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是一种基本的态度
前言
在很早以前看過一篇有點心靈雞湯的文章,文章標題是《月入 3 千和月入 3 萬有什么區別》,文章的具體內容不太記得了。特地去百度了一下,有了最新的微信截圖版,內容差不多,如下:
 
 
 
 
同樣,看另外一個案例:
有兩位行政助理接到領導任務,要買3張次日去北京的動車票,以參加展會。 這兩位行政助理查了車次,發現沒票。第一位行政處理直接回復領導說,太晚了,目前沒票,只能再刷刷,看看后續有沒有票放出來。第二位行政處理找到領導,說明情況后,提出4個備選方案。方案1: 用搶票軟件繼續刷票,同時找票販子加價,大概每張加價100元,下午應該能拿到。方案2:換個地點倒車,可以買到票,但時間會多出4個小時,價格每人多200元。方案3:改乘飛機,每個人會多800元,但時間能縮短1個小時。方案4:包車過去,總體會貴1000元,時間會多出4個小時。先不說是否標題黨,是否杜撰的,從需求方的角度來看,是不是都會喜歡第二個人一些。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多做了一步或者兩步,多想了一些,讓事情和結果更完整。
什么是交付能力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交付能力。 所謂交付能力,就是指能提供具有可用性、完整性成果的能力。一個人的職場價值,很大程度上由交付能力所決定。
從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來看也有存在沒有完整交付的情況,通常其表象是需求模糊,信息未對齊、溝通效率低、質量不高造成返工等等。
原因客觀分析有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問題,人的意識問題和態度問題。我們做一件事情,要有頭有尾,頭一般都有,但尾不一定,而且大家對于這個尾的定義不一樣,這就是我們這里要說的結果,要說的交付。
對于一個開發同學,一件事情的交付絕不僅僅是把代碼寫完。在代碼高質量的基礎上,完成多場景的自測,多次的 Code Review,完善的文檔,對性能的評估,對安全的評估;在完成以上這些后提交給聯調的同學,積極主動的解決聯調中的問題,再一起完成提交給 QA同學,積極的解決反饋的 BUG,上線的時候一起值守,持續觀察線上日志,完全沒有問題就告一段落;上線后看有沒有相關告警,關注業務的數據,等數據出來,再次迭代,這才叫完整的交付。
研發各端交付標準
研發各端具體交付要求如下:
后端交付標準
對于后端同學,穩定靠譜是基本要求,后端完整的交付包括:
前端和移動端交付標準
對于前端和移動端同學,界面還原和更好的產品 sense 是基本的要求,其完整的交付包括:
QA 交付標準
對于 QA 同學,雖然現階段不涉及業務的開發,但其交付的重要度會更重一些,因為 QA 同學的交付對象是用戶,是我們研發側最后的一道防線。QA 同學的交付包括:
總結
最后,在高質量高效完成需求的基礎上,思考當前模塊有什么問題,技術上可以做一些什么改進,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當出了一個問題后,能夠快速定位問題,解決問題,并為后續規避此類問題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這是更高一級的交付,我們稱之為掌控。
你好,我是潘錦,超過 10 年的研發管理和技術架構經歷,出過書,創過業,帶過百人團隊,也在騰訊,A 股上市公司呆過一些年頭,現在在一家 C 輪的公司負責一些技術方面的管理工作。早年做過 NOI 和 ACM,對前端架構、跨端、后端架構、云原生、DevOps 等技術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平時喜歡讀書、思考,終身學習實踐者,歡迎一起交流學習。微信公眾號:架構和遠方,博客: www.phppan.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交付是一种基本的态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HU 2022 CTF新生赛web_w
- 下一篇: 关于redis的主从、哨兵、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