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一、利益相關者
1、什么是”利益相關者“
定義:利益相關者是依靠組織實現自身目標,反過來又被組織所依靠的個體或群體(Johnson 和 Scholes);
一個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是受該公司損害或受益的個體或群體( Jobber )。
2、為什么利益相關者很重要
利益相關者是采購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原因如下:
如果他們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他們會尋求對組織產生影響;
商業組織在“社會責任”方面承受來自公眾和法規的很大壓力;
組織本身越來越遵循職業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框架,承認自己對保護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3、利益相關者的種類
① 內部利益相關者:組織的成員,在本組織內工作的董事、經理和雇員。
采購計劃于活動中的關鍵內部利益相關者包括:高級管理層,采購經理、組織中與采購職能有交叉的其他部門員工。
②相連的利益相關者:與組織有直接的法律、合同或商業關系。
包括:股東及其他資金提供者,客戶/消費者,供應商,分銷商。
③外部利益相關者或二級利益相關者:與組織沒有直接的合同或商業關系,但在組織的活動中受其影響。
包括:政府與監管機構,專業團體和工會,各種利益和壓力團體,當地社區。
二、采購與供應鏈職能的利益相關者
1、采購的內部利益相關者
一項采購決策或一個采購項目的內部利益相關者包括:
項目的負責人或發起人:他們掌握項目所需的資源,發起項目被設定目標;
該項目的客戶:所采購資源與服務的最終用戶;
參與的員工;
內部利益相關者:
相連的利益相關者:
2、供應商作為利益相關者
采購職能的外部重點是:
外部供應商:他們在所有采購中都有重要的利害關系;
外部協作者:例如外包服務提供商、研究咨詢公司、法律咨詢機構等。
高質量的供應商可以在以下領域帶來很大增值:
新產品開發與過程創新:基于他們的專業知識;
可用性/交貨:迅速而靈活的提供材料,因此組織可以持有較少庫存;
質量:保證所交付的質量;持續改進;
資金價值:保持較低的材料、供應品和庫存成本,或與采購部門協作進行成本削減;
服務、建議與信息:如需要廣告機構、管理咨詢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務等。
3、采購的外部利益相關者
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
1、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
定義:CSR是指對一個組織運營的環境、社會和文化等方面進行的系統性考慮。除了法律責任外,還包括可持續性、人權、勞資關系及社區關系、供應商及客戶關系等關鍵問題。
目標:建立長期的企業價值觀,為改善那些受我們運營影響的人們的社會條件作出貢獻。
采購職能可以對這些目標作出重大貢獻:
使用小型、當地的和多樣化的供應商;
為供應商留出可持續的利潤空間;
支持開發和使用環境友好的、安全的和健康的產品;
為材料及廢品的回收利用組織逆向物流;
為不可回收的廢物安排安全的棄置空間;
選擇符合環境與道德標準的供應商;
保證產品和材料的安全與道德方面的測試;
規劃運輸使能源使用及污染最小化。
2、環境責任
采購職能可以在環境領域發揮的作用:
材料和廢品的回收及再利用;
不能回收的廢品的安全棄置;
選擇遵守環境標準的供應商;
在供應商和產品選擇政策中反映對資源保護與再生的關注;
對產品與材料進行安全性與動物友好性方面的測試;
在運輸的規劃與運營中關注噪聲、塵霧、灰塵、振動和擁堵;
銜接供應商與內部設計部門,研發更為綠色的產品規格;
經常性的監控、管理和支持供應商的環境績效,確保他們遵守采購方的環境標準;
為環境保護和恢復搜尋材料與服務的供應源。
四、利益相關者管理
因為利益相關者對組織(或采購職能)的決策施加影響對他們有利,且他們有能力施加影響。因此,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反應;
針對那些影響他們的事項,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
利用各種有影響力的(且有幫助的)群體的利益、支持和承諾;
對那些可能引起有影響力群體的抵制或反對的潛在問題領域進行管理。
你不可能在所有情況下都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Boddy《管理引論》指出:
包含所有利益相關者期望對于組織的長期成功是至關重要的,但組織給予每種期望的優先程度是不同的和(隨時間)變化的。
1、利益相關者矩陣(門德婁矩陣)
目的:是根據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對他們進行優先排序。
A象限:低優先群體,沒有大的利益又沒有大的影響力。如當地社區或組織內的其他部門。
B象限:非常重要,但直接影響力較低。通過對他們的推銷、溝通和教育項目,將計劃和結果告知他們。
C象限:非常重要,因為影響力很大。如股東或大的供應商,政府機構和監管機構等。
D象限:關鍵角色。如主要客戶、關鍵供應商與中介機構、高級采購經理和戰略伙伴。
推薦戰略是讓他們早期參與,以使這些利益相關者的目標能夠盡可能的與組織的目標結合起來,確保他們支持而不是抵制。
2、利益相關者分析
Egan 《處理陰暗面》將一項提案的利益相關者分為與提案領導者和促進者有關的九個組:
伙伴(Partners):支持該提案的人——必須得到鼓勵并堅定立場;
同盟(Allies):那些如果給予鼓勵就會支持的人——需要進行鼓勵,經常聯系;
旅伴(Fellow travellers):被動的支持者,只是承諾遵守提案議程而不是對促進者承諾——更密集的協調和聯系,動員他們給予支持;
同事(Bedfellows):支持提案議程的人,但他們不知道或不信任該提案促進者——更密集的協調和聯系,動員他們給予支持;
騎墻者(Fence sitters):態度不明確的人——取決于投入多少溝通;
炮筒子(Loose cannons):對于和自己沒有利害關系的提案可能支持也可能發對;
反對者(Opponets):反對該提案議程但不反對促進者本人——通過正式的、結構化的溝通轉化態度;
對手(Adversaries):既反對該提案也反對促進者——進行邊緣化或瓦解;
沉默者(the Voiceless):受到該提案影響,卻沒有影響決策的能力——給予關注,偶爾聯系;
3、利益相關者管理
收集有關利益相關者群體及其利益的信息;
對最有影響力的群體進行優先排序;
確定每個群體從該決策中可能獲得/失去什么;
與關鍵的利益相關者保持一致和連貫的溝通;
創造合作與協同效應的機會;
隨時間持續不斷的監控、評估和調整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
4、與內部利益相關者的溝通
為什么溝通特別重要:
組織要依靠員工來實施計劃和提供服務;
員工需要跨職能界限共同合作;
法律規定要求與員工溝通、協商和參與;
溝通是積極的勞資關系,建立管理層與雇員之間合適的和合作性的關系、減少沖突的基石。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第四章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什么是 TypeScript 的 Mod
- 下一篇: OData API 和 Rest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