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 | 2021大学校长全球论坛——共创未来:大学的愿景与新使命
今晚參加了我們學校舉辦的2021大學校長全球論壇,主題是“共創未來:大學的愿景與新使命”。
這個會議的規格很高,除部分同學和志愿者同學外,參加的嘉賓無不是世界頂尖大學的校長,身處其中真有一種“童子何知,躬逢勝餞”的感覺。
會議開始時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宣讀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賀信。
(忘記拍照了)第一個主題是大學“更開放的大學”,芝加哥大學、東京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圣彼得堡大學的校長分別做了主題發言,總結他們發言,背景是全球面臨的挑戰(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絕對貧困、教育不公平等)和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演講的內容我覺得歸納起來就是大學的使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這個主題下的大學校長圓桌討論,我感覺干貨比主題發言多。
浙江大學吳朝暉校長談論的是開放大學的舉措,包括數字創新、教學模式創新,吳校長認為國際間知識流動和跨國大學交流是大勢。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書記提到的是要黑板與屏幕并重,并且提及了國際交流的新的理念——“國際交流本土化”,在辦更開放的大學時,提出了“抓住機會有所為,頂住誘惑有所不為”的觀點。
哈工大周玉校長對開放的大學提出了3個觀點,一是思維開放、理念開放,大學要有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世界一流大學的理念應該是包容和多樣化;二是辦大學是辦特色,大學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哈工大是工科人才培養的搖籃,具有鮮明的航天特色,“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與共”;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尋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平衡點,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青海大學王光謙校長風趣幽默,指出青海大學是“舉重隊”,要解決好自身高原相關學科的發展,頂尖大學是“舞蹈隊”,要發揮好自身在舞臺中央的示范作用。在開放時代,王校長認為,對地方大學而言,“根扎得約深,越開放”。
澳門大學宋永華校長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的背景下,宋校長認為網絡課程還是比較零碎和應急的,結合合澳門大學“多元文化”的現狀(80%的師生為國際學生),對開放時代的大學理念做了敘述。
第二個主題是“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內羅畢大學、慕尼黑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耶魯大學校長在這個主題下進行了很好的發言,就新冠肺炎、森林火災防控、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問題,對大學變革、鼓勵多學科研究、營造良好大學氛圍、大學合作、大學融合等提出了論述。我感覺兩個主題的外國頂尖高校的校長們提到的觀點和提法也許沒有新意,他們關注什么(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高校內部治理和合作)才是重要的。這個主題下的大學校長圓桌討論,我感覺新觀點、新思路也挺多,對高等教育研究是有啟發作用的。
西安交通大學王樹國校長認為“融合”的問題特別重要,新工業革命幾乎影響了社會的每個角落。整個社會也在發生變化,加上“虛擬空間”后社會形成了四維空間,對大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校長認為大學要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回答社會關切、了解社會、引領社會發展,要有系統思維,最后落腳點是培養人。社會的發展在倒逼大學的發展。
武漢大學竇賢康校長講到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大學韌性詮釋,要面對時代變化,加強大學的辦學定力,其他的內容包括雷神山醫院的管理、網絡課程開展的經驗、大學理念的堅守和國際交流等。
南京大學呂建校長從人類歷史發展長河的角度談了大學的韌性,認為大學能夠具有韌性是因為大學具備2個能力:保持穩定,以不變應萬變。回答三個問題:培養人、辦大學、與時代互動。(呂校長太強了,整個發言就是一篇高水平、完整的論文的提綱)
中南大學田紅旗校長提到了應對當前世界變化中中南大學的舉措和理念:“韌性大學,剛性貢獻”、“礦開到哪、路路修到哪、醫學發展到哪,中南大學人才培養就到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包信和校長從科大的歷史、科大的實踐討論了大學的融合問題,主要聚焦于理工醫融合和文理融合。這兩方面的融合是創新和高校發展闖入無人區后、引領未來學科和未來高校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完成會議議程后,清華大學楊斌副校長宣讀“清華共識”,宣言提出要促進大學合作,建設更融合、更開放、更有韌性的大學。
會議的開幕詞和閉幕詞都是清華大學邱勇校長致讀,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大學是人類發展的燈塔”。
整個會議聽下來,感受就是:“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堅定了。對于國外大學校長提到的觀點,不知道是他們覺得在這個場合應該說場面話,還是這是在順應會議主題,但是聽下來總感覺有點陳詞濫調了,世界大學校長的發言主要還是:1、應對新冠疫情的挑戰和氣候變化,但是相關的觀點并沒有新意,無外乎是線上線下課程教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疫情防控階段性總結發言;2、對于大學的使命和未來的發展,外國頂尖高校校長的觀點包括但不限于高校要適應社會和時代變革,把握機遇,促進平等,發揮各自高校獨一無二的力量,合作制定可持續的方案,提高教育質量,跨學科與交叉學科發展。就上面兩方面的實踐和研究,我認為我們國內的高校,特別是清華,做得都比國外的高校好,新觀點更多。國內高校愈發走向世界中心,確實有這種趨勢。
這個會議真的能夠感受到世界和中國知名大學校長的風范,收獲真的很多,值得慢慢消化。正如澳門大學宋永華校長所說,在國內大學的集合世界頂尖大學校長開大會,在三四十年前是不可以想象的。世界由多元文化組成的,中文也是聯合國官方語言,只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未來我們的子孫在同樣規格、同樣層次的會議上,能夠用中文來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在现场 | 2021大学校长全球论坛——共创未来:大学的愿景与新使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人才召集丨美团信息安全部 “职 ”等你来
- 下一篇: 产品上ref和lot是什么意思_试剂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