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可能比聪明更重要!
我經常感慨,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以及價值評判體系中,“聰明”這個事被嚴重高估了。
工作幾年的人應該都有體會,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其實并不見得“聰明”,甚至你覺得他很笨,但他確實工作事業很成功。
還有些人,你平時接觸,從他說話做事或者學東西上,感覺這個人很聰明,但是他卻一事無成。
還有,你工作多年后再和以前的同學聚會,聊起以前那些朋友。你會發現大家混的好不好和以前讀書時體現出來的“聰明不聰明”好像并不是完全對應的。
很多以前讀書時感覺很聰明的老同學結果混的很一般,而總有些讀書時感覺很一般的家伙,工作后事業有成混的很不錯。
為什么?原因太多了,不一而足,我今天只想說一點,就是“見識”。
什么是見識?就是一個人見過、經歷過、從書上讀到過、腦子里思考過、對自己產生過影響、讓自己學到了些東西、感悟到了些東西的事兒,最后在你身上、心理上、腦子里留下來、沉淀下來的那些東西。
什么樣的人沒見識?
第一種是限于客觀因素,確實沒見過很多東西沒經歷過很多事的人,這一點我自己深有體會。我講一個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故事,雖然很多年了,但是我一直記著,對我啟發很大。
我讀高中的時候是班長,成績也不錯,和老師關系很好。有次去老師辦公室,老師說女兒來看他給他帶了皮蛋,就專門給我拿了一個吃。我一看形狀是個雞蛋,直接咬了一口。
嘴里嚼了幾下不好吃啊,而且舌頭隱隱作痛,我就問老師這是不是壞了不好吃啊,老師嚇壞了叫我趕緊吐出來,皮不能吃。得虧我沒吞下去,只是口腔輕微腐蝕,嘴巴痛了幾天,要是吞下去搞不好得去醫院。
這個事就讓我很尷尬,我根本沒見過皮蛋,完全不知道皮蛋表面裹著一層腐蝕性的石灰,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怎么吃,搞了個大糗事兒。
很多年以后我一直在反思,我是笨蛋嗎?很明顯不是。但是我怎么就能搞出這么笨的事兒?這就是見識的缺乏。
所以當我看到很多事兒,譬如大學生被沒念過書的騙錢,譬如有富豪因為算命先生說他小孩是神仙轉世,要花錢買文物給小孩啟發神性被騙幾千萬,等等,我就很理解。
很多人總說,這些人都咋想的?這么傻的人是怎么賺到幾千萬被人騙的?其實不理解這些人的人,根本沒想明白,別人騙你其實就是在你的見識空白處騙的。人一旦離開了自己擅長的領域,到了見識空白處其實都是傻瓜。
大多數人根本沒意識到,為什么你不成功?
為什么你不成長?
為什么你覺得領導比你傻b多了?
為什么公司制度總是很奇葩?
為什么同事總有很2的?
當你遇到這些不能理解的問題時,其實就是見識不足,讓你產生了誤解。
有句話叫存在即合理,這個話不總對,但是存在確實很大程度有他的合理性,只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見識和思考支撐你去理解。
實際上,見識這個詞,現在有一個更熱門的叫法,那就是“認知”。
什么是認知?
劉潤老師講認知的理解時,最愛舉的例子就是:
一群人在為了爭搶黃金打的頭破血流時,你默默的撿起一顆鉆石走了。
沒認知(見識)的人只能頭破血流,而有認知(見識)的人就可以輕松贏得超額利潤。這就是社會規律的一部分。如果你在見識上輸了,就算你聰明又怎么樣呢?就算你強壯又怎么樣呢?
另一種沒有見識的原因,我認為是缺乏思考。
見識不是簡單的見過或者聽過,關鍵是要自己思考過、咀嚼過。見識不是故事本身,也不是知識本身,而是這些故事和知識在你腦子里,經過你思考和咀嚼后留下來的那個東西。
有個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里的門道才是見識。都在一個教室上課,同在一個公司工作,同在一個社會上混,有些人學到了知識、有些人學到了見識、有些人只是充當了氣氛組。
還是全國一等獎,F題:智能送藥小車。
還是全國一等獎,繼續沖!(H題:用電器分析識別裝置)
做個全國一等獎的小車,其實不難(F題:智能送藥小車方案分享)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见识可能比聪明更重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危!央视315晚会曝光:景区高空项目安全
- 下一篇: 腾讯广东麻将好友房在哪里(腾讯视频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