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算法对比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算法对比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算法都是基于Region Proposal(候選區域)的深度學習目標檢測算法,是2-stage兩階段檢測模型。
 ??Region Proposal就是預先找出圖中目標可能出現的位置,通過利用圖像中的紋理、邊緣、顏色等信息,保證在選取較少窗口(幾千個甚至幾百個)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召回率(IoU)。
 ??邊框回歸(Bouding Box Regression):對RegionProposal進行糾正的線性回歸算法,目的是為了讓Region Proposal提取到的窗口與目標窗口(Ground Truth)更加吻合。
??從R-CNN到Fast R-CNN,再到Faster R-CNN,目標檢測的四個基本步驟(候選區域生成、特征提取、目標分類、邊框回歸)終于被統一到一個深度網絡框架之內。
- R-CNN(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步驟:1. SS提取RP;
???2. CNN提取特征;
???3. SVM分類;
???4. BB盒回歸。
優點:1. 從DPM HSC的34.3%直接提升到了66%(mAP);
???2. 引入RP+CNN。
缺點:1. 訓練步驟繁瑣(微調網絡+訓練SVM+訓練bbox);
???2. 訓練、測試均速度慢;
???3. 訓練占空間。
 - Fast R-CNN (Fast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步驟:1. SS提取RP;
???2. CNN提取特征;
???3. softmax分類;
???4. 多任務損失函數邊框回歸。
優點:1. 由66.9%提升到70%;
???2. 每張圖像耗時約為3s。
缺點:1. 依舊用SS提取RP(耗時2-3s,特征提取耗時0.32s);
???2. 無法滿足實時應用,沒有真正實現端到端訓練測試;
???3. 利用了GPU,但是候選區域提取方法是在CPU上實現的。
 - Faster R-CNN (Fast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步驟:1. RPN提取RP;
???2. CNN提取特征;
???3. softmax分類;
???4. 多任務損失函數邊框回歸。
優點:1. 提高了檢測精度和速度;
???2. 真正實現端到端的目標檢測框架;
???3. 生成建議框僅需約10ms。
缺點:1. 還是無法達到實時檢測目標;
???2. 獲取region proposal,再對每個proposal分類計算量還是比較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算法对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db调试时,Program recei
 - 下一篇: 数据库中间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