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肃清华大学计算机,纪念夏培肃: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
夏培肅先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指導學生(新華社/1964年)
功不可沒 行業的“拓荒者”永遠值得尊敬
光明網:您認為夏先生哪些品質值得年輕一輩科研工作者繼承和發揚?
徐祖哲:在我們國家,一輩子在一個行業工作的人成千上萬。但在計算機這個飛速發展的行業里能夠一直保持的領先的學術地位,還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夏先生是一個典范,以她為代表的這些計算機的“拓荒者”永遠值得尊敬。
計算技術的理論、器件和計算機的性能都在飛躍。然而,我們在一直的往前飛跑的同時,卻很難有時間回頭梳理行業的發展過程。前輩做出了一批現在看起來性能不高的計算機,但是他們當年正是用這些性能不高的機器解決了國家亟需的一大批高難度課題。一方面在不斷提高和發展自己,另一方面又要不斷彌補現有設備性能與任務要求之間的差距,這是他們的能力,也體現著精神意思與敬業,前輩為我們做出了卓越榜樣。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們大都知道美國的硅谷、諾依曼、蓋茨等科學家和企業家,卻并不熟悉中國計算機的起源和科學家們的早期貢獻。實際上,在美國人眼中,在世界計算機發展洪流當中國科學家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不應忽視他們的潛力與追求。中國計算機行業的先驅者們功不可沒,他們功績須要弘揚和肯定。
平易近人 做事認真治學嚴謹
光明網:您在和夏培肅先生的溝通過程中,她給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徐祖哲:夏先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她知道我一直在搜集中國早期計算機發展相關史料,對我做的這些工作多次表示鼓勵。我將新發現的合影和新華社為夏先生拍照的的歷史照片發送給她,夏先生也是第一次看見,一大早就給我回復電話,謝謝我的照片。記得那天是2011年8月1日,正是中國首臺仿制的電子管計算機調試成功的日子(1958年),我向夏先生表示祝賀,50多年了,大家都記得你們開辟的道路,夏先生為這次巧合非常高興。
夏先生做事是非常認真,有一次我去拜訪王傳英先生,正巧夏先生打電話給他,回憶當年籌備計算機組的細節,要把檔案材料和工作進程核實清楚。她說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清華大學準備要她改變工作,講授電工原理課程。此時接受了華羅庚先生的建議,她就沒有備課,從7月份開始查閱計算機的資料,1952年12月底結束了清華的工作,1953年1月3日正式到數學所計算機組上班,中國第一個計算機組就此產生。
夏先生是優秀生,徐祖哲在當年的組長閔乃大教授的筆記中,發現工資評價批語:“夏培肅15級,因成績好,14級?!边@不僅是公正評價也是一種價值觀與時代精神。
數學所的老辦公樓就在清華校園里面,現在是一個大型幼兒園。華先生的住宅很長時間里是幼兒園的醫務室,夏先生和王傳英先生的宿舍也在這個新林院,真心希望清華大學或中科院能在那里立上一個標志,紀念中國計算機科學的誕生地,緬懷計算機事業的先驅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夏培肃清华大学计算机,纪念夏培肃: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3.6 SpringBoot集成Mon
- 下一篇: learning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