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全球Top 1000计算机科学家h指数发布,中国53人上榜!Bengio总榜第二,韩家炜居华人首位...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AI/CV重磅干貨,第一時間送達
本文轉載自:AI科技評論
作者 |?陳大鑫、琰琰
近日(5月10日), Guide2Research網站 2021 全球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尖科學家名單最新出爐了!
其中有14位頂尖科學家獲得了計算機科學領域最負盛名的圖靈獎,273名科學家是ACM Fellow,401名科學家是IEEE Fellow。
?
這份名單旨在讓學術界的學者了解計算機科學最前沿的學者所做出的有影響力的研究貢獻,且它希望能激勵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決策者和企業家們,找出頂尖專家的研究發展方向。對于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了解誰是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頂尖專家。
?
在2021年第7版的排名中,Guide2Research對全世界超過6300名科學家的各項學術指標進行了審查,選出了前1000名頂尖科學家。排名基于5月10日前收集到的谷歌學術 H-index 指標(h指數需>=40),也綜合了DBLP 和引用值。
?
需要指出的是,Guide2Research 網站為不完全統計,有很多學者的數據沒有被收錄,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學者可能會被遺漏,同時各項數據指標可能存在一定滯后,可以聯系Guide2Research 修改更新信息。
1
國家排名:美國第一,中國第三
下圖是Top 1000名單中頂尖計算機科學家人數最多的國家排名。
毫無疑問,美國仍然以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位,共有 614 名科學家上榜,占據所有科學家的61.4%。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國,有60位科學家上榜,占6%;
而中國只排在了第三位,有53位科學家(大陸41人+香港10人+臺灣 2人)上榜,占據5.3%,相比2018年20多人上榜,今年的53人已是大幅增加(2020年上榜人數為45人)。
其他排名靠前的國家還有德國(37位科學家,占3.7%)、加拿大(34位科學家,占3.4%)和瑞士(29位科學家,占2.9%)。
2
研究機構排名:斯坦福大學居首
從所屬研究機構來看,斯坦福大學位居榜首,有40名學者被納入Top 1000名頂級科學家榜單,其次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38名)、卡內基梅隆大學(37名)。
而去年霸榜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今年則是位列第四名,僅有35人,相比去年少了5人。
而在產業機構中,僅有谷歌(24人)和微軟(21人)排在前列,其中微軟的學者人數從去年12人增長至今年的21人,幾乎是之前的兩倍,谷歌也從去年的17人增加至今年的24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都沒有進入前1%排名,而卡內基梅隆大學則有2名科學家。加州大學今年上榜人數與去年相比有明顯增長,其中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人數從35人增加到38人;洛杉磯分校從去年14人上升至今年17人。
整體來看,榜單中的1000名科學家主要來自22所機構,其中16所位于美國,3所位于歐洲,分別為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比利時魯汶大學以及英國的牛津大學。另外,22所機構中,僅有谷歌和微軟兩所來自產業界。
3
Bengio排名第二,韓家煒居華人首位
根據谷歌H-index,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 Anil K Jain 教授排名第一,其次是Yoshua Bengio 、Herbert Simon 以及韓家煒,前兩人均獲得過圖靈獎,后者在華人學者中排名最高。
Anil K Jain教授的谷歌H指數為196,這是他連續第四次霸占頂級科學家榜單首位。Jain是一名印第安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其以在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2007年,他在生物特征識別方面的研究還獲得了IEEE計算機協會授予的W.Wallace McDowell獎,這是該領域的最高技術榮譽。
今年Yoshua Bengio以182的H指數排名第二。
Bengio不必多說,他是全球公認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之一,其在2018年與Geoffrey Hinton和Yann LeCun三人共同獲得了圖靈獎。在本次榜單中, Hinton 以162的H指數排名第 12,LeCun以 126 的H指數排名第60。
躋身第三名的美國學者Herbert ?Simon,其H-index同樣為182。他曾于197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并于1975年獲得圖靈獎。其研究方向涉及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公共行政學,管理學和政治學。
韓家煒是唯一一位排進Top5的華人學者,他目前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系教授,ACM Fellow和IEEE Fellow,主要研究數據挖掘。2009年,他被授予麥克道爾(McDowell )獎,這是IEEE頒發的最高技術獎。
其次是Thomas S.Huang教授,黃煦濤教授生前主要研究算機視覺、模式識別以及多媒體等領域。
最后是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華人學者陳關榮教授,他的H指數為154,世界排名第18。
另外,我們所熟知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如張宏江、吳恩達、陶大程、顏水成等人均排進了Top100,位列第9(106),第41(132)、第50(129)以及第99(117)。
而李飛飛、沈向洋、楊強、周志華以及馬維英等華人學者則位于第二梯隊(Top200)。
4
中國大陸學者排名:張宏江第一
在全球排名前1000的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級學者中,中國大陸有41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排名前10的是:
張宏江——源碼資本(41),徐澤水——四川大學(57), ?Stan Z.Li(李子青)——西湖大學(59),曹進德——東南大學(67) ,高會軍—哈工大,馬維英——清華大學(120),沈定剛——上科大(145)、李學龍——西北工業大學(146),周志華——南京大學(171),譚鐵牛——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189)。
排名11-41位的還有?張正友、王飛躍、高文、焦李成、周明、張亞勤、田奇、山世光、華先勝、梅濤、俞棟等知名學者......
下圖是中國香港 Top 10學者排名,可以看到?陳關榮、湯曉鷗、張大鵬、楊強、張潼等知名學者都在其中。
另外中國臺灣有兩位學者入選前1000:
?
5
H-index逐年上升,Hinton引用量最高
綜合來看,榜單中1000名科學家的平均H指數為90.8,相較于2020年的85有所增加。另外,排名前1%的科學家的平均H指數相比去年的167,也增加至176.5。
今年進入榜單的學者中最低為72。據以往統計,2018年H指數最低為56,2020年為66,持續上升的趨勢表明了科學界的整體發展。
此外,H指數大于150的有20人,小于100的超過了700人,其中小于80的占比最高。
在文章索引方面,排名中 1%的科學家在DBLP中索引文章的平均數量為592篇,所有1000名學者的平均數量為300篇;排名前1%的科學家的平均被引用次數為232120次,所有1000名學者的平均被引用次數為49673次。
其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 Geoffrey Hinton 教授,引用率為438777次。
最后,順便來看一下截止2020年11月10日,Guide2Research網站根據H5指數統計出的計算機科學與電子領域頂級會議 Top 10 排名,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 CVPR在所有頂級會議中高居榜首,NeurIPS 和 ICCV 緊隨其后,其次是 ECCV、AAAI、ICML、ICRA、WWW、CHI、KDD。另外Top 10的會議中,人工智能相關的會議占據了7個以上,足以證明了目前學術界 AI 研究熱的一個現狀。
另外,其他AI 相關的會議排名還有 IJCAI(14位)、ICLR(17位)、ACMMM(18位)、ACL(20位)、CIKM(27位)、EMNLP(31位)、SIGIR(33位)......
參考鏈接:
https://www.guide2research.com/scientists/
CVPR和Transformer資料下載 后臺回復:CVPR2021,即可下載CVPR 2021論文和代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后臺回復:Transformer綜述,即可下載最新的兩篇Transformer綜述PDF CVer-Transformer交流群成立 掃碼添加CVer助手,可申請加入CVer-Transformer?微信交流群,方向已涵蓋:目標檢測、圖像分割、目標跟蹤、人臉檢測&識別、OCR、姿態估計、超分辨率、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圖像、行為識別、視頻理解、圖像融合、圖像檢索、論文投稿&交流、PyTorch和TensorFlow等群。 一定要備注: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昵稱(如Transformer+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注,可更快被通過且邀請進群 ▲長按加小助手微信,進交流群▲點擊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給CVer點贊和在看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最新!2021全球Top 1000计算机科学家h指数发布,中国53人上榜!Bengio总榜第二,韩家炜居华人首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雅虎的Mash-up 之路
- 下一篇: Linux关闭防火墙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