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计算机补课班,做专业的领航人 当学生的领路者 ——记东西湖职校计算机教师林梧...
雖然在武漢已學習工作了二十多年,林梧說起話來仍帶著一點柔和的家鄉(xiāng)廣西口音,顯得格外淡然儒雅。但在工作上,他卻有著和外在氣質不一樣的果斷與沖勁,在二十年的職教生涯里,帶領東西湖職校計算機專業(yè)從毫無影響力走向全市全省領先,也帶領著無數(shù)中職學生找到人生方向。2017年,林梧被評為東西湖區(qū)年度教師,并成立“林梧名師工作室”,他的教育教學理念與研究將惠及更多的年輕教師,必將帶動該校計算機專業(y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常年堅持凌晨三點開始工作
被同行譽為“實力研究者”
不僅是計算機專業(yè)主任,林梧還是武漢市教育局特聘專家、武漢市專業(yè)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作為武漢職教圈專家,上專業(yè)課、搞科研、備國賽、編教材……“忙碌”是林梧日常生活的關鍵詞。如何在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中找到平衡?林梧有一個異于常人的習慣: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工作。
他解釋,白天在學校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務,很難有安靜的時間思考專業(yè)問題。而自己經常在學校忙到夜里10點才回家,為了給孩子樹立不熬夜的好榜樣,他將回家后的短暫時間獻給家庭,陪伴孩子入睡。到了凌晨三點,沒有人打擾的深夜,是他靜靜鉆研難題的好時機,從三點到七點,是林梧最高產的四個小時。
“我已經習慣這種節(jié)奏,而且我們職教信息發(fā)展圈的專家都是在這樣努力的工作。”林梧說,他有一次凌晨四點給武漢市職成教研室主任黃正軸和武漢市交通學校校長簡玉麟發(fā)文件,他們都立刻接收并且回復了郵件。“我很驚訝也很感動,他們已經是領域的領軍人物,但還保持這樣的工作勁頭,我頓時覺得自己也更有力量了。”
林梧潛心教學,筆耕不輟,為他也為學校帶來了累累碩果。他參與開發(fā)的公開發(fā)行專業(yè)教材有10余本,其中主編5本,副主編3本,有些教材成為湖北省教育廳規(guī)劃教材、教育部示范校精品課程配套教材。近期,還有由他主編的3本教材即將完工……
截止2017年6月,計算機專業(yè)代表隊在全國、省、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技能競賽上,已經獲得獎項90余項,含金量極高。林梧和他的團隊創(chuàng)造了三個記錄:一是專業(yè)規(guī)模最大,最多時一個年級達到14個班;二是學生在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斬金奪銀,2017年一舉奪得1金1銀1銅;三是計算機專業(yè)的省級金牌教練達到5人。
就這樣,東西湖職校計算機專業(yè)吹起了創(chuàng)品牌的號角,教師做教學研究、學生學技能練技能蔚然成風,在省市各級的技能大賽舞臺上豎起了自己的大旗,林梧也被同行稱為“實力研究者”“金牌收割者”。
愛和新老師“聊人生”
引導年輕教師走上發(fā)展快車道
在東西湖職校,每一個來計算機專業(yè)的新老師,入職第一年都會享受一項“特殊待遇”——和林梧坐在一起辦公。作為計算機專業(yè)的主任,林梧十分重視對新教師的培養(yǎng),在他看來,新教師就是新血液,決定著學校的發(fā)展活力,同時,新老師的可塑性最強,是最容易培養(yǎng)的時期。為此,每一個新老師的第一年,都會和林梧坐在一個辦公室,接受主任“手把手”的培養(yǎng)。
林梧說,提振年輕教師的精氣神,鼓勵、帶動年輕教師敢做敢沖敢闖,無論對教師個人還是對學校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入職第一年往往是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期,因此,他會經常與新教師聊理想、聊人生,幫助他們快速走上正軌。同時,他還會讓新老師參與他的科研、編寫教材等重點項目,引導他們走上職業(yè)發(fā)展的快車道。這些年輕人在和林老師的密切交流與合作中,切身體會作為一名優(yōu)秀職校教師的工作節(jié)奏和狀態(tài),從林梧辦公室走出去的年輕教師,都能獨當一面,迅速成長為業(yè)務骨干。
學校的兩位金牌教練——計算機專業(yè)國賽主教練李強和校信息與裝備中心主任王敏,都曾是林梧辦公室的一員,如今,他們所帶的隊伍,堪稱東西湖職校爭奪獎牌的“主力軍”,在2017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網絡空間安全(中職組)項目比賽中,他們指導的兩名學生,在大賽上分別獲得一金一銀的好成績,再次刷新學校技能大賽獲獎記錄,王敏教練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輔導教師獎。
李強說,自己如今的工作習慣和思考方法都帶有林老師的印記,在林老師的潛移默化下,他不僅學到了教學專業(yè)技能,更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職校教師和國賽教練應有的拼搏精神和堅韌意志。
像講故事一樣講專業(yè)課
讓學生既有硬技能也有好品質
即使已經是從教二十年的“老江湖”,林梧仍然覺得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不太好教”。
“他們思想活躍,獲取新知識的渠道多、速度快,但同時他們也有很多壞習慣,比如熬夜上網、喜歡玩手機,還喜歡和老師‘叫板’。”他笑著說,“教這樣的學生,老師必須保持大量的學習和實踐,這些學生有性格、有想法,對老師的要求高,要想讓他們服氣并不容易。”
計算機專業(yè)很多課都略顯枯燥,學生很容易對知識失去興趣和耐心。于是,林梧針對不同的課程特點,將許多生活化的案例引入課堂,像講故事一樣講課,學生的注意力明顯提升。例如在學習CAD制圖時,為了解決學生對抽象繪圖難以掌握的問題,他把繪圖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他先要求學生每人回家后把自己家的平面圖用紙張畫出來,再在課堂上讓他們用CAD軟件將圖紙重新繪制。繪制時,他讓學生們根據喜好,在圖紙上重新粉刷墻面、添加家具、搭配色彩……為自己的家“裝修”,做成一個效果圖。學生們馬上有了興趣,他們不僅很快學會了CAD制圖,更接觸到了家裝設計,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
林梧老師不僅會“說故事”,更會引導學生“造故事”。不少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網癮”大,喜歡上網、玩游戲,讓老師們十分頭疼。而林老師卻有辦法,能讓這樣的學生洗心革面。他班上的學生楊奎初中三年基本上就是在網吧里度過的,學習習慣很差。但林梧卻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網游高手”,專注力極強,反應速度快,是個好苗子,便開始對他進行重點培養(yǎng)。漸漸的,楊奎迷上了網絡安全技術,潛心鉆研網絡技術。后來,林梧把楊奎推薦給了李強教練的競賽隊,不久楊奎成為一名頗為專業(yè)的“紅客”。2017年5月,楊奎驕傲的站在天津國賽網絡空間安全項目一等獎的領獎臺上,手捧閃著金光的金牌。當年的網吧少年,就這樣成長為頂尖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
“擅長網絡技術的人,其實是很容易走上歧途的,他們需要高于常人的自制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我希望我的學生們,不僅學到過硬的技術,畢業(yè)后有一塊敲開企業(yè)大門的敲門磚,還要擁有一身正氣,能夠分辨是非,成為一個積極正面的人。”林梧說。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东西湖计算机补课班,做专业的领航人 当学生的领路者 ——记东西湖职校计算机教师林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HP知识体系
- 下一篇: Chrome浏览器控制网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