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走遍美国——(三、文化4)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旧)走遍美国——(三、文化4)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前言
? ? 上一篇博客主要了解了美國感恩文化,美國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出孩子獨立自主、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質與健全的人格。本篇博客借助中美感恩文化差異,了解當前我國的感恩文化、家庭教育的現狀。
正文
? ? 中國自古是一個文化之邦,早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圖報”、“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這充分說明中國人重視感恩教育,我國的感恩文化歷史悠久。但是在當今中國,感恩之心卻越來越淡。有些中國父母嘔心瀝血撫養兒女長大,卻得不到兒女的感激,得不到兒女的回報。很多年輕人目中無人,輕狂自傲,仇視家人和社會,甚至稍遇挫折就有一死了之的念頭。這種人總覺得他人給予自己的關心和關注太少,不付出只索取。這種情況在90后、00后身上體現更為明顯。這種現象背后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我們的家庭教育中缺少感恩文化和感恩教育。
? ?(一)父母沒有刻意給孩子灌輸“感恩”思想
? ? 許多父母認為養兒育女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什么應該感激的。這種“只做不說”的教育理念是有弊端的。父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孩子的需要。為了孩子,父母再辛苦也不怕;為了孩子,父母再累也不怕。但是孩子未必會關心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由于沒有感恩意識,孩子自然不會去感謝父母辛苦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李詠在他的自傳中寫道,他和妻子哈文只是暫時替社會撫養他們的女兒法圖麥,孩子成年之后是屬于社會的,并不屬于妻子和丈夫的私有品。孩子也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人,是自然人、是社會人。
? ?(二)父母教育觀念,智育教育擴大化,缺乏其他方面的教育
? ? 當前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心血去培養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給孩子最好的營養。買高價奶粉,買各種益智玩具。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送孩子去好幼兒園、好學校。為了培養孩子多才多藝,父母閑暇時候還要陪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孩子之間互相比誰的分數高、誰的才藝多。這樣真的能培養出一個人才嗎?大概多數情況只能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了吧?!叭瞬拧笔紫葢摼哂型暾娜烁?。而中國的家庭教育恰恰缺少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對孩子性格情操的培養。這樣的培養模式只能造就高智商、低情商、低能力、低社會適應性、自私、高傲的“人才”。
? ?(三)現在社會中許多不安定因素導致許多父母不敢放手去做一些事情,造成孩子在生活、心理上的依賴
? ? 在“4-2-1”家庭模式中,孩子被視為“掌上明珠”。為了使這棵幼苗健康成長,家長百般呵護,精心照料。孩子稍大些,父母各方面的關照,使孩子失去了鍛煉自我的機會,失去了發表自我主張的自由。孩子在“溫室”中長大,對父母付出的辛苦和汗水習以為常,不懂感激,更不懂得回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成自然,沒有自己做主的機會,沒有成就感和責任感,自然也就沒有了感恩之情。
結語
? ? 中國家庭缺乏感恩教育,培養孩子的目標比較單一??v觀中美家庭教育方式,中國的父母可以借鑒美國家庭教育中好的方面,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創造適應社會的機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多鼓勵孩子自主選擇,從中感受被人贊許和獲得成就感。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社會教育,是檢驗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旧)走遍美国——(三、文化4)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旧)走遍美国——(三、文化3)
- 下一篇: 机房系统(四)——【分页控件SS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