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解读
前言
本文僅僅是基于2022年互聯網+大賽與往年相比的一些不同作出介紹以及賽事的解讀,幫助參賽者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大賽,內容較少,還望諒解。
時代背景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目的:回歸教育本質,促進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鼓勵大學生創業,本科生、研究生分開評選,提高本科生入圍比例
主題變化
20智—>21慧—>22創
五個“更”:
更中國
(紅色基因、教育成果、中國方案、感召力)
更國際
(交流合作、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競賽平臺、影響力)
更教育
(思政、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合)
更全面
(各類各學段、全覆蓋)
更創新
(賽事優化)
總體目標
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激發青年學生創新創造熱情,線上線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國際創新創業盛會,開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征程。
大賽內容
組織機構
應該是代表振興西北部
參賽要求
人數限制:3~15人
相比去年,沒有了師生共創組;產業賽道的獎項大多都加倍,獲獎機會應該是增加了
第八屆項目類型
(一)新工科類項目: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智能制造、網絡空間安全、機器人工程、工業自動化、新材料等領域,符合新工科建設理念和要求的項目;
(二)新醫科類項目:
現代醫療技術、智能醫療設備、新藥研發、健康康養、食藥保健、智能醫學、生物技術、生物材料等領域,符合新醫科建設理念和要求的項目
(三)新農科類項目:
現代種業、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農業大數據、食品營養、休閑農業、森林康養、生態修復、農業碳匯等領域,符合新農科建設理念和要求的項目;
(四)新文科類項目:
文化教育、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財經、法務、融媒體、翻譯、旅游休閑、動漫、文創設計與開發、電子商務、物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會工作、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符合新文科建設理念和要求的項目。
大賽賽制
必須在餅圖中體現各個成員所占股份,法人應不少于1/3
評委希望看到?
具體的,指標清晰的
搭建,可落地的發展規劃與目標
財務預測,成本利潤清晰介紹,融資計劃,
PS:
團隊要有互補型人才,除了技術人員,還需要運營、經管
商業計劃書需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2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解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3.10 结构化模式匹配 P
- 下一篇: 该如何实现EDIUS中的多机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