超過80萬元。2015年計劃建設草莓園300畝,食用菌40萬袋,蔬菜300畝,產值4000多萬元。
趙衛國,一位回到家鄉的年輕企業家,發起并組織了一個擁有150名成員的呂萬種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依托銀山坪蔬菜種植合作社、呂萬育種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社的主導作用,主要種植生菜、韭菜、蘆筍、大蔥、西紅柿等品種。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4600多畝,產量11200噸,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60多元。果蔬及農產品采用傳統種植模式,走無公害種植之路,結合現代農業科技,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市區,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農民種植的綠色菜肴”。金大寨專業合作社從北京引進葡萄品種,寨子堡村種植的優質葡萄成為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優質水果。
(三)從零開始實現工業項目
由于地理條件和資源的限制,我們鄉的工業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鄉鎮黨委政府班子不斷探索自身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外商,投資300多萬元在天橋村建設純凈水生產基地。水廠的建設不僅將剩余的山泉水轉化為財富,而且解決了村里近3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鄉村旅游發展前景廣闊
我的家鄉靠近主城區,生態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鼓樓山已成為著名的旅游休閑基地。近年來,我鄉依托鼓樓山、寨子堡、房山大雁、何家坪村建設觀光農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我鄉“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及觀光園”項目,核心園區2300多畝,種植優質草莓、葡萄,打造農業產業觀光體,吸引更多市民休閑觀光。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1)重視工業發展是根本
我鄉的產業發展雖然起步于過去,但沒有形成規模化、市場化發展的狀態,在增加農民收入、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動力不足,成效不明顯。去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農村工業的發展被列為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堅持工業第一,搞好科學規劃,積極響應人民群眾建設美好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充分發揮鄉鎮黨委的決策權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釋放群眾在工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動員全鄉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為工業發展打一場硬仗。在特色產業的支撐下,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通過產業發展促進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廣闊道路。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農村工業為什么發展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二)準確定位是發展的關鍵
工業發展的定位是否準確,關系到我們鄉工業發展的成敗。經過不斷實踐和艱苦探索,結合現實和歷史傳統,因地制宜,充分論證,村民自愿,我鄉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以富民強鄉為目標,以農民收入為方向,以主城為市場,圍繞有機、綠色、無污染,大力發展果蔬產業;圍繞“傳統養殖與市場競爭”戰略,大力發展畜牧業;注重地理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旅游產業;以巴山新民居和聚落建設為重點,結合農村發展的歷史趨勢,發展個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定位準確,解決了農村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
(三)突破發展方法是核心
把“紙上談兵”變成產業發展的成果和農民增收的現實,是這項工作的核心。第一,加大招商力度。積極“走出去”招商引資,引進資金和技術。20xx下半年,我們3次赴成渝、珠三角招商,對接20多家企業,洽談現代農業、旅游文化、商務服務等8個項目,成功引進現代農業項目1個,合同投資2000萬元。二是積極實施“背靠背工程”。大力宣傳我區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吸引外國人回國創業,成功帶回趙衛國、梁麗等19名外國人,總投資8000萬元,重點發展果蔬、中草藥、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通過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如何發展該行業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三.下一個工作計劃
我鄉在現有產業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力爭上游,做好未來的產業發展。
(一)努力推進工作
沒有回頭路,工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迫使鄉鎮干部主動把他們推向工業工作的第一線。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樹立緊迫感,想更多的辦法,用更多的措施推進工作。發展的決心不減,發展的合力更大,產業發展扎實推進,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
(2)努力做大做強
我鄉的畜牧業、果蔬業、鄉村旅游等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下一步要充分調動積極性,研究與市場對接,做大做強現有產業,打造產業升級版,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
(3)努力做好服務保障
做好服務保障是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要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高度重視投資軟環境建設,大力宣傳發展環境,落實開放合作部署,做好產業發展服務保障,營造產業發展氛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前端手写(二十二)——手写图片懒加载
- 下一篇: iOS 指定压缩图片大小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