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衡:我所理解的DT时代
我所理解的DT時代
?
周子衡
?
IT時代是信息終端個人化的時代
?
IT時代是一個信息向個人為終端極速增長與擴散的時代,它的目標或方向是使每個個人成為信息接收的終端。從電報、電話、傳真,到互聯網時代的PC機,再到移動互聯時代,億萬個人作為信息終端的大格局形成了。
?
移動互聯時代解決了之前所謂的“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困境,使得每個個人能夠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地隨時隨地地聯系在一起。這個時代的到來,固然有巨大的技術進步的支撐,但是其成為現實,所以靠的決定性力量,還是作為信息終端的億萬個人的巨大投入。這個巨大的個人投入既包括資金資源的投入,更包括時間資源的投入。換個角度來看,IT時代的技術進步的巔峰或其關鍵的“鎖鑰”是,使最廣大的個人能夠實現最大的資金與精力的投入。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使得個人的投入與技術進步好巨大的商業變革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了IT時代的巔峰。
?
IT時代實現了個人為軸心的“個人資本主義”時代
?
歷史地看,工業時代是使機器來替代人工,進而,使用機器來制造機器,其最終的經濟約束是能源運用的極限。工業時代的組織基礎是企業,或者說,主要是工業企業,亦即生產企業。經濟活動的中心是擴張產能。信息時代,試圖彌合生產信息和消費信息的溝壑,從而使投資的信息成本最小化,進而使經濟活動中的最廣泛的交易活動的信息成本最小化,這就成就了IT時代,并將信息終端延展到個人。這就意味著,未來經濟活動的中心,從企業過渡到個人,生產為中心的經濟社會也漸次轉型為交易為中心,“企業資本主義”讓位于“個人資本主義”。
?
個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個人所掌握的信息的規模、量級、頻率和水平,不亞于企業,其處理信息的靈活性,甚或超出了企業。企業所依賴的是,信息優勢和資本(機器)優勢,能夠大量地替代簡單的人力組合,具有所謂的企業成本優勢,現在翻轉過來,個人在IT時代能夠具有相較企業更為優越的成本優勢。這就是IT時代的經濟變化的本質。
?
IT時代的脆弱點:個人難以動態跟進與處理過量信息
?
那么,IT時代自身又具有難以克服的致命性的弱點,即當所有的個人都在掌握并處理大量信息的同時,其個人資源或精力的投入往往也達到了極限。IT時代的網絡信息體系帶動了數以億計的個人終端,并極大地占用了數以億計的個人時間與精力,使得工業時代機器替代個人之后,出現了機器全面帶動個人,并跑贏數以億計的個人的新局面。以“雙十一”為例,這一經濟旋流的最大動力來自數以億計的個人的時間投入和精力投入,這幾乎達到了個人的極限。這就是說,當IT時代每個個人成為信息終端并在掌握與處理巨量的信息的同時,個人的時間與體能的消耗也是即為巨大的,甚或是非常容易臨近“極限”。
?
這個“極限”事實上就是IT時代的頂點,亦即個人處理信息的能力與資源,最終是有限的。
同時,個人作為信息終端本身又在制造更為巨大規模的信息,從邏輯上看,個人最終難以承載過量的信息,IT時代的脆弱點出現了:信息因及為廣大地分散,反饋升成更為巨大的信息量,個人難以跟進與處理實時與時時增添的過量信息。
?
當信息“跑贏”個人后,必須處理信息與信息的關系,亦即使信息跑贏信息
個人越是接近掌握無限的資訊,其時間成本和精力資源變越容易接近極限。這就意味著,人力不僅在工業時代可以被機器替代,而且在IT時代能夠全面地為機器跑贏。人類社會必須接受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即便在其每個成員都能夠隨時隨地地掌握與處理巨量信息,但是,必須有所選擇地放棄一系列的信息活動,必須將信息的接收與處理盡可能地交還給機器,從而從巨量的信息世界中解放自身。當“人與信息的關系”跑到了極限,那么,接下來的問題便是,“信息與信息”的關系了。這便是不得不發生的轉折了。這個轉折就是我所理解的DT時代的到來。
?
如果說IT時代是“信息跑贏了個人”的話,那么,DT時代就是“信息跑贏信息”,亦即總是有部分信息會得到優先接受或處理,從而使信息總體運行“有效化”。這就意味著,“人與信息的關系”必然過渡性地提升到“信息與信息關系”的新高度。
?
數據與數據的關系的確立是DT時代的軸心
?
信息與信息的關系,在技術上,似乎可以還原為數據與數據的關系,也就是說,信息關系的共性基礎是數據。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IT時代必將升成為DT時代。
?
這個數據與數據的關系的確立并非是億萬個人通過終端來建立,而是通過數據平臺來匯集與處理,通過相應的數據技術來挖掘。大數據、云計算等是已經顯形的技術支柱,而從自動化到智能化,從模擬現實到虛擬現實,體現的則是真實數據升成為可用再利用的(新)數據的進程。
?
?
DT時代的經濟:賬戶處理的自動化與賬目處理的智能化
網絡經濟是以網絡賬戶為組織單元基礎的,個人網絡資金賬戶的信息處理將日趨自動化,而個人網絡賬目處理以降日趨智能化。個人在處理復雜賬戶關系和賬目關系的能力與精力是有限的,就需要依賴自動化與智能化的安排。當然,由此而發生的天量的數據處理及其計算,將依賴所謂的網絡經濟基礎設施來完成。這個關乎數據存儲與處理的基礎設施,無論誰提供,都帶有一定的公共性質或準公共性。
?
賬戶處理的自動化和賬目處理的智能化,使得個人或家庭部門有能力與企業部門展開有效的競爭,那種企業具有的傳統的賬目處理能力優勢將不復存在,企業的普遍小型化成為可能與必然。龐大的企業組織依然存在,但將不再是現有的財務集中處理、稅務集中實現的形態。賬目信息數據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將促使經濟活動更加細密化、分散化,其協調與協作能力均將大大超越企業時代。
?
個人“資本主義”時代的賬戶關系與賬目處理都將較企業“資本主義”時代更為發達、強勁,賬戶結構和賬期結構都將發生數據革命,DT時代的賬戶經濟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將發生質變,賬戶所承載的貨幣形態亦將實現數字化變革。在DT經濟時代,契約關系、賬戶關系依然存在,然而經濟關系的理解還必須從數據層面上來加以理解與處理。(完)
來自阿里研究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周子衡:我所理解的DT时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10+Ubuntu双系统设置默认系
- 下一篇: 仿手机卫士打电话弹出归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