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编写测试用例
一.概念
1.什么是測試用例?
在測試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類文檔,它是測試工作的核心、是一組在測試時輸入輸出的標準、是軟件需求的具體對照。
2.測試用例的作用:
檢驗軟件是否滿足客戶需求、體現一個測試人員的工作量、展現測試用例的設計思路
3.測試用例所包含的內容:
用例編號、用例名稱、測試背景、前置條件、優先級、重要級、測試數據、測試步驟、預期結果、實際結果、備注。
4.測試用例的編寫流程:
需求分析->提取測試點->測試用例編寫->測試用例評審
二?,測試用例的寫作說明
2.1 用例編號/ 序號
簡單、唯一。
2.2 用例說明
?也稱測試點、檢查點、測試概述、用例概述、測試說明;
?用一句話對測試用例進行概述;
?可以總結測試目的;
?可以用疑問句表示;
?最好看到這句話就能知道如何測試;
?盡量唯一(決策表可能會有重復的測試說明);
2.3 初始條件
?也稱預置條件、前提條件;
?初始條件要是一個狀態,而且是靜態的,如管理員已登錄后臺;
?初始條件是第一步操作步驟之前的狀態,不能太遠,不用從頭寫到尾
?很多項目中不寫預置條件。
2.4 操作步驟
?若對數據要求高,需要把數據分離出來;
?步驟要都有序號;
?每一步用分號分開,最后用一個句號;
?每一步必須換行;
?參數前加冒號(如用戶名:admin);
?涉及按鈕界面用【】、“”等成對符號間隔;
?功能的詳細用例步驟 4-6 步左右;
?最后一步一定是個動作,不能寫結果。
2.5 預期結果
?是一個狀態;
2.6 用例狀態
?通過、失敗、阻塞、未執行、擱置、無效用例…
?初始條件達不到時,一般用例狀態設置為阻塞。
2.7 優先級
?用例的執行順序。
三.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和編寫
對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測試點分析提取測試點再堆測試點進行用例編寫
編寫測試用例的常用方法:
a.等價類劃分法:等價類是輸入的集合,比如在注冊時,密碼規定為6-16位英文字母或數字及下劃線,那么小于6位的一串字符就是一個等價類,大于16位的一串字符是另一個等價類,在6-16位之間且符合規范的一串字符也是一個等價類,在6-16位之間的但包含除英文字母和數字和下劃線之外的字符是另外一個等價類。
在每個等價類中選取一定數目的值作為代表。等價類分為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輸入符合條件的值對功能進行檢驗,輸入無效等價類中的值可以找出程序錯誤的地方。
b.邊界值分析法:對輸入的邊界值或稍大(小)于邊界值的值進行分析。比如某公司在招聘時篩選簡歷時對年齡的要求是20歲到35歲,那么19、20、21、34、35、36都是邊界值,對其進行輸入測試觀察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c.場景法:通過運用場景來對系統的功能點或業務流程的描述,從而提升測試效果。場景法一般分為基本流和備用流,覆蓋所有的場景。
d.錯誤猜測法:通過直覺和經驗對結果進行分析。
四.測試用例實例
測試點:
?案例: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测试之编写测试用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iamese Network 孪生网络
- 下一篇: Linux C高级编程——网络编程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