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峰值,计算机的峰值速度
在超級計算機測試中,我們會碰到Rmax和Rpeak兩個值。
以我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為例,Rmax值為33,862.70tflop/s
,Rpeak值為54,902.40tflop/s
很多朋友可能會不知道它們的詳細意思。
rmax和rpeak在英文詞匯中,都不存在這個詞匯。我們要講的是它們作為縮寫,在linkpack中的意義。
Linpack是最流行的用于測試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浮點性能的測試軟件。通過用高斯消元法求解N元一次稠密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測試,評價高性能計算機的浮點性能。
而Rmax和Rpeak是linpack軟件提供的兩個參考值。
她們的單位為:flop/s或者tflop/s,分別對應: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和每秒萬億(10的12次方)浮點運算的次數
Rmax - Maximal LINPACK performance
achieved?linpack實際測試中達到的最大性能
Rpeak - Theoretical peak performance
理論最大性能。由理論推算出來的性能,不可能達到。
計算機的峰值速度通常是指其理論峰值速度,其計算公式是:
理論峰值速度(億次)= MHz x 每個時鐘周期執行浮點運算的次數 x
CPU數目
其中MHz是指CPU的主頻,每個時鐘周期執行浮點運算的次數是由處理器中浮點運算單元的個數及每個浮點運算單元在每個時鐘周期能處理幾條浮點運算來決定的。
以IBM
POWER4為例,每個POWER4的處理器有兩個浮點運算單元,每個浮點運算單元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可以同時處理一個加法和一個乘法的操作。所以如果處理器的主頻為1.7GHz(POWER4+),那么該處理器的峰值速度為:
1.7G*2*2=6.8Gflop/s,或68億次/秒。
對于滿配置的IBM p690來說,該系統的峰值速度就是:
1.7G*2*2*32=217.6Gflops,或2176億次/秒。
不同的處理器每個時鐘周期能執行浮點運算的次數不同。在市場中常見處理器的情況如下:
每個時鐘周期能執行浮點運算的次數:
IBM
Power4?4
HPQ
PA-RISC?4
HPQ
Alpha?2
SUN
Ultra-Sparc?2
SGI
MIPS?2
Intel
Itanium?4
Intel
Pentium?1
Intel
Xeon?2
峰值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處理器的性能,但并不能代表計算機的實際運算能力。為此許多組織試圖用一些標準的程序來測試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其中LINPACK以其使用簡單、適用性強等特點被廣泛地用于評價計算機的實際峰值運算能力。雖然這些指標并不反映給定系統的全部系統性能,但可以作為對系統理論峰值性能的一個修正。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利用计算机峰值,计算机的峰值速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读速 7450MB/s:爱国者 2TB
- 下一篇: 2015年四级计算机网络课程,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