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势成长
以下文章來自我的一個同事,希望他的感悟能夠幫助到一些人,大家共勉~
工作忙碌的時候總是不能抽中空閑來讀書,利用上周坐飛機的2個小時時間,不能看手機,不刷微信,我一口氣讀了一本好書《優勢成長》。
這不是一本勵志故事的書,也不是一本灌輸心靈雞湯的書。整本書,就像在聽一場演講,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氣勢磅礴的排比語句。它采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通過作者真實的經歷,告訴每一個希望成長的年輕人,如何進行自我認知,發現優勢,升維思考,降維打擊,聚焦最擅長的領域,長期積累,成為極少數,甚至無人區,實現人生的蛻變。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一個團隊的最大能力取決于團隊中的短木板,它的初衷是鼓勵團隊中的每個人不要掉隊,不能拖后腿。“新木桶原理”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發揮好他優勢和長處,并用到極致。
從小學到大學,其實學到最重要并不是知識,而是掌握了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從學校走向社會,一個人越早一天想明白自己的優勢是什么,并且長期在自己正確的方向領域深耕,他就越容易成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就趁著年輕勇敢的多去嘗試,因為年輕,我們還輸得起。如果你一輩子都不敢于去實踐,哪怕是做一件錯誤的事情,那你一定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你注定被平庸。
想想的確如此。從小的我到現在,我身上有不少特質,愛學習,勤思考,勇于實踐。如今,我身邊的人給了我好幾個標簽,打油詩人、寫作愛好者、工具專家。其實我不懂寫詩,只是愛好文字,用詩句去表達親情、友情、愛情等不同的情感。我也不擅長寫作,寫出的文章也沒有多少讀者,只是勇于去通過文字記錄內心真實的感受。我更不是工具專家,只是知道如何高效的去得到想要的結果。
在學校的時候,我認知對待每一次課外作業,我喜歡用文字系統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沒有電腦的時候,我每寫一篇文章、每一封書信都打多遍草稿,直到覺得可以收工時再完整的謄寫一遍。在職場,我每到一個公司都發現了很多可以工具化、流程化的機會,提出了很多改進建議并為公司創造了價值。
長期主義是微弱信號的放大器。我非常慶幸,多年以來,我沿著自己的路徑不斷成長,盡管沒有成為業界大咖,但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昨天,人力資源總監給我說,你的主管和部門的同事都在夸你。今天,首席營銷官讓我給她打印20份我做的報告,作為給團隊做培訓的資料使用。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我的優勢是什么,也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優勢成長。這兩天聽到身邊的人對我的評價,我心里暖暖的。我想這也許就是優勢成長的結果吧。
是的,所謂天賦,其實就是努力用對了方向。我沒有天賦,只是長期堅守著自己的愛好,不忘初心,勇敢實踐,才能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而實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作品說話。在職場我每遇到一個朋友或者和一個朋友告別,我會贈詩一首;團隊做出了成績,我一定請客吃飯,并附上一封激情洋溢的郵件;在點滴生活中我有了感觸,也會通過文字記錄內心的波瀾。就在最近,朋友發來作家碑林路人一篇很好的文章,觸動了我的內心,我一口氣讀了《碑林文集》,并寫信給碑林老師談自己的感想。想不到引發了無數讀者的共鳴。
當一個人有了特定的標簽的時候,再進一步優勢成長,就會擁有過人的能力,就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從而形成個人的品牌。我還沒有個人的品牌,但卻會沿著自己的優勢路徑,不斷實踐,爭取更大的成長。
山湖悠客 ? ? 2019年11月18日
—————END—————
掃碼或長按關注回復「?加群」進入技術群聊
總結
- 上一篇: oms
- 下一篇: Android fb0 截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