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概念模型设计(三)
第三節 E-R模型轉換成關系模型
一、將E-R模型轉換成關系模型
在E-R模型向關系模型的變換中,實體集和聯系的轉換規則如下:
1.實體集:每一個實體集轉換成一個表,其屬性轉換為表中的列,鍵作為表的主鍵。
2.一對一聯系:將每一個表的主鍵作為外鍵放在另外一個表中。外鍵通常放在存儲操作較為頻繁的表中,或者根據問題的語義決定放在哪一個表中。
3.一對多聯系:將“一”方向表的主鍵,作為外鍵放在“多”方向轉換的表中,實現一對多聯系。
4.多對多聯系:將聯系本身轉換成一個表,該表的主鍵由兩個父表的主鍵組合而成,且主鍵也是外鍵。
數據庫設計應用實例分為3個步驟
1.需求分析;2.概念模型設計;3.E-R模型轉換成關系數據模型實例
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實體
客觀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例如,一個客戶,一個訂單,一個部門都是一個實體。實體是用戶應用環境中,將要收集和存儲的數據對象
2.實體集
具有相同性質實體的集合,例如,公司的所有客戶是一個實體集,所有訂單是一個實體集,所有訂單明細是一個實體集。在E-R圖中,實體集用矩形框表示。
3.屬性
實體集中每一個實體所具有的性質,用于描述實體的特征,例如,客戶有客戶編號,客戶名稱,客戶地址,聯系電話等屬性。在E-R圖中,屬性用橢圓形框表示
4.屬性域
每一個屬性都有一個取值范圍 例如性別:男 和 女
5.聯系
一個實體與另一個實體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稱為聯系。例如,客戶與訂單存在一種“所有”聯系,一個客戶有多個訂單;反之,一個訂單必屬于一個客戶。在E-R圖中,聯系用菱形表示。
6.聯系的類型
在E-R的模型中,用聯系類型來描述實體之間聯系的特點。實體之間的聯系類型有3種: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到底屬于哪一種聯系類型,完全取決于具體的業務規定。
(1)一對一聯系
如果實體集A中每一個實體至多與實體集B中一個實體相聯系,反之亦然,則稱為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一對一聯系,記作,1:1.
(2) 一對多聯系
如果對于實體集A中每一個實體,實體集B中有多個實體與之聯系;反之,實體集B中的每一個實體中能與實體集A中的一個實體聯系,則稱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一對多聯系,記作:1:M
(3) 多對多聯系
如果實體集A中的一個實體可以與實體集B中的多個實體相聯系,反之亦然,則稱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多對多聯系,記為:M:N
二,簡答題
1.簡述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1.需求分析階段
2.概念結構設計
3.邏輯結構設計
4.物理結構設計
5.數據庫實施
6.數據庫運行與維護
2.概念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根據需求分析和業務流程,設計局部E-R模型
2.將局部E-R圖合并成全局E-R圖
3.E-R模型轉換成關系數據模型實例
3.舉例說明實體之間的聯系方式
(1)一對一聯系
如果實體集A中每一個實體至多與實體集B中一個實體相聯系,反之亦然,則稱為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一對一聯系,記作,1:1.
(2) 一對多聯系
如果對于實體集A中每一個實體,實體集B中有多個實體與之聯系;反之,實體集B中的每一個實體中能與實體集A中的一個實體聯系,則稱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一對多聯系,記作:1:M
(3) 多對多聯系
如果實體集A中的一個實體可以與實體集B中的多個實體相聯系,反之亦然,則稱實體集A與實體集B之間存在多對多聯系,記為:M:N
4.簡述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的規則
1.實體集:每一個實體集轉換成一個表,其屬性轉換為表中的列,鍵作為表的主鍵。
2.一對一聯系:將每一個表的主鍵作為外鍵放在另外一個表中。外鍵通常放在存儲操作較為頻繁的表中,或者根據問題的語義決定放在哪一個表中。
3.一對多聯系:將“一”方向表的主鍵,作為外鍵放在“多”方向轉換的表中,實現一對多聯系。
4.多對多聯系:將聯系本身轉換成一個表,該表的主鍵由兩個父表的主鍵組合而成,且主鍵也是外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第三章 概念模型设计(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2008jar包下载_sqlj
- 下一篇: 地震观测仪器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