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云要做“全球产业AI的拓荒者”?
每一個企業級的人 都置頂了?中國軟件網
中國軟件網 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行業干貨
本文作者:牛成
郵箱:nc@soft6.com
微信:niuch-evil
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作為2017年的收官之戰,對外亮相了諸多重磅合作與發布,也透露出阿里云不少新的戰略意圖。
從AI視角來看,這場北京峰會無疑是精彩的:ET金融大腦、ET農業大腦、ET航空大腦的發布,ET全新形象的亮相,產業AI戰略的提出等等重磅。當然,還有那一句話總結,阿里云要成為全球產業AI的拓荒者。
?
如何看待這一目標?
1
如果從市場競爭層面來看,AI對于阿里云顯然具有戰略意義。
從產業來看,云計算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變成一個平常的名詞,這也意味著它正逐步被企業所認可。當然,如果從整個中國以及全球企業環境來講,云計算的普及遠遠談不上,但至少它正變成一項被廣度接受的技術和模式。
對于阿里云來講,作為中國云計算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普及者,或多或少已經在中國企業用戶心中樹立起一定標簽。取得先機自然意味著占據先入優勢,然而當云計算逐漸普及,當企業對于云計算的接受度逐漸加大,整個市場所比拼的重點將從基礎設施轉移到業務價值、應用價值。
而AI則在這個時期承擔起從平臺到應用的自然延伸。其實理解起來并不難,平臺是基礎,擅長初期和前期積累,AI是應用,增加的是黏性。AI發展到現在,雖然遠遠稱不上成熟,但其價值已經普遍被認可,毫無疑問它能夠幫助企業創造價值,降本、增效、控制風險等已經逐步顯現在各個領域,這僅是現在已經呈現出的價值。那么隨著AI的應用,企業的業務、數據逐步與AI相結合也為自然而然。
2
在AI的布局定位上,阿里云的選擇是產業AI。
去年云棲大會北京會場,分享的主題還是阿里對云計算的三個認知——云計算最核心基礎概要是互聯網是基礎設施,數據是資源,計算是能力。
今年,阿里云棲大會分享的主題,已經升級為“阿里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并具體落地到城市、工業、零售、金融、汽車、家庭等多個場景,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
事實上,在這一年間阿里云在AI落地產業、與各行業場景相融合的速度很快,橫向一個個行業案例出現,縱向不斷深入行業深度業務場景,只是沒有明確喊出產業AI的口號。
3
為什么做產業AI,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此次大會上也明確給出阿里云的看法。
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他表示,人工智能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是“產業AI”,阿里巴巴對人工智能有三個判斷:
第一,必須要有場景驅動,我們在解決什么問題,為這個社會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
第二,在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是有足夠的數據來驅動AI能力的提升;
第三,是否是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支撐我們的算法、深度學習可以發生。
只有三個場景同時具備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會有價值。
實質上,這一判斷在某種程度上正成為共識。此前,馬化騰也曾表示AI最重要的四個要素是場景、數據、計算力以及人才。
而從政策層面來看,在今年由工信部印發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要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阿里的人工智能思路與之不謀而合。
4
當然,產業AI的市場空間也值得探討。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也不例外。未來AI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正的產業革命?!?/span>
確實,回顧歷史長河中的商業革命,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與產業的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讓機器替代手工,制造、交通等行業都迎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變革;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電成了各行各業的必需品,生活、工業、娛樂等產業都迎來了劇變?;ヂ摼W的出現被視作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它改變了零售、金融、信息、旅游、醫療等第三產業。
而AI掀起的產業革命,也必將落腳到產業的融合上。
胡曉明表示,“過去第三產業靠著互聯網發展起來了,人工智能是比互聯網更大的技術紅利,它也要深入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中,去定義和解決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產業AI,比國外有更大的空間?!?/span>
5
落地方面,目前阿里巴巴已經在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汽車、家庭等多個場景推出ET大腦等“產業AI”方案,并通過阿里云服務于各行各業。
新零售方面的落地,今年有兩個代表事件。一是天貓雙11上,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各個環節,從機器智能推薦系統、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AI設計師“魯班”、機房運維機器人“天巡”,它們與人類一起完成各項任務,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協同”;二是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天貓無人超市綜合圖像識別技術、物品識別和追蹤技術,再結合消費者行為識別,完成“即拿即走,無感支付”的體驗。
ET城市大腦和ET工業大腦是當前被行業認知最多的落地代表,尤其是不久前入選國家四大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ET城市大腦。
ET城市大腦將杭州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通行時間節省4.6分鐘,可為救護車自動生成綠色通道,抵達現場時間減少一半。在蘇州,ET城市大腦提升了公交車客流最高達17%。
ET工業大腦“走進”車間,突破了良品率提升、故障率預測等制造業核心難題,幫助協鑫光伏、中策橡膠、天合光能、盾安新能源等大型制造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元。 其中在天合光能,阿里云ET工業大腦幫助其提升了電池片A品率達7%,是國內首個按效果付費的IT服務案例。
在北京峰會上,阿里云對外公布ET金融大腦、ET航空大腦的落地。
ET航空大腦已經落地在首都機場,通過學習飛機機型、起落時間,機場停機位、跑道、滑道位置,擺渡車容量、數量等十多個維度的基本知識,通過數學模型,以特殊設計的智能算法,全面考慮約束條件和臨時調整,幫助機場實現在50秒內刷新首都機場1700架次航班的停機位安排,廊橋停機位利用率提高10%,相當于每天有20,000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擺渡車。
ET金融大腦可輔助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實現對貸款、征信、保險等業務的智能決策與風控監管。在南京銀行,ET金融大腦使得54%的貸款申請者可免去人臉核驗和視頻核身,減少重復驗證打擾。
而在家庭場景上,天貓精靈作為阿里推出的第一款消費級AI產品,創造了雙11一百萬臺的銷售記錄。
在智能駕駛領域,阿里研發的AliOS智聯網操作系統的活躍裝車量已經突破40萬臺,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特斯拉。2018年1月AliOS將會進行全球最大的汽車系統OTA升級,讓人與城市變得在線成為可能。
同時,北京峰會上阿里云與寶馬中國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將基于物聯網,為客戶提供一項全新的車家場景數字化服務。該服務將基于BMW云端互聯、阿里云Link平臺,以及一款智能音箱,為寶馬車主提供從家到車的一站式無縫連接的遠程服務,實現查詢汽車實時狀態以及遠程控制車輛的智能生活。這也是繼12月7日之后,阿里巴巴和福特汽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之后,再次牽手國際車企。
6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產業AI是大布局,是一種產業集群式發展的戰略布局,這一規模量級的布局自然很難由一家包攬所有產業鏈環節。
從阿里云在云計算領域的過往發展來看,能夠在國內快速取得領先,很重要的原因是其開放的生態理念,將自身定位在生態運營商合縱連橫,而不是計較在一城一池。在產業AI的發展方面,阿里云依舊延續生態理念。
今年一年,我們從阿里云各城市云棲大會以及其它場合上,看到了太多的合作案例和合作成果,便是這一理念的呈現。
北京峰會上,阿里云公布AI生態架構圖中,ET大腦被設定成一個開放的AI生態。山景博士,也就是阿里云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現場宣布啟動圍繞ET大腦的“千里馬計劃”,這項計劃旨在通過賽事的形式公開招募全球AI領域的頂級合作伙伴共建ET大腦,并落地到更多產業。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眾智平臺天池上的超過11萬開發者也將加入到ET大腦的中,之前這些開發者已經幫助ET工業大腦破解了多項行業難題。
除了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之外,ET大腦還將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一個巨大的探索場景。不久前,ET城市大腦入選國家四大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意味著國內的科研機構都可以參與到其中的技術創新中。山景博士說,“上世紀60年代的登月計劃催生了通信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一系列重要創新,今天我們擁有了空前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ET大腦不僅能造福百姓,也會像登月計劃一樣,成為人工智能未來10年最重要的研究平臺?!?/span>
7
談一些情懷的東西。
現在我們看阿里云的發展,似乎它做什么都不會特別吃力,或者說至少踏足某個領域都是橫沖直撞的沖入,但事實上阿里云好多布局背后有很多故事,和不被外界所知的難題和委屈。
一如現在我們談起阿里云起步時在阿里巴巴內部以及行業遭受的質疑時,感受不會很深,因為現在阿里云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對阿里云做AI的難度,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不足,當然這里也包括我。
山景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一個問題,大概是說“這些行業的大腦,相比較而言哪一個最難實現或者最難落地”。
山景博士的回答“每一個都很難。因為這里的難不僅僅是技術和行業的難題,我想其實更重要的是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情時,我們敢不敢去挑戰它。在今天人工智能這么熱的時候,我們選擇去挑戰不一樣的方向,這個方向究竟對不對,對我們自身便是一種挑戰。創新者永遠要承擔這樣的責任,”
他回憶,“每一個行業的落地歷程,我們都經歷了太多次自我挑戰和懷疑,工業大腦時被拒絕70多次,直到最后有一個客戶愿意和我們進行嘗試。”
此前他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也曾透露,阿里云在蘇州地區接觸了幾十家工廠,都被拒絕,他們普遍的看法是“互聯網公司跑到我這兒能干啥”。
其實,對于已經站在一定高度的企業來講,技術的挑戰或許并不是最大的挑戰,而是這種在被一次次拒絕、一次次質疑以及一次次自我質疑后,還能保持探索和低姿態的進取。
“而現在,你看我們每一個大腦的發布與其它廠商有很大不同,因總是有客戶來搶著要,因為這些大腦的成功背后不是阿里云的成功,而是客戶的成功讓更多客戶相信?!?/span>
“這是阿里云的使命,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和普惠的情懷?!?/span>
或者,只有這樣的阿里云,才能走在全球產業AI拓荒者,走在“阿里云是一家世界級企業”的路上。
?中國軟件網?
專注有深度的
互聯網軟件趨勢分析
?延伸閱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看待阿里云要做“全球产业AI的拓荒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aifu2x-Extension-GU
- 下一篇: 三年三个商业理论,你是否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