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缪可延:企业云转型出现双行道,可持续的技术与伙伴不可或缺
企業開始把云轉型與業務價值掛鉤,甚至考慮把已經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某些工作負載遷回私有設施,以應對性能、安全、靈活性和成本壓力。
IBM副總裁、IBM中國總經理繆可延近日與中國媒體分享了IBM對于企業云轉型的最新洞察。他強調,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云轉型與業務價值掛鉤,開始認真盤點自己的工作負載和數據,開始戰略性地選擇哪些應該上云、哪些應該留在本地,甚至考慮把已經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某些工作負載遷回私有設施,以應對性能、安全、靈活性和成本壓力的時候,他們需要選擇具有可持續性的技術和轉型伙伴。
IBM 基于紅帽 OpenShift 的混合云平臺和全面貫穿了 AI 和可持續能力的豐富而領先的技術產品,同時結合 IBM 獨特的車庫創新和客戶成功專家資源,可以為中國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可持續發展與轉型做出應有的貢獻。
IBM 副總裁、IBM 中國總經理 繆可延
混合云方法成主導,但缺乏整體戰略,技術能力、網絡安全和合規是三大挑戰
根據IBM委托獨立研究公司 Harris Poll 進行全球調研并發布的《IBM 企業轉型指數:云現狀》[1]報告,77% 的受訪企業已經采用了混合云方法,但只有不到1/4的企業能夠全面管理其混合云環境。中國的研究數字顯示,82% 的中國受訪高管認為,沒有整體的混合云戰略,就無法釋放數字化轉型的潛能。
繆可延認為,混合云戰略的推進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今天,盡管國內客戶非常認可混合云的技術方向,但對于推進進程、自身業務的回報價值仍持一定的觀望態度。技術能力、網絡安全和合規這三大挑戰阻礙了企業的混合云轉型步伐。
在技術能力方面,企業缺乏把生態合作伙伴整合到自身云環境的關鍵技術能力。這一挑戰在中國尤甚,超過一半(58%)的受訪中國企業表示缺乏這一關鍵技術能力。在網絡安全方面,59% 的受訪中國企業認為網絡威脅是其生態系統創新的一大隱憂,阻礙了他們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整合到自身云環境的步伐。此外,監管合規性也是很多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全球53% 的受訪企業認為確保云中合規非常困難,監管合規性問題是整合跨私有和公有IT環境工作負載的主要障礙,這一挑戰在新加坡、中國、印度和日本尤為普遍。
來源:《IBM企業轉型指數:云現狀》
云轉型出現雙行道:性能、安全、供應商鎖定、成本是“云回遷”的四大根因
繆可延認為,企業對于云轉型技術路線的考量,已經從方向的選擇轉到實施和推進的層面,也更加細致和謹慎了。云轉型首先一定要和業務價值掛鉤,沒有一家企業會僅為了技術創新而進行轉型,實現業務價值才是企業轉型的最終目標。
企業開始認真盤點自己的工作負載和數據,然后戰略性地選擇哪些應該上云,哪些應該留在本地。 此次接受調研的全球3000多位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有決策力的高管當中,有80% 表示已經考慮或正在考慮將企業已經部署到公有云上的工作負載遷回私有的基礎設施。他們考慮“云回遷”的四大原因,第一是為了改善性能和減少延遲;第二是出于安全與合規的原因;第三是為了避免供應商鎖定;第四是為了降低成本。出于安全原因率先考慮將工作負載遷出公有云的行業包括制造業、電信業和金融服務業。企業會選擇把回遷回來的工作負載放在他們私有云以及包括主機在內的本地設施之上。
企業對于 IBM 所倡導的混合云與AI戰略的逐步推進和成熟,也體現在 IBM 的業績成長當中。以今年第三季度 IBM 的業績為例,營收總額達141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5%;過去12個月來 IBM 混合云的營收達222億美元,年增長20%;所有類別的 IBM 軟件收入均獲增長;不僅如此,IBM 主機和分布式基礎設施均取得高速增長;咨詢業務在所有業務線和所有地區都取得兩位數增長。業務的普遍增長也推動了營收績效,為 IBM 帶來穩定的41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對于 IBM 這樣的全球公司,實現15% 的雙位數增長,真的不容易。百分之十幾的增長,在我們這個行業是在成長的黃金年代才有的。這樣的業績,只有在企業的核心戰略得到廣大客戶認可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說明了 IBM 混合云與 AI 戰略的正確性?!笨娍裳诱f?!斑M入2023年,企業的混合云轉型、數字化轉型會更加與業務價值掛鉤,呈遞進式發展。”
2023年企業混合云與 AI 轉型的預測
第一,業務價值回報率成為首要考量,嘗試新技術、追求領先性的重要性有所回落。
以全球主機客戶為例,他們包括全球財富100強企業中的67家,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當中的45家,全球10大保險公司中的8家,以及全球最大的零售商、航空公司和很多其它行業的客戶。在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主機應用現代化》[2]的研究當中,全球4/5的主機客戶表示,他們會選擇對其主機應用進行現代化改造,同時在混合云環境中將其與新應用連接,這對于推動主機及其云計算的整體數字化轉型戰略至關重要。他們認為IBM主機是運行他們最關鍵的工作負載的高度安全的平臺,“主機+云”是他們混合云轉型戰略的核心,而不是簡單地用分布式架構去替換。主機+云,即通過戰略性地將云與主機結合,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優的創新、速度和安全優勢,與采用單一的公有云的方法相比,“主機+云”可以從業務加速、開發人員生產力、基礎設施效率以及合規性和安全性這四個方面,為企業帶來5倍的業務價值[3]。
第二,企業需要實施全面的安全策略,構建安全的生態系統。
企業需要全面了解其混合云環境中(本地、公共云或私有云、邊緣)的數據,為未來的威脅(如量子安全挑戰)做好準備。金融科技、保險科技和醫療健康科技公司會選擇與成熟的技術提供商合作,以便在推動創新的同時降低系統性風險。
第三,隨著全球監管要求的升溫,合規也將成為未來一年企業領導的重要考量。
尤其是金融服務等高度受監管的行業,以及需要處理客戶個人信息的企業,在實施現代化的同時,他們會努力降低第三方和第四方風險,他們的轉型策略會更加專注于處理最關鍵的任務工作負載,確保數據受到保護。
第四,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成為企業數字化的重要議題。
在混合云基礎架構層面,未來一年企業將更加關注其混合云環境的可持續性,更加關注提高整個 IT 運營的能源效率,同時又不犧牲安全性或性能。采用混合云的方法,利用云中的優化系統以及本地IT的強大功能,以較小的占用空間運行更多應用程序,從而幫助減少碳足跡,降低企業能耗。
在 AI 應用層面,未來一年 AI 至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幫助企業落實可持續目標:
·幫助企業建立其環境、社會、治理(ESG)的數據基礎。AI 可以幫助管理、分析和利用企業運營中大量可用的環境數據,利用設施運營、能源消耗、資產維護、IT 基礎設施等位于公司不同孤島中的數據,基于混合云底座實現數據流轉,幫助企業根據復雜的 ESG 框架向各個利益相關方報告數據。
·建立更負責和更具彈性的供應鏈。一方面滿足 ESG 相關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使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使組織能夠優化工作流程并提升供應鏈的可見性來應對供應鏈挑戰。同時管理企業的碳、廢物、能源、水、消耗和材料效用,實時調整庫存規模,幫助公司減少浪費。
·應對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企業尚未對大量有價值的天氣和氣候數據進行有效利用,包括對天氣、氣候和業務運營的實時和持續觀測數據等。利用 AI 把這些數據用起來,可以幫助公司深入研究一些特定問題,比如確定哪些地區、建筑物或資產可能貢獻了不成比例的碳排放,從而可以優先考慮改進工作。
IBM 在中國:以自身的確定性,助力企業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2022年,IBM 中國提出要在中國要做好三件事:服務好現有客戶、把握新機遇、共創共贏新生態。這一年來,IBM 信守承諾,持續為中國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 IBM 獨到的見解主張與技術價值。
繆可延表示:“身處2022年的變化與挑戰,我們看到全球的客戶在改變,中國的客戶更在改變。中國客戶將重心聚焦到業務價值和與生存相關的議題之上,考慮技術路線的長期可持續性,考慮技術采用的短期業務回報率。這個需求變化非常明顯。在這些關鍵議題上,IBM 有獨特的觀察,也有很多可以做出貢獻的地方?!?他指出,IBM 是一家持續經營了一百多年的科技公司,對于技術和產品的未來發展有長遠的思考和規劃;對企業經營的管理模式、公司文化建設、對各地法律法規的合規性有全球化的視角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構建了廣泛的生態圈。
“可持續性已經從一個公司文化融合的概念推進到整個公司對于各種產品技術條線的選擇,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變化。比如說,我們重要的銀行客戶,他們有上云的需求,有走向分布式的需求,有信創的需求,面臨各種技術選擇。過去在經濟蓬勃向上發展的時候,客戶對于新技術的投入可能會不計成本,但是當盈利性降低的時候,就必須考慮成本,這是可持續的一部分。在信創的背景下,中國本土技術研發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與世界的連接,與整個廣泛生態系統的一致性和未來技術發展的一致性,也是需要統一考慮的。我認為這點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優勢貢獻給世界,也要吸收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我們也要降低與其它經濟體和其它客戶、其它市場用戶溝通的難度,這是很重要的點。”繆可延強調。
對于很多關鍵行業的老客戶,他們在評估向云端遷移關鍵和復雜的工作負載時,不只是優化與遷移的問題,IBM 還致力于幫助他們從企業的應用、團隊和技術等各個方面都做好準備,幫助這些客戶在嘗試“搬新家”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系統的穩定和安全生產。
這一年,IBM 在中國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對于民營企業、傳統制造業、需要處理龐大數據量的互聯網企業,以及需要應對復雜而嚴格的行業監管的中小銀行,IBM 都在利用其成熟的產品和領先技術,去支持他們的轉型和發展。
這一年,IBM 在中國確立了攜手共創可持續未來的策略,積極推進我們的合作伙伴生態戰略。以前 IBM 有龐大的渠道、有很多在市場上銷售 IBM 產品及服務的合作伙伴,今天 IBM 更加關注的是把 IBM 的能力搭建在合作伙伴的產品和方案中,也就是 ESA(嵌入式軟件合作)的合作方式?!敖裉煳覀兊暮献骰锇?,包括頭部的技術提供商,重新開發一個系統性軟件、或者在某個技術點上自己重新去開發一個全球最好的技術方案的意愿和可能性都沒有那么高。所以他們選擇 IBM 是合理的,因為 IBM 有可持續的成熟技術,把 IBM 的技術嵌入自己的方案,再通過自己很好的渠道和行業影響力推向市場,真正創造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我們2023年會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和資源,會在重點地區和重點渠道推出,會有專人負責。”繆可延強調。
IBM 重推“最后一公里”實現云轉型業務價值的黑科技產品
“IBM通過收購紅帽,基于紅帽OpenShift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個開放的混合云平臺,使客戶可以從一個云到另外一個云,或者從一個云到它的機房,不用重新開發應用就能輕松靈活地在他混合云的IT環境里把他的應用搬來搬去。IBM Cloud Paks平臺,簡單地說,是為不同的IT領域提供AI能力的平臺,比如說為自動化領域、安全領域、集成領域提供一個很好的以AI驅動的能力平臺?!盜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技術銷售總經理陳國豪用盡可能簡單的方式,來解釋IBM混合云與AI的技術策略。
紅帽 OpenShift 的混合云平臺可以打通企業內部混合異構的 IT 環境、連接外部生態合作伙伴,從而實現安全和規?;臄祿蚕砼c敏捷創新;而全面融入了 IBM 企業級 AI 能力的 Cloud Paks 可以幫助企業的 IT 團隊以預集成、模塊化、可插拔的方式,“一次性構建應用,隨處運行”,從而簡化和加速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的數字化轉型。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業務價值與云轉型掛鉤,把降本增效、提升可持續性和數據安全的需求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IBM 中國科技團隊在混合云與 AI 解決方案的基礎技術能力之上,重點推出幫助企業走好最后一公里,快速解決他們迫切的業務難題的黑科技產品,例如——
·能夠很好地解決企業降本增效難題的業財一體化績效管理平臺 IBM Planning Analytics (PA)、能夠幫助解決企業綠色可持續性難題的資產預測性維護和智能管理產品 Maximo 等,這些都是用來解決以 AI 驅動的企業經營的問題。
·智能化的應用性能可觀測性產品 Instana、以及 Turbonomic 、QRadar 產品,國內很多金融、零售業、制造業企業都會用到,可以為企業提供安全的混合云資源管理、安全運維和智能運維的解決方案。
·而 IBM MyInvenio、AIP-Connect 則可以幫助客戶實現業務集成與自動化,整合他們的上下游,利用流程挖掘,使他們的流程更舒暢,提升人員的生產效率。API- Connect 已經被用于解決汽車行業、制造行業、能源行業的業務集成與自動化場景,包括生產排程、供應鏈的彈性、平臺的運維、業務洞察、供應鏈生態整合等。
全面融入了可持續性和 AI 能力的 IBM 技術產品和服務正在幫助客戶解決業務問題,實現業務價值。IBM 軟件幫助客戶走好從 IT 到業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業務價值最大化;IBM 硬件通過大規模算力整合和多用途存儲,幫助企業構建彈性安全的混合云綠色 IT,實現云化價值的最大化;IBM 全生命周期、一站式多品牌運維服務助力客戶實現數據中心一體化,提供多品牌、全生命周期 IT 支撐,以最大程度簡化混合環境下綠色 IT 運維。
IBM針對中國客戶最為迫切需求的幾個應用場景重點劃出以下匹配的產品和推薦方案:
·針對綠色可持續,IBM在負責任的算力和綠色IT層面,有LinuxONE服務器;在資產的預測性維護和智能管理方面,有Maximo;
·針對數據與AI驅動的降本增效業務場景,重點推薦IBM的業財一體化的績效管理平臺IBM Planning Analytics;
·針對智能化的IT運維場景,IBM有智能 IT 運營平臺Cloud Pak for Watson AIOps,新一代應用性能管理平臺IBM Observability by Instana APM,自動應用資源管理平臺Turbonomic Appli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RM);
·針對混合云環境下的安全、彈性、高性能的數據存儲場景,則重點推薦FlashSystem,高性能并行存儲系統-Spectrum Scale /ESS,存儲虛擬化Spectrum Virtualize,結合領先的安全產品IBM QRadar,協同保護客戶數據,應對不斷激增的網絡威脅和勒索軟件帶來的數據安全挑戰。
利用 IBM 獨特的車庫創新和客戶成功專家資源,撥開轉型迷霧,加速技術價值轉化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率僅為16%,失敗率高達84%。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知易行難,迷霧重重。IBM大中華區客戶成功管理部總經理朱輝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技術與非技術的雙重挑戰。
從技術角度來看,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的自身企業級數據的質量和治理的成熟度有很高的要求,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敗的關鍵。如果沒有把數據治理作為數字化轉型當中的必經一環,而且是必須要做好的一環,那很多工作是無法進行的。而數據治理是與數據相關的項目當中難度極高、復雜度極高、時間跨度極長、投入極大的一類項目,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前期碰到的巨大挑戰,甚至是失敗的原因。
從非技術的角度來看,數字化轉型是在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和利用人工智能能力的前提下,重新打造一家企業的過程。如果企業把數字化轉型理解成是在現有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企業狀況之下,簡單的利用技術實現降本增效的過程,那么,從開始的認知上就已經出現了較高的風險。因為很多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最后會發現,他要做的是組織架構的調整,是職位崗位的調整,是員工技術技能的轉換或改變。因此,文化的、組織架構的、流程的改變,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碰到的巨大障礙,也是很多企業最后做不下去的原因?!皳Q句話說,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要有一個全面的戰略和技術能力,如果其中某一個點是短板的話,那極有可能成為失敗的導火索。”朱輝強調。
這也是為什么 IBM 做了大量投入,成立售前的車庫創新體驗團隊(Client Engineering)和售后的客戶成功管理團隊的主要原因。利用 IBM 獨特的車庫創新方法,幫助客戶在轉型初期就能從戰略、組織和文化的層面做好準備,共同定義出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的最小可行性方案,以最小的成本實現規?;膭撔?,提高轉型的成功率。已經采購了 IBM 技術的客戶,通過與 IBM 客戶成功團隊技術專家的共創,能夠開發更多行業應用場景,實現技術價值的最大化,同時為行業貢獻領先的應用方案。例如——
01客戶案例
在金融行業,IBM 客戶成功團隊助力國內某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利用新一代應用性能管理及可觀測性分析平臺—— IBM Observability by Instana APM,有效實現了云上應用的可觀測性。
02客戶案例
在汽車行業,延鋒汽車基于 IBM Watson Discovery 構建 AI 決策大腦,實現通用訂單到內部訂單的自動轉換,降本增效。IBM 客戶成功團隊沒有止步于此,與延鋒汽車一起開發出新的業務場景,利用 IBM Cloud Pak for Integration – Aspera 構建了企業級文件傳輸解決方案,幫助延鋒汽車的智能制造部門實現降本增效。
03客戶案例
在政府水利行業,IBM 車庫創新體驗團隊與客戶成功團隊一道,攜手上海水利科技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家,利用 IBM Watson Discovery 構建水利工程知識庫,打造高效的智慧工地,為構建國家水利行業“大江大河大湖數字孿生、智慧化模擬和智能業務應用”貢獻力量。
04客戶案例
在信息技術行業,IBM 助力其長期的合作伙伴上海寶信軟件信息服務事業本部利用 IBM Db2 Data Management Console(DMC),實現數據庫監控管理現代化,賦能核心系統穩定運行、高效運維,從而可以更好地服務他們各個行業的終端客戶。未來,IBM 將繼續攜手象寶信軟件這樣的“老伙伴”,一起邁向新征程。
朱輝強調,技術只是手段,只有客戶成功了,技術才有存在的價值?!拔覀円^續把IBM最新的技術能力落到客戶具體的業務場景中去,和客戶以及他們的合作伙伴攜手共同創新,解決他們的業務問題,實現他們他們的業務目標。未來,IBM會更加清晰地把技術和產品價值傳遞給客戶,攜手共創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積極應對不確定的環境,攜手共創一個可持續的未來?!?/p>
[1]研究方法:由Harris Poll代表IBM在12個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印度、日本、中國、巴西、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亞)進行在線調查,時間為2022年6月8日至7月17日。該調查是針對年收入超過5億美元的公司中的3014名IT和業務專業人士進行的,他們對其組織的云戰略有深刻了解?!禝BM轉型指數:云現狀》是綜合了針對9個云計算相關維度的25個以上不同格式題庫,由行業專家提供信息輸入的數據而制定的。
[2]詳情參閱:《IBM?發布全新?IBM Z?與云現代化中心》
[3]5倍數的業務價值——此數據基于IBM IT Economics業務價值模型。此模型涉及了業務效率的四個方面:業務加速、開發人員生產力、基礎設施效率以及合規性和安全性。此模型將使用 IBM主機的IBM混合云方法與使用單一公有云的方法進行了對比,研究混合云方法帶來的預計業務增長機會和IT成本下降。該研究的對象為金融服務客戶,其年收入為100億美元,IT預算為10億美元,擁有64000 MIPS IBM主機環境和分布式數據庫軟件,每核均獲許可,共運行1024個x86核。500臺x86服務器被11臺LinuxONE III LT2服務器取代,減少了占地面積和能耗。公有云和IBM混合云業務價值數據基于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開展的IBM內部跨行業評估(https://www.ibm.com/downloads/cas/QMRQEROB),集成了IBM主機的混合云方法和預計的業務價值基于IBM IT Economics在針對IBM主機客戶環境進行評估時獲得的數據。業務價值因公司規模、基礎設施和工作負載類型而異。
如需了解IBM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ibm.com/cn-zh?ref=netease_202304,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進行訪問:
關于 IBM
IBM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業服務提供商,幫助超過17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從其擁有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并獲得行業競爭優勢。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過4000家政府和企業實體依靠IBM混合云平臺和紅帽OpenShift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數字化轉型。IBM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行業云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開放和靈活的選擇。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長期承諾是IBM業務發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ibm.com/cn-zh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BM 缪可延:企业云转型出现双行道,可持续的技术与伙伴不可或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AP UI5 Tools 里配置文件
- 下一篇: 消息称台积电成本太高,谷歌 Ten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