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实现盈利的快手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出品 | 何璽 排版 | 葉媛
8月23日晚,快手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快手營收增長超18%,并且實現了國內業務單季度盈利,顯示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01
Q2財報公布,快手國內業務實現單季盈利
Q2這份財報,在營收和用戶數等關鍵指標上亮點頗多。首先在營收方面,快手第二季度的數據達到了210.67億元,超過了預估的207.2億元,以3.00%的環比增長,實現了今年頭兩季度的連續增長,也比去年同期191.39的數據增長了13.35%。同時,快手二季度的經調整凈虧損額,也比上季度大幅大幅減少24.1億。該季度,快手在關鍵的電商業務方面也取得良好業績,GMV(電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1.5%至1912億元,比市場普遍預期的1809億元增加了103億。
財報還顯示,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在Q2達到3.47億,比去年同期大漲18.5%,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尤其重要的是,用戶在快手平臺的日均使用時長也同比增長了17.1%,達到125.2分鐘。另外,快手應用的互關用戶對數,到6月底已經累計超過200億對,同比增長65.9%。而且反應用戶粘性的DAU/MAU(月活躍用戶數)比值,也提升到歷史最高的59.2%。顯然,快手該季度營收和盈利能力的改善,直接來自于內容生態對用戶吸引力的提升。同時,快手用戶間互相關注關系的快速加強,也說明快手自身的社交屬性也進一步強化。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在Q2實現了超過9300萬元的經營利潤,而且第二季度公司整體經調EBITDA達4.1億元,這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該指標首次轉正,同時也是快手自2021年2月份上市以來,首次實現了國內業務的單季度盈利。去年在快手上市過程中,曾擔任聯席保薦券商的摩根士丹利,此前預測快手實現初步盈利的時間點,至少要到2025年一季度以后。而Q2財報數據卻表明,快手比資本市場的預測,提前了至少兩個季度就實現了季度盈利。
回顧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在多地反復疫情沖擊下,遇到了較大增長阻力。而快手卻在用戶規模持續擴張、營收總額穩步提升、以及電商和相關服務業務不斷增效的堅實基礎上,以超過資本市場預測的速度實現了單季盈利,令行業振奮。正如快手管理層在總結Q2運營狀況時所強調,“這次業績表現,證明了快手業務模式的健康度和可持續性。”
02
快手做了什么?
快手Q2業績的大幅提升,雖然有點出乎市場預料,但在快手自身內部與密切合作伙伴的角度來看,卻是 “意料之中”。早在2021年,快手為了提升經營能力、并盡早實現盈利,就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提質增效的重大舉措。其中,最具核心驅動力的當屬去年9月份開啟的組織架構調整。這次調整的目標,是通過正式設立主站產運線,對主站產品部、運營部、用戶增長部、游戲生態、搜索等業務進行收攏,從而將快手從過去的職能型架構,向效率更高的事業部制架構轉型。
在高效率的組織架構支撐下,快手先是通過大力改善內容生態建設機制,來顯著提升用戶體驗。為了構建優質的內容生態,快手重點抓了兩方面的舉措。首先,平臺通過迭代調整流量分配算法,將流量向內容創作者實現了明顯的傾斜。這個舉措極大提升了創作者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創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同時,平臺還抓住當前直播內容日益受到用戶喜愛的趨勢,以“直播+”與多個行業深入融合的全新模式,推出了“快招工”、房產直播等新型直播產業生態,令平臺的內容生態更加優化,也催生了直播產業的生態創新,不但吸引了更多用戶,而且有效延長了用戶在快手應用上的時長。
不久前的8月5日,快手又宣布成立了經營管理委員會施,在延續去年架構調整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組織效能。
這些舉措的效果,在財報數據中都得到了積極的反映:首先在成本方面,快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較上個季度減少了7.26億元,快手該季度中盡管成本控制更加嚴格,研發開支同比降低16.1%,行政開支增速明顯放緩。與此同時,銷售線和研發線的費用率,也分別降至40.4%、15.1%,比前幾個季度均有所減少;成本降低的同時,經營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改善。數據顯示,在快手二季度217億元的總營收中,線上的廣告營銷服務、直播和其他服務(含電商),分別做出了占比為50.7%、39.5%和9.8%的貢獻,在視頻平臺普遍業務受壓的大環境里,呈現出令行業振奮的逆勢上揚勢頭。此外,快手毛利由Q1的88億元增加至Q2的98億元,而毛利率則由Q1的41.7%增至Q2的45.0%。
顯然,在快手管理層的強力推動下,其提質增效舉措已獲得初步成功。
03
快手平臺還有多少成長空間?
筆者認為,隨著快手組織效能和商業化能力的提升,其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觀察2022 上半年的情況可見,在Q2財報中,“營銷”和“電商”是快手營收增長的兩個的主要動能因素。營銷方面,第一季度中,快手廣告營銷業務的收入首次在總收入中占比過半,并且在第二季度中也保持了相同水平。這里要說的是,當前快手的廣告營銷營收和其用戶占比時長是倒掛的。如果按照競爭對手差不多1:1的國內用戶時長占比對應國內20%+的廣告營收占比來看,快手廣告營收最少還有一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電商方面, 當前包括電商在內的快手其他服務收入雖然占比小于在線營銷,但電商業務的GMV卻在第一季度達到1186億元,并在第二季度上探至1912億元,遠超多家國際數據機構的預測。
快手電商能夠取得遠超國際數據機構預期的成績,源于其對電商的重視。今年以來,快手電商就大動作不斷,發布了不少針對品牌、商家的扶持政策。比如針對“快品牌”,快手電商先是在4月推出了包括230億元流量扶持500個以上快品牌的專屬流量、營銷流量和新商家冷啟流量扶持政策。針對“快品牌”商家初期創業艱難,能力相對較弱、缺乏營銷資源、以及用于推廣的預算偏少的情況,快手電商又在8月推出了造風者2.0計劃,通過青云計劃專屬流量,B端營銷賦能,專屬運營服務。每天8億流量助力新商家冷啟動,全周期新商+育商政策服務,多工具賦能發展,小二一對一運營支持。也就是說,在幫助新商家快速成長發展方面,快手電商已經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方法論和推動政策,以幫助新商家在快手電商平臺快速上手。從破冰——新手——成長——成熟,這些政策不僅針對性強,還極具效率。
除了扶持快品牌,快手還在“大搞品牌”戰略上持續發力,在快手電商原有生態“STEPS品牌商家經營方法論”上再次迭代成了“上新、打爆、日銷、清倉”的螺旋上升法,通過不斷舉辦大型購物活動助力品牌商家突破銷售天花板。
筆者認為,隨著“四大搞戰略”的實施,將會有更多新商家、新品牌到快手電商平臺,而快手電商的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
這里要反駁一個當下對快手平臺的估值邏輯,即“快手過去看直播,當下看營銷,未來看電商”,筆者認為這個說法中的未來看電商并不準確。因為在筆者看來,快手電商并非傳統電商,它的上限也并非傳統的貨架電商+直播。
筆者曾說過,未來快手極有可能成長為一個綜合性電商平臺,甚至還有更大可能。快手電商的更大可能是,是成為一個集直播電商+美團、餓了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快手電商的未來,是直播即時零售生活服務平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提前实现盈利的快手还有多少成长空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 GetStartupInfo 检查
- 下一篇: 2016文件储存服务器,测试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