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录(二)
2018
《終極智能》阿米爾-侯賽因? 賽迪研究院專家組 譯
對《未來簡史》有些相似的類容,大多是初級介紹,科普性概述,和個人觀點的陳述。之前我對于人工智能還是很擔憂的,是屬于禁止派的,看完后有所改變。確實人類無法阻止智能的進步,總有機構或個人會私下做相應的研究,與其讓小部分人躲在角落偷偷研究而不被外界知道,還不如讓所有人都產于,讓整個產業更透明化。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是認為,整個人類社會和宇宙可能都只是一個模擬器,大家只是在模擬器的程序/對象。是個新視角
《黑客Web腳本攻擊與防御技術核心剖析》郝永清編著
很老的一本書,講初步的一些安全知識,主要針對PHP,asp等。很多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所以只看了其中的,xsf和xss部分。介紹的比計較全面,也有詳細的案例,算是初步普及類書。
2019
《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著
重要觀點一:
算法指的是進行計算、解決問題、做出決定的一套有條理的步驟。所以,算法不是單指某次計算,二是計算時采用的方法。如果你明白算法,那么很容易理解,算法是有一些步驟組成的。比如如果要計算兩數的平均數。簡單的算法是“第一步,將兩個數字相加;第二步,將和除以2”。這時如果輸入4和8,結果就是6;如果輸入117和231,結果就是174.。
食譜是個復雜點的例子。比如做一道菜湯,只是按步驟復雜點:
1.在鍋中熱油
2.將洋蔥切成碎末
3.把洋蔥炒至金黃
4.把馬鈴薯切入,加入鍋中
5.將圓白菜切絲,加入鍋中
這個算法可以重復使用,每次用稍微不同的蔬菜(就行算法每次輸入的數據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湯。然而算法本身沒有改變。
重要觀點二:
生物也是算法。一個生物體只是一個計算體。他處理事物的流程就是算法,比如人通過手部皮膚傳感器接收到“燙”的數據,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導到腦部,腦部計算后發送信號給手臂神經和肌肉,控制手縮回來。
這里作者主要想解釋,在人文主義時期,人類迷惑于人到底和其他動物到底有何獨特性,人類自己編造了靈魂,然而根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靈魂的生物存證性。另外一方面是人的主觀性是和是否只是生物電算法的副產品,還是脫離于單純算法之外的東西。
重要觀點三: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也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算法。資本主義是分布式的,有市場中的各節點自己平衡,由供需關系自動平衡。而蘇聯的社會主義是中央控制,有中央計劃每天要生成的面包數量,牛奶配送量等。但就目前社會的算能和算法的預估能力是沒有任何中央計算器和對應的算法能將所有社會事務計劃好。所以冷戰資本主義勝出。
觀點四:
體驗自我與敘事自我。自由人文主義認為人會為自己的存在或過去的事尋找意義的支撐。例如蘇格蘭政府原計劃2年花4000萬英鎊修建議會大廈,但到頭來時間長達5年,成本高達4億英鎊。每當建筑商說要延期并且要追加投資時,議會會想“我們已經投入幾千萬,如果只是打個架子,在人民心中會徹底信用掃地,還是再投4000萬吧”。再過幾個月,故事繼續重復。就這樣直到實際成本是原來預估的10倍。
不只是政府,企業和個人都會陷入這樣的陷阱。我們的敘事自我寧可自己在未來痛苦,也不愿承認過去的痛苦毫無意義。如果我們想把過去的錯誤一筆勾銷,敘事自我一定會為過去的情節安排轉折點,為錯誤注入意義。一個和平主義的退伍軍人可能告訴自己“確實,我犯了個錯,才沒了雙腿。但英為這個錯我才看清戰爭是個地獄。從現在起我要奉獻我的生命,為和平戰,因此我受傷是有意義的,它讓我學會重視和平”
《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劉慈欣
不愧是亞洲第一科幻著作。場面宏大,思想有深度,對人性的刻畫還是比較深刻的。有待完事的就是細節描述,例如人物心理活動描述,場景細節描述等,如果這些也能成熟一定大師級作品。
《首席增長官--如何用數據驅動增長》張溪夢 等著
這是一本講黑客增長的書。作者多年經驗,回國后在該領域創業。主要接對增長的推廣來宣傳其SAAS產品GrowingIO。雖有廣告嫌疑,但還是有很多干貨。對于國內黑客增長方法論剛起步的階段,里面的方法論比較系統的介紹了如何用數據幫助企業增長。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記錄于下:
數據分析的EOI框架;內外因素分解法;DOSS思路;
數據分析的八種方法:數字和趨勢;維度分解;用戶分群;轉化漏斗;行為軌跡;留存分析;A/B測試;數學建模
產品運營:產品留存矩陣+功能留存矩陣;波士頓矩陣法
用戶運營:用戶留存、轉化;魔法數字探尋;客戶價值分析;
內容運營:內容轉化
流量運營:渠道流量分析;獲客成本分析
北極星指標的6個標準
《機器人革命》[美]約瑟夫?巴-科恩?大衛?漢森 機械工業出版
最新的機器人發展現狀的介紹,主要對仿人機器人和人型機器人的整體和局部技術的發展現狀收集了很多案例。介紹了技術的情況,應用的情況,以及實施研究的團隊或公司。比如整機,外骨絡,仿真手臂,面部表情,人工皮膚,信息搜集加工,智力等。屬于基礎的科普問。能快速的了解當前全球仿人和人型機器人的發展狀況
《聊天機器人:對話式體驗產品設計》【美】Amir Shevat 電子工業出版
主要講機器人這種新型的交互性產品的設計方法論及案例,很有啟發性。國外很多平臺提供了機器人的開放性支持。國內的平臺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比如釘釘。而對應的機器人提供商,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實際的應用,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而國內還非常初級,但也發現了部分初創公司在開始機器人相關的業務。相信任務型機器人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在設計機器人個性時,有以下幾件要考慮:
1.環境??紤]工作環境和消費環境
2.用戶類型。即潛在客戶的畫像。如青年,中年,二次元等
3.要完成的任務。任務型機器人完成具體的人,比如請假,購物。聊天機器人聊特定的話題
4.運行時變數。個性的上下文。根據用戶回應反饋對于性格
5.當地社會接受度。不同地區的文化接受度不同,比如“親”在老年人中使用就不合適
6.現有品牌策略
7.價值。機器人個性就是服務想要提供的延伸。該服務的核心價值可能暗示了某種類型的個性
《精益戰略-持續增長的利器》[法]邁克爾-伯樂(Michael Balle),[英]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法]雅克蔡澤,[美]歐瑞斯特-弗姆 清華大學出版社
整體來講翻譯的不是太好,尤其是前面章節,感覺很草率,語言組織不流暢。
用一句話來表達該書的思想:精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通過培養一線員工識別和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思維方式來達到。這與“學習型組織”“以人為本”“服務式管理”的思想高度吻合。
該書圍繞以上觀點,講解了如何實踐,以及對應的一些實踐案例。與《精益思想》相比更多的在知道讀者如何進行精益思想的落地,而不是單獨的理論性著作。對于實踐精益思想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摘錄一些關鍵信息:
落實精益的四個關鍵做法:
1.從實際出發進行領導,找出真正的問題,面對潛在的挑戰
2.掌握精益學習體系,根據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足跡學習的改善方向架構你所面臨的問題
3.一次一項改變的“改變”工作方式
4.通過循序漸進簡歷能力和看的更遠建立戰略
TPS的學習框架
條件:
1. 自動化:創建一個可視化的環境(比如看板),讓每次工作都能一開始就做對。
2.準時化:協調所有部門、機器和人的流程持續工作,而不用累計庫存或過量生產。
節拍時間:
確定節拍時間,并均衡化節拍時間中的產出速率。
其它點:
通過拉式系統,通過看板可視化,需要改善計劃(如回顧會議)
改善計劃中向員工提供的認知技能:
1.7種浪費;
2.標準作業:與理想的次序進行比較,縮小偏差
3.4個M:Machine,Man,Material,Method
4.5S
5.單間流:即單個產品生產的流程
6.面條圖:完整流程圖
7.5個為什么
《邏輯說服力》陳浩
1.邏輯嚴密提高效率;2.言之有序;3.故事傳教;4.熱情、自信,營造權威;5.以退為進、以柔克鋼;6.以心換心,尋求一致點開始
7.使用數據和實例;8.了解對方心思、順從對方心意去理解和考慮;9.注意聽對方說,分析動機,察言觀色,了解對方玄外音
10.暗示,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別鬧了,費曼先生》 【美】費曼(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物理學家費曼寫的類自傳的小書,主要以一些故事展現他的生活態度和思考方式。有一定借鑒意義。不迷信權威
《必然》凱文凱利
kk三部曲最后一步,對科技行業未來30年的展望。從12個方面介紹
形成(becoming):我的體會是一切正在形成,本質是事物發展越來越來,人類知識和認知的更新也要相應的跟上,否則,很快你就會被淘汰,所以持續的學習并保持和世界的同步正變成必然,并且會持續加速
知化(cognifying):講智能的自我認知在進步,IBM,google等的AI項目都在推動萬物的知化
流動(flowing):由流式消費,包括媒體,音樂,服務等等構成,對于流式商品的內容的價值將越來越趨近0,而大家夠賣力主要針對流的如下特性:
即時性;個性化;解釋性(如DNA數據不值錢,但解釋DNA的用途值錢);可靠性(質量);獲取權(訪問能力,自己不存儲,只訪問);實體化(主要針對特定的,比如電子書統治后,紙質就變得有價值);可贊助(自愿的捐助內容);可尋性(能被發現的能力,因為內容太多,很難被發現找到)
屏讀(Screening)
使用(Accessing)
共享(sharing):去中心化的趨勢,不擁有只使用
過濾(Filtering):信息量太大,每個人需要一個根據個人需求的過濾器,來過濾各種事務。目前各種工具或平臺有提供單獨的,比如各種推薦系統,搜索引擎就是獨立的過濾器。
重混(Remixing):組裝,編制各種多媒體,包括電影視頻,音樂甚至軟件和實體事務會像編輯文章一樣,可以通過不同人的文字和段落拼裝出具有新內涵的東西
互動(Interacting):主要針對AR、VR及腦波控制,生物特征識別控制等新交互方案的普及
追蹤(tracking):人體健康,日常活動,網上行為等等數據的監控只是開始,目前監控的也只是很少一點,以后會越來越多,個人的方方面面的數據都會得到監控和跟蹤,有利有弊
提問(questioning):還是針對ai,搜索等對問題的回答做到越來越準確。任何問題可以馬上回答,反而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引導創新和思考將成為主流追求
開始(Beginning):哈哈,不太理解
《失控》凱文凱利
這本的內容就不多記了,只對,計算機和生物相關的比較有印象。其洞見性讓人印象深刻。
《自然語言處理實踐:聊天機器人技術原理與應用》王昊奮
理論結合實踐的講解了聊天機器人是技術實現,還有部分偽代碼。很實用。深度不算太深。組織形式還是偏向于summary的論文,再結合了一些自己公司中的實現。
《現代商務禮儀規范手冊》 馬飛主編
比較一般,有一點收獲,但總體重復內容和章節較多。
《參與度研究:防止厭學的訣竅:creating passionate learners》(美)kim brown,Tony frontier等
非常好的一本書,介紹了關于小孩教育的關鍵問題研究,如何防止厭學,以及一些實際的手段。既有理論的講解也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對父母很實用。
2020: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
晚清諷刺小說,描寫了很多社會亂象。觀古而知今。
《設計模式解析》Alan Shalloway?/?James R.Trott
作者從面向對象到設計模式進行了關聯解析。重點著筆兩處:
1.模式可以解決一些傳統oop不能很好處理的問題
2.模式如何連用,即模式的多組合使用
通過幾個案例,從無模式的設計方案到有模式后的方案對比講解了第一點。
同時過程中就介個常用的模式的串用進行了講解,還給出了作者自己的分析方法。希望傳授如何進行多模式連用的分析。
整體評價:可能由于作者是從C++到java的,而且C++是其更多使用的,而java是后期學習使用。所以前面講到的作者的疑惑和思考在我看來并不算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整個過程感覺比較基礎,比較淺,比如模式的范圍不應該只是局限在類的關系上,這樣的觀點,我覺得系統架構師太專注類設計才會有的想法,而對于偏互聯網的架構師不會有這樣的苦惱。自然不會覺得作者的”頓悟“有什么價值。
適合初學者,尤其是傳統軟件行業為主要工作經驗的同學可能會陷入與作者相同的思想困局,也許通過作者對自己思路的分析能幫助你們跳出既有的困局。而對偏業務的架構師及偏更關注上層的系統結構師,并無太多幫助。
《超級訊問術》美]吉米?派歐?/?[美]瑪麗安?卡琳奇
實操性相對弱,給出了一些練習的指導。最好是有專門陪練的人員才能很好的實踐和訓練。總結:前面部分提出了幾個要點:
1.一次只關注一個問題
2.重復詢問,”還有其他什么嗎?“
3.交叉訊問以確定答案的真實性
4.任何時候發現某人對某事特別了解或精通,一定要問為什么了解,熟悉這事的原因
5.探尋秘密的4個區域,在訊問中做好對應的記錄:人物,地點,事物,在時間中的事件(翻譯是這樣,但我的理解,作者可能要表達的是事件的”過程“)
實際的訓練還需要通過日常記錄自己的提問和答案來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訊問技巧。
書的后半部則主要是對特定場景下的訊問給出的一些案例和解釋。
整體來看:該書有一定的啟發性。但系統性還不夠,結構比較松散。
2021:
《思維方式》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介紹其經營之道的書籍。在阿里百年培訓中同事說增。整體上感覺有點玄,全是感官層面的。應該是管理到了這個層面更多考慮“道”層面的事,有點在講 真善美的感覺??偨Y幾點:
胸懷大志:志向-愿望-信念
積極向上:追求進步,拼命的努力,自驅(點燃心中的火)
堅持不懈:努力做好當下工作,一步一個腳印
。。。
總體立意比較高遠。適合指導更高階段的管理者
《揭秘PPT真相》 仝德志(布衣公子)著
純粹的“器”層面的書,在ppt制作方面還是比較有水平的,以案例和實際操作指導為主,也介紹了一些布局原理
《華為數據之道》 華為出品
更偏數據治理的管理層面的總結,包括企業組織架構和工作流程如何支撐數據治理的落地。一般企業很難實施。只需要指導一個結論就可以:要想實現企業數字化,實現數據有效治理和價值應用,需要至上(董事會)而下的強抓才可能落地,任何以局部發起的行動多半會失敗。
《大沉浮:大時代人物的命運》 鳳凰周刊
以過往案例介紹時代對個人命運的影響。這冊真不咋地
《學會提問》? (美)尼爾·布朗(Neil Browne)
這本書很有價值,任何事通過提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會事半功倍,尤其是在于對方觀點相異的情況。我的手繪就是先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獲取對方的觀點和態度,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對方認可我們的觀點。這里要能引導成功,那么如何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非常關鍵了。先培養提問的習慣再聯系問題的好壞
總結
- 上一篇: java 字数_Java字数统计程序
- 下一篇: drm android 工作原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