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也需要合理做“取舍”,元素越多不一定就越好看
大家都聽過攝影需要做“減法”,更準確地說,攝影過程中,不論是前期還是后期,都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出一些“取舍”。
當掌握了曝光、構圖等攝影基本原理后,很多攝影愛好者還容易出現的誤區就是不懂得取舍,在拍攝過程中“貪多”,試圖將全部值得記錄的景色全部容納在一張照片里。
那么今天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在攝影過程中應該在哪些方面做取舍以及如何做好取舍:
1.照片主體
上面我們提到的“貪多”,在很多情況下就是指照片中的主體過多。
我們都想讓自己的照片內容詳實,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甚至產生思考,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在照片中納入太多無關或者是相互沖突的元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到主體自身是否有足夠的表現力。
我們去看一下那些優秀的作品,照片的主體基本都是很明確的,能夠將單一或少數幾個主體的明顯特征表現出來就能夠賦予照片靈魂了。
2.光影
很多人喜歡在拍攝時尋求充足的光線環境,希望自己的照片看起來也是整體亮度充足,不過所謂的“亮”也是需要在“暗”的襯托下才能更明顯。
其實我們可以去看一下照片的直方圖,都會存在一定的暗調、高光,這不代表著照片的曝光有問題,反而這種光影的對比感會讓照片看起來更有層次感、對比感,增添了一些真實性;
反而是無死角的曝光,照片中缺少暗部陰影如果用不好的話會讓照片看起來很呆板。
我們在前幾期也跟大家討論過陰影的重要性,陰影在照片中能發揮增強層次感、立體感等功能,所以我們在拍攝時不必對陰影和暗部避之不及。
3.色彩
色彩中適合搭配在一起的顏色,如互補色、相鄰色;
也有不是特別適合搭配在一起的顏色,如多個高飽和度色彩同時在一起、自然界中沒有或很少見的色彩搭配,以及色彩本身屬性與搭配的物體不合(冷色與食物等)。
所以我們在拍攝時也需要對色彩進行取舍,高飽和度的色彩最好不要同時使用多種,自然界中少見的色彩搭配也要謹慎使用,另外還好考慮色彩本身屬性與表達的主題是否符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玩點攝影 (ID:wakexiao),作者:AGER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摄影也需要合理做“取舍”,元素越多不一定就越好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移动办公系统 服务器地址,安卓系统移动办
- 下一篇: AXI_01 《AXI总线系列文章》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