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读书笔记(part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读书笔记(part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筆記
- 致病的病的回憶和情感之所以被解離,不是因為早先改變的意識狀態,而是因為這些回憶和情感的實際內容令人困擾、無法接受,并與這個人的其他想法和情感相沖突。它們并非僅是偶然地被以不同方式記錄,落入病人心靈的另一個不同部分——它們與意識的其余內容不相容,因此被主動地排除在意識覺察之外。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的這些早期假設的差異,突出顯示了后來貫穿弗洛伊德職業的對心靈的理解的特征。
- 在病人的心中有種抵抗的力量主動將這些回憶排除在意識之外,弗洛伊德稱之為防御( defense)。催眠狀態是人為地繞過了防御,從而令分析師觸及使病人煩惱的秘密。但是真正需要知道這些秘密的人是病人,而由于催眠狀態結束后對這些回憶(以及類似的有聯系的記憶)的阻抗就也恢復了,病人無法了解這些內容。如果在催眠后由分析師告訴病人這些秘密,病人只會獲得知識上的理解,而不是經驗上的覺察。
- 弗洛伊德對這一臨床問題苦苦求索,帶來了理論上和技術上的重大進展。在理論上,他開始設想關于心靈的地形模型,將心靈劃分為3個不同的領域:無意識,由不可接受的想法和情感構成;前意識,由能夠變成意識內容的可接受的想法和情感構成;意識,由任何時間處于意識覺察中的想法和情感構成。隨著以地形模型為代表的理論進展,也發生了技術上的創新。臨床工作的任務從分析師發掘被催眠的病人的秘密轉向解除病人心中針對這些秘密的防御。
- 自由聯想作為一種技術方法幫助分析師了解病人的秘密、無意識的愿望,而與此同時防御仍然活躍并可觸及。
- 弗洛伊德猜想,阻礙特定的自由聯想內容的力量,正是原來將起初的記憶趕出意識之外的同一種力量。因此需要暴露、識別和解除的正是這一移情和這一阻抗。通過分析病人的自由聯想和對自由聯想的阻抗,弗洛伊德認為,他能同時了解到致病沖突的兩方面:( 1)秘密的情感和記憶,( 2)防御——拒斥這些秘密情感和記憶的想法和情感。
- 洛伊德對夢的處理與處理其他聯想一樣:它們可能包含著關于早期經驗的隱藏想法和聯系。
- 愿望只能以偽裝的形式在夢中出現,作為不速之客但打扮得看起來像是這個群體的一員。夢的真正意義(夢的隱含想法)經過了復雜的歪曲過程,從而變成夢中體驗的內容(夢的表面內容)。凝縮、置換、象征——這些都在夢的工作中使用,將不可接受的夢的隱含想法轉變為盡管表面上沒有意義、沒有關聯,但可以接受的意象,這些意象被編成一個故事(二級潤飾[ secondary elaboration]),讓做夢者更加失去線索。
- 不可接受的想法或情感與針對這些想法或情感的防御達成了妥協。被禁止的資料只有以偽裝的方式才能進入意識經驗。
- 弗洛伊德早期臨床發現的最后一個方面甚至更令人吃驚:如果逐層剝開童年關于xing|的回憶,回到其產生煩惱的核心,這些記憶從無例外地與這樣或那樣真實的Xing遭遇有聯系。
- 他在 1897年給弗里斯的一封信中宣稱,這些Xing|經歷中的大部分很可能從未發生,只是愿望和渴求的記憶被錯當成了關于事件的記憶
- 幼兒誘惑理論看起來如此有說服力,是因為它把純潔童年中Xing的出現解釋為成年引誘者引入的。但是如果引誘從未發生,如果分析揭露的記憶不是關于事件而是關于愿望和渴求,那么關于純潔童年的整個假設就都需要重新考慮。
- 弗洛伊德認為,他在病人的神經癥癥狀下所揭示出來的沖動、幻想和沖突不是源自于外部的污染,而是來自于兒童心靈本身。
- 弗洛伊德建立的xing|欲理論根據的是本能驅動的觀點,這成為弗洛伊德后來所有理論構建的重要基石。
- 弗洛伊德推斷,心靈是釋放觸動它的刺激的裝置。刺激有兩類,外部的和內部的。外部的刺激可以避免,而內部的刺激則不斷增長。內部刺激中最為核心的是xing|本能。弗洛伊德認為,xing|本能表現為身體不同部位產生的廣泛的一系列緊張,需要通過活動獲得釋放。
- 特定器官中神經末梢的聚集,構成了這些器官作為力比多驅力來源的基礎。弗洛伊德認為,這些“xing|欲區”一直具有xing|興奮的潛能,但在童年不同時期,其中某個區域占據主導,涉及這個區的活動成為兒童情緒生活的核心組織焦點。
- 弗洛伊德認為,童年Xing|欲的沖動在成年期以偽裝的(神經癥癥狀)和未經偽裝(Xing|變態)的形式保留。但是幼兒Xing|體驗的大部分內容是社會化的成人的心靈所不能接受的。最理想的情況下,這些內容轉變為升華的、目標受抑的滿足形式。許多驅力沖動過于有傷|feng化,完全不能允許其滿足;因此建立了精細的防御以保持它們處于被壓抑狀態,或將它們轉化為無害的活動。于是成人經驗的河流仍由其幼兒源頭的流水延續而來,只是原來的水流經過交匯、偽裝、混合,成為表面上看來的整體。
- 弗洛伊德認為,xing|欲的各種元素在大約五六歲的時候會聚在xing|器組織結構中.兒童所有欲|望的目標變成了與父母中異性的一方發生xing|Jiao。父母中同性的一方變成了危險、令他害怕的競爭對手。
- 俄狄浦斯情結的細節和結構同時取決于先天和經驗的因素,對每個個體來說都不同。但弗洛伊德指出,對于我們所有人,童年xing|欲的核心主題在俄狄浦斯情結中組織,而這一組織結構成為余生的潛在結構。
- 弗洛伊德認為xing|驅力是所有沖突和心理病態的根源。他也寫到了xing|以外的其他驅力(例如自我保存的本能),但他感到是xing|驅力衍生的沖動和愿望,以其復雜性和緊迫性而產生了自我破碎;在理論上,他仍認為攻擊和施虐是xing|欲的一部分,是xing|驅力的成分。
- 弗洛伊德對人性的看法漸漸變得陰暗,特別是在 1920年后。 他逐漸認為,被壓抑的不僅是無害的xing|愿望,還有從si本能( death instinct)衍生而來的強大、猛烈的破壞xing。
- 人類需要文化才能生存,但由于文化必然帶來對本能的克制,必然在某些基本特征上永不滿足。
- 當弗洛伊德開始認為心靈中的基本沖突交鋒不是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而是在無意識內部,就需要一個新的模型-結構模型。
- 結構模型認為自身的所有主要成分都在無意識中,而重大的界限存在于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間。
- 本我是"充滿翻滾著的興奮的鍋爐",包含著原始、無結構、沖動的能量;自我是調節功能的集合,保持著對本我沖動的控制;超我是一套道德價值觀和自我批評的態度,主要是圍繞著內化的父母形象組織起來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读书笔记(part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传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晋江npc是什么意思饭圈
- 下一篇: 初识Mysql(part11)--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