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就被联通客服给营销了...
總第233篇/張俊紅
新開一個系列《生活中的數據分析》,主要記錄平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數據分析相關的問題。
前兩天接到一個聯通客服的電話,說要給我推薦一個流量套餐,這個套餐是和月最低消費綁定的,如果你每個月能夠消費夠30元,那么就可以免費送5個G的流量,如果要是到月底了,沒有消費夠30元,那么就需要把這個差值補上。
我剛開始差點就辦了的,是因為我這張卡是一張老卡,每個月套餐內流量只有1個G,我一般都是用完套餐內的以后就開始扣話費了。每個月基本月租+套餐外的流量費用差不多也快30了,這么算的話,感覺這個活動還是挺值的。
但是我后來沒有辦,因為我瞅了下我的歷史賬單,雖然每個月快30了,偶爾有一兩個月會超過30,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沒到30的,所以我沒辦。
試著站在推出這個活動的業務方的角度想想這個活動,這個活動的初衷肯定是希望提高人的月均消費。常規提高人月均消費的方式就是給你設立目標做牽引,并且在你完成目標以后給與獎勵。比如外賣平臺里面,你再多下一單就可以得到一張免配送費的券;比如打車平臺,你再多打一單就可以得到一張8折券。
這種目標牽引的活動,不同群體的目標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設置目標的時候需要匹配。比如給我這種每個月20多消費的人設置的目標就是30,我相信給另外每個月消費30多的人設置的目標應該是40。目標匹配這一層做的是沒啥問題的。
但是聯通的這個流量目標牽引對我是無效的,因為我流量每個月正常用的上限就是20多,你給我30的5個G我也用不完哈,白白在那放著浪費,我總不能為了用完流量,即使不看視頻也讓視頻開著吧。
這就好比,假設我每周出門次數是7次,打車次數是14次,我現在已經是這一周第14次打車了,然后打車平臺又給我設置了一個目標,說我如果本周再多打一單就可以獲得一張5折券,這個時候這個目標大概率是對我沒用的,因為我總不能為了獲得這張5折券出去打車隨便溜達一圈吧。
做目標牽引類的營銷活動是沒啥問題的,但是需要找到合適的人去做。那我們從數據角度可以怎么進一步優化這個活動呢?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在篩選出每月消費20多的群體上再過濾一層,就是每天的移動網絡開啟次數。我還記得在那個流量特別昂貴的年代,常規操作就是不用網的時候就把網絡關掉。如果有足夠多的流量的話,相信就不會這么頻繁的去打開關閉了,這其實對用戶來說是一個有提升的空間,或者是值得去付出的點。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個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差点就被联通客服给营销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快手作品怎么在自己主页置顶(快手短视频A
- 下一篇: 微信能翻译日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