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朝代(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
大家好,小華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三千越甲可吞吳全詩朝代,三千越甲可吞吳全詩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出處并不是一首詩,而是蒲松齡的自勉聯。
2、蒲松齡為了激勵自己不斷發憤讀書和創作,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上了此聯,后懸置于書屋聊齋書房。
3、對聯的全部內容為: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下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4、意思是說:能夠成大事的人,有破釜沉舟之勇,有堅忍不拔之志,失敗后臥薪嘗膽,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最終一定能獲得成功。
5、整副對聯氣勢磅礴、催人奮進,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兩個典故,一個是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滅大秦,另一個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吞吳國。
6、第一,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滅大秦。
7、《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8、”秦朝末年,各地民眾紛紛舉行起義,反抗大秦的暴虐統治。
9、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第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吞吳國。
10、《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11、”上聯用的是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說明做事要有項羽那種拼搏到底、義無反顧的決心。
12、下聯用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雪恥的典故,表示要學越王勾踐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的毅力。
13、蒲松齡寫下此聯,就是激勵自己在讀書和創作上,像這兩位人物有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朝代(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面试官反复面试一个人是好事吗?
- 下一篇: 东三省沦陷是哪一年(东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