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博士,研究所月入两万
大家好,看到張老師的一篇文章,說的一位研究生大哥的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
作者:易貝貝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371326/answer/2251105460
文章轉自:大魚機器人
北航博士,2019 年 7 月畢業,入職西安某所。
先發個收入截圖吧。
首先聲明我這個收入是要低于跟我同年上大學,2014年碩士入所的同學的,我比較熟的技術部門的同學收入加公積金在30左右了,不是很多人想的博士才這么點碩士更少了。我要達到這個數字估計還得兩年左右。
有人說說博士才這點錢,對于不了解行情的,我只能回答:能賺很多錢是世人對博士最大的誤解;
對于秀優越的,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下面兩種情況里的反面典型。對于我來說,可能因為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沒見過啥錢,所以覺得這個收入還可以。
還有一些學弟也是博士糾結待遇問題,問我收入問什么這么少,我這里有點心得跟你們分享下,不一定全對。
首先我司名聲在外,確實不愁招不到人,所以沒有安家費,博士也沒有什么特殊的照顧,就按正常的工資體系發錢。
有些單位會給博士安家費,為什么給安家費你可以琢磨一下,據我所知北京的幾個大總體基本都沒有安家費,或者有跟沒有一樣。
有些單位會拔高薪酬給你,這樣一方面是可能不能持續,比如給你三五年,另一方面造成新老員工工資倒掛,引起內部矛盾,工程領域是很需要師徒傳承的,一個新人一來單位就因為待遇問題被敵視,你可以想象一下。
而且客觀講,我們總體單位不會因為一個博士來了就會有什么大的技術提升,你來了也是學習。我有時候覺得單位不嫌我年齡大肝不動肯收留我就該知足了。
對于找工作尤其是體制內的的博士,如果一個單位承諾給你很多錢,可能是:
這個單位真的很有錢,大家收入都很高;
你確實能給單位做別人做不了的貢獻,單位很需要你。
如果不是這兩點,你就要考慮是不是坑了。
雖然國企的錢不是人力自己家的,但是人力想要超出工資體系地給你報酬其實是件挺不好辦的事,這事在國企可能比私企難度大得多,如果他能正常的招到他想要招的優秀的博士,他干嘛要給自己找事,還容易引起矛盾,為了讓你謝他嗎?
對于私企邏輯更簡單,企業邏輯跟風投一樣,他給你一塊錢錢,你創造10塊錢100塊錢的價值(此價值不一定是馬上看到的經濟利益),你創造不了開了你就是了。
心得分享完畢,繼續正題。
周圍房價不到兩萬,兩公里外華潤蓋在西安ccbd萬象城旁邊的大平層不到兩萬五,地段參考北京國貿旁邊的新城國際。
當年在一院面試,人力跟我說你找個航天的女朋友,兩個人攢五年可以不靠家里在北京買房。我們這邊附近各方面還可以的房子(100平左右,南北通透,小區還可以),差不多200w,我周圍的年輕人基本入職兩年也都買房了,畢竟五六十萬的首付自己攢一點家里湊一點還是容易很多。
我覺得吧,衡量一個工作好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我本來想說錢肯定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后來覺得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錢都不是最重要的。
與我而言,收入,穩定性,是不是喜歡,有沒有意義,我能不能勝任,累不累,地方在哪離家近不近…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覺得研究所真正的吸引力在于這么幾點:
1、最重要的,你做的事是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你不只為了謀生而單純的在給資本家打工,不是在幫資本家割韭菜,更不是在幫外國的資本割中國人的韭菜,你是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貢獻,這里怕得罪人被噴,我不展開說了。
我沒有在開玩笑,我現在的工作是綜合考慮家庭(我是西安土著),收入,專業,穩定等各個方面的最優解。
但是我司做的東西沒有航母,核潛艇,殲20,運20,遠轟,戰略導彈,反艦彈道導彈,高超聲速巡航武器,載人航天那么牛逼閃閃,我有時候跟同學師兄弟們聊天的時候想想人家做的東西,是有些遺憾的,雖然這些單位性價比甚至絕對收入都不如我們。
2、穩定,我工作了一個月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其實很多企業能給人那么多錢,是因為沒有很大的負擔,可以給拼命干活的年輕人很多錢,可是,誰又能一直拼命下去呢,誰又能保證自己一定可以上得去呢,升職這種事不光要自己努力,也要機遇的,所以很多看似目前收入很高的工作,其實是把未來很多年的錢,拿出一小部分現在給你,讓你拼命干活。
換言之,我們現在的收入一般,其實是把一部分該給年輕人拼命的錢給了肝不動的同志,我覺得這也沒啥,畢竟現在單位的基業也是他們肝出來的。
我一直覺得一個理論挺對的,從體制內出去,收入翻翻是至少的,要不然想都別想。不用擔心公司倒閉,不用擔心自己被優化,也就少了很多勾心斗角,安心干自己工作就好,這種感覺也是可以折現的。
所以我很同意別的答主說的航天適合家境小康的人,畢竟在年輕人尤其是男人最缺錢的25-35歲,系統內可能同樣需要拼命但是不給你那么多錢。
這個時候如果家里能給一筆啟動資金或者全款買房,生活就不會捉襟見肘。就我個人而言,我家在西安算小康,在北京是赤貧。
所以在西安的研究所我覺得自己收入還可以。
我面完載人航天總體部搜了一下周圍小1000萬的房子,想了想月供三萬的日子,我覺得我的家庭承載不了這樣的理想。
分享結束。
如果有在研究所工作過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分享下你的想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航博士,研究所月入两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华为再造麒麟!
- 下一篇: std::vector中r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