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测试用例
測試用例:
學習過程:
(1)測試用例的概念
(2)測試用例的構成元素
(3)測試用例的注意事項
(4)測試用例的演練
(5)測試用例的粒度
(6)測試用例的執行狀態
前言:
1、測試用例十一分測試文檔,他描述輸入、動作、和一個期望的結果,其目的是確定應用程序的某個特性是否正常工作。
2、測試用例是軟件測試團隊的主要成果之一。
3、測試用例的質量與寫該用例的測試人員的水平關系極大。
4、執行測試用例:當一個軟件版本被測試時,測試人員會使用一整套的測試用例(或者篩選其中的一部分),將這些用例逐個在被測的軟件上執行,并判斷其結果是否和預期相符,并以此評價軟件版本的質量。
一、定義:
軟件測試用例:(Test Case)是為某個特殊目標而編制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以及預期結果,以便測試某個程序路徑或核實是否滿足某個特定需求。
二、用例的構成元素:
*用例編號
*用例標題
*優先級
*預置條件
*操作步驟
*預期結果
*備注
*執行人
三、測試用例的粒度:
1、粒度,指的是粗細粒度。粒度大,就是說一個用例所涵蓋的關注內容比較多,反之同理。
2、用例的粒度大,則總的用例數就少,用例看起來也簡潔。
3、用例的粒度小,則單條用例關注的測試點很集中,不容易遺漏,并且執行需要的時間比較好估計。
四、測試用例的執行狀態
①N/A:不使用
②Pass:通過
③Fail:失敗
④Block:阻塞
⑤No Test:未執行
⑥Investigate:觀察,當用例正在執行中,但是需要耗較多時間去觀察其結果,是Investigate觀察中的狀態。
整合測試用例:用例寫作的技術含量體現,并不是單條用例本身,而是針對整個特性,寫出的整套的測試用例,是否有效覆蓋了應該驗證的各個測試點。
回歸測試用例:回歸到測試的根本目的:保障軟件質量,意味著我們要發現所有導致軟件不能滿足需求的缺陷。
總結
- 上一篇: 【微信小程序】项目实战—抽签应用
- 下一篇: Datawhale组队-Pandas(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