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选书原则,推荐几本书(附书评)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分享选书原则,推荐几本书(附书评)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分享一下我選技術書的原則(很多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只是拋磚引玉),有其他好的建議,我們可以討論。
[b]1.jolt獲獎書籍[/b]
jolt又稱為震撼大獎,號稱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雖然評選出來的結果不完全客觀(看過幾本感覺很痛苦的獲獎書,可能翻譯的不好,也可能本人水平有限),但多數是值得一讀的。每年都會評選出幾本計算機領域不同方向的書。
[b]2.O'Reilly出版社出版[/b]
O'Reilly出版社給我印象最深的是Head First系列,后面會詳細說。我買書,一般先確定要買哪個方向的,然后看看O'Reilly是否出版過,再看看出版時間(防止技術升級過快,講解的版本太老)。
[b]3.優先選擇國外作者[/b]
不是說國內的作者寫的書就不好,但確實好的太少了。下面推薦的書中有幾本就是國內作者寫的。國外作者的書有個問題就是書寫得很好,但是翻譯的可能比較差,所以購買前要先看看評論。還有就是是否要看英文原版書,如果英語還可以,建議看原版。我看過幾本英文原版的技術書,看起來很舒服,能直接理解作者的意圖,看翻譯的版本,可能對有些內容會扭曲。但問題是,當你看完后,有些印象不深刻,想重新看看的時候,比較難在書中定位想要的內容。現在有些書有了評注版,就是英文原版加上一些關鍵點的中文評注,還沒有嘗試過,有經驗的同學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
以下推薦圖書不分先后,也并非全是技術書,書評是我自己的感受,并非網絡摘抄。
[b]a.《大話設計模式》[/b]
是我讀過的講設計模式最淺顯易懂的書,雖然是國人寫的,雖然寫得不是很深入,但是從書的定位來說,他成功了,文字幽默,圖例清晰,在不知不覺中你就可以在設計模式領域入門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b]b.《Head First設計模式》[/b]【2004年JOLT獲獎圖書】
確切地說,這不是一本書,你可以把它當做一個玩具。里面有精美的圖片,有連線游戲,有填字游戲。這本書讓我們體會到兒童時期接觸新事物時的感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關鍵的概念這里會強調很多次,但每一次的形式都不同,每一次的重復都讓你感覺不可缺少。這就是Head First系列,顛覆了傳統圖書的出版模式,真正意義上以讓人理解知識為目的的圖書。
[b]c.《深入淺出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b]
Head First系列的又一本,國內多數的程序設計人員還是面向過程思維,這本書教你如何使用面向對象的思維設計系統,編寫程序。不多說了,就是好。
[b]d.《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b]
一看標題就知道是維護舊有系統用的,如何把原有系統復雜、混亂的代碼重構成清晰、簡潔的代碼,可以降低系統維護難度,提高系統穩定性。這本書其實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的工作。但是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如果你知道了什么樣的代碼是優雅的、簡潔的、可維護,那么當你寫程序的時候也就會考慮到這些方面,從而提高你的水平。所以這本書不僅僅能提高你重構的水平,也可以改善你編程的水平。該書的某些技術與設計模式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所以最好有一點點設計模式的基礎。
[b]e.《Effective Java》[/b]【2000年JOLT獲獎圖書】
首先這不是一本Java入門書,需要在Java方便有一定基礎,最好有一些實際開發經驗。雖然頁數不多,但是看起來需要一些時間理解、消化。
[b]f.《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b]
國人寫的一本書,將Java虛擬機方方面面講得都很透徹,配合一些實戰,收益會更多。Java虛擬機有多少種?占用的內存分成幾部分?Class文件格式如何定義的?為什么我的Eclipse啟動特別慢?為什么我的程序會出現各種各樣的OutOfMemory?看完這本書,也許你就有了答案。
[b]g.《程序員精華本》[/b]
從一年《程序員》雜志中精選出來的文章,涵蓋方方面面,有敏捷開發、架構分析、程序人生、軟件工程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唯一的缺點是,時效性不高,都是去年的文章,但是對個人來說一年前討論的技術也沒有那么古老,也許十年前的優秀技術你還不曾嘗試過。
[b]h.《鳥哥的Linux私房菜》[/b]
Windows的東西會的人太多了,想提高競爭力,Linux還是要了解一點的,這本書可以作為入門書,也可以作為工具書。唯一的缺點是太厚了,將近800頁,我還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過,每次用到哪里翻一翻,每次記住一點點。
[b]i.《Thinking in Java》[/b]
很多人推薦這本書作為Java入門書籍,我的感覺是它沒有宣傳的那么好,看起來沒有那么輕松,也許是期望太高了。
還有一些人推薦《Java大學簡明教程》,但是我沒有看過,有看過的同學可以分享一下。
[b]j.《杰克韋爾奇自傳》[/b]
杰克韋爾奇,通用電氣(GE)董事長兼CEO,1960年加入GE,1981年成為GE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CEO。用幾個簡單的數字說一下他的成就,GE市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4800億美元,排名從世界第十提升到第一。
也許這本書更適合公司CEO來看,怎么把公司管理好,怎么提高公司利潤。但從一個員工的角度,你可以從這里看出,一個優秀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什么樣的員工是優秀的員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在當將軍前,先做一個從將軍角度思維的好士兵,那你離當將軍也就不遠了。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韋爾奇有一個對于成為CEO來說致命的弱點——輕微口吃,但是這沒有成為韋爾奇的障礙,韋爾奇的母親告訴他,你的腦袋運轉速度太快了,世界上沒有哪個人的嘴能跟上你的腦袋。與韋爾奇打過交道的人都因為他有口吃而又如此成功而敬佩他。從這里可以看出,任何一個非原則性的缺點(比如不誠實就是原則性缺點)都不是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你的優點,將你的優點無限放大,你的缺點也能變成你優點的一部分。
現在有本類似的《喬布斯傳》,但是還沒看過,看過的同學可以分享一下。
[b]k.《像藝術家一樣思考》[/b]艾德華著
好吧,我承認這是一本教人畫畫的書,和計算機,和程序員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這是我至少5、6年前看過的一本書,那么看完這本書,我學會畫畫了嗎?說實話,畫得還是不太好,但是比以前好了一些。這本書里很多畫畫的技巧,我都不記得了,那為什么還要推薦這本書?因為過了這么多年,這本書還有一些內容,我能記得,而且經常用到。
書里面有個實驗,讓剛開始看這本書的人(沒有學習書里面的繪畫技巧)照著書上的一個肖像畫出來(見下圖)。第一感覺是這不可能,太難了,但我還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畫完了,結果可想而知,比例失調,慘不忍睹。
[img]http://dl.iteye.com/upload/picture/pic/115348/bd53ae01-ebac-3c3f-9115-c9e74ea56eb9.jpg[/img]
之后,書里面提示我將下圖畫出來,我又做了一次試驗品,心里面想的是:“這個比上一個還難,沒有任何規律,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也許書的目的是為了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體現學習這本書之前畫的多爛,學習之后畫的多好”。但這次我錯了,這次我成功了,沒有任何繪畫技巧,沒有任何人指導,居然畫出來的效果很好,比例合理,與原圖相似度很高。
[img]http://dl.iteye.com/upload/picture/pic/115350/e8ab7853-f122-34bd-a4ff-fe5522c04f02.jpg[/img]
從中我們能學到了什么?
第一,看問題,做事情,有時換個角度也許會更好。
第二,這同時也是創新思維的源泉,讓你的右腦動起來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激活右腦是有方法的,不僅僅是隨意的行為。
第三,大家都知道,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左右腦分工不同,分別控制人體的不同活動。但是人應該是左右腦的統一,這就需要你來控制你的大腦,而不是你的大腦來控制你。這看起來像個哲學問題,但我相信你能理解。
還有一本風格類似的書《超右腦英語學習法》,看名字就知道是激活右腦的,但是英語水平的檢驗可能沒有繪畫那么容易。該書的作者觀點是激活右腦來學習英語需要大量的輸入,每天學10個單詞,那肯定是左腦的事,死記硬背吧,但是每天學幾百個單詞,那就是右腦的事了,效率極高。換句話說就是當你的左腦覺得輸入量太大,加班也干不完活的時候,右腦就出馬了。
[b]1.jolt獲獎書籍[/b]
jolt又稱為震撼大獎,號稱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雖然評選出來的結果不完全客觀(看過幾本感覺很痛苦的獲獎書,可能翻譯的不好,也可能本人水平有限),但多數是值得一讀的。每年都會評選出幾本計算機領域不同方向的書。
[b]2.O'Reilly出版社出版[/b]
O'Reilly出版社給我印象最深的是Head First系列,后面會詳細說。我買書,一般先確定要買哪個方向的,然后看看O'Reilly是否出版過,再看看出版時間(防止技術升級過快,講解的版本太老)。
[b]3.優先選擇國外作者[/b]
不是說國內的作者寫的書就不好,但確實好的太少了。下面推薦的書中有幾本就是國內作者寫的。國外作者的書有個問題就是書寫得很好,但是翻譯的可能比較差,所以購買前要先看看評論。還有就是是否要看英文原版書,如果英語還可以,建議看原版。我看過幾本英文原版的技術書,看起來很舒服,能直接理解作者的意圖,看翻譯的版本,可能對有些內容會扭曲。但問題是,當你看完后,有些印象不深刻,想重新看看的時候,比較難在書中定位想要的內容。現在有些書有了評注版,就是英文原版加上一些關鍵點的中文評注,還沒有嘗試過,有經驗的同學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
以下推薦圖書不分先后,也并非全是技術書,書評是我自己的感受,并非網絡摘抄。
[b]a.《大話設計模式》[/b]
是我讀過的講設計模式最淺顯易懂的書,雖然是國人寫的,雖然寫得不是很深入,但是從書的定位來說,他成功了,文字幽默,圖例清晰,在不知不覺中你就可以在設計模式領域入門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b]b.《Head First設計模式》[/b]【2004年JOLT獲獎圖書】
確切地說,這不是一本書,你可以把它當做一個玩具。里面有精美的圖片,有連線游戲,有填字游戲。這本書讓我們體會到兒童時期接觸新事物時的感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關鍵的概念這里會強調很多次,但每一次的形式都不同,每一次的重復都讓你感覺不可缺少。這就是Head First系列,顛覆了傳統圖書的出版模式,真正意義上以讓人理解知識為目的的圖書。
[b]c.《深入淺出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b]
Head First系列的又一本,國內多數的程序設計人員還是面向過程思維,這本書教你如何使用面向對象的思維設計系統,編寫程序。不多說了,就是好。
[b]d.《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b]
一看標題就知道是維護舊有系統用的,如何把原有系統復雜、混亂的代碼重構成清晰、簡潔的代碼,可以降低系統維護難度,提高系統穩定性。這本書其實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的工作。但是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如果你知道了什么樣的代碼是優雅的、簡潔的、可維護,那么當你寫程序的時候也就會考慮到這些方面,從而提高你的水平。所以這本書不僅僅能提高你重構的水平,也可以改善你編程的水平。該書的某些技術與設計模式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所以最好有一點點設計模式的基礎。
[b]e.《Effective Java》[/b]【2000年JOLT獲獎圖書】
首先這不是一本Java入門書,需要在Java方便有一定基礎,最好有一些實際開發經驗。雖然頁數不多,但是看起來需要一些時間理解、消化。
[b]f.《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b]
國人寫的一本書,將Java虛擬機方方面面講得都很透徹,配合一些實戰,收益會更多。Java虛擬機有多少種?占用的內存分成幾部分?Class文件格式如何定義的?為什么我的Eclipse啟動特別慢?為什么我的程序會出現各種各樣的OutOfMemory?看完這本書,也許你就有了答案。
[b]g.《程序員精華本》[/b]
從一年《程序員》雜志中精選出來的文章,涵蓋方方面面,有敏捷開發、架構分析、程序人生、軟件工程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唯一的缺點是,時效性不高,都是去年的文章,但是對個人來說一年前討論的技術也沒有那么古老,也許十年前的優秀技術你還不曾嘗試過。
[b]h.《鳥哥的Linux私房菜》[/b]
Windows的東西會的人太多了,想提高競爭力,Linux還是要了解一點的,這本書可以作為入門書,也可以作為工具書。唯一的缺點是太厚了,將近800頁,我還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過,每次用到哪里翻一翻,每次記住一點點。
[b]i.《Thinking in Java》[/b]
很多人推薦這本書作為Java入門書籍,我的感覺是它沒有宣傳的那么好,看起來沒有那么輕松,也許是期望太高了。
還有一些人推薦《Java大學簡明教程》,但是我沒有看過,有看過的同學可以分享一下。
[b]j.《杰克韋爾奇自傳》[/b]
杰克韋爾奇,通用電氣(GE)董事長兼CEO,1960年加入GE,1981年成為GE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CEO。用幾個簡單的數字說一下他的成就,GE市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4800億美元,排名從世界第十提升到第一。
也許這本書更適合公司CEO來看,怎么把公司管理好,怎么提高公司利潤。但從一個員工的角度,你可以從這里看出,一個優秀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什么樣的員工是優秀的員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在當將軍前,先做一個從將軍角度思維的好士兵,那你離當將軍也就不遠了。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韋爾奇有一個對于成為CEO來說致命的弱點——輕微口吃,但是這沒有成為韋爾奇的障礙,韋爾奇的母親告訴他,你的腦袋運轉速度太快了,世界上沒有哪個人的嘴能跟上你的腦袋。與韋爾奇打過交道的人都因為他有口吃而又如此成功而敬佩他。從這里可以看出,任何一個非原則性的缺點(比如不誠實就是原則性缺點)都不是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你的優點,將你的優點無限放大,你的缺點也能變成你優點的一部分。
現在有本類似的《喬布斯傳》,但是還沒看過,看過的同學可以分享一下。
[b]k.《像藝術家一樣思考》[/b]艾德華著
好吧,我承認這是一本教人畫畫的書,和計算機,和程序員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這是我至少5、6年前看過的一本書,那么看完這本書,我學會畫畫了嗎?說實話,畫得還是不太好,但是比以前好了一些。這本書里很多畫畫的技巧,我都不記得了,那為什么還要推薦這本書?因為過了這么多年,這本書還有一些內容,我能記得,而且經常用到。
書里面有個實驗,讓剛開始看這本書的人(沒有學習書里面的繪畫技巧)照著書上的一個肖像畫出來(見下圖)。第一感覺是這不可能,太難了,但我還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畫完了,結果可想而知,比例失調,慘不忍睹。
[img]http://dl.iteye.com/upload/picture/pic/115348/bd53ae01-ebac-3c3f-9115-c9e74ea56eb9.jpg[/img]
之后,書里面提示我將下圖畫出來,我又做了一次試驗品,心里面想的是:“這個比上一個還難,沒有任何規律,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也許書的目的是為了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體現學習這本書之前畫的多爛,學習之后畫的多好”。但這次我錯了,這次我成功了,沒有任何繪畫技巧,沒有任何人指導,居然畫出來的效果很好,比例合理,與原圖相似度很高。
[img]http://dl.iteye.com/upload/picture/pic/115350/e8ab7853-f122-34bd-a4ff-fe5522c04f02.jpg[/img]
從中我們能學到了什么?
第一,看問題,做事情,有時換個角度也許會更好。
第二,這同時也是創新思維的源泉,讓你的右腦動起來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激活右腦是有方法的,不僅僅是隨意的行為。
第三,大家都知道,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左右腦分工不同,分別控制人體的不同活動。但是人應該是左右腦的統一,這就需要你來控制你的大腦,而不是你的大腦來控制你。這看起來像個哲學問題,但我相信你能理解。
還有一本風格類似的書《超右腦英語學習法》,看名字就知道是激活右腦的,但是英語水平的檢驗可能沒有繪畫那么容易。該書的作者觀點是激活右腦來學習英語需要大量的輸入,每天學10個單詞,那肯定是左腦的事,死記硬背吧,但是每天學幾百個單詞,那就是右腦的事了,效率極高。換句話說就是當你的左腦覺得輸入量太大,加班也干不完活的時候,右腦就出馬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分享选书原则,推荐几本书(附书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ql2000 版本号
- 下一篇: 看逐浪CMS技术小哥做SVG动画(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