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教你如何给女朋友送礼物
點擊上方“大魚機器人”,選擇“置頂/星標公眾號”
福利干貨,第一時間送達!
楊凈 蕭簫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這是一篇遲來的送禮攻略。
也是一篇正經的論文解讀。
中科大博士20萬字,136頁論文教你如何給女朋友送禮物。
這項研究是從1012對未婚情侶,且僅限在情人節當天展開的調研,結果得出了136頁、近20萬字的送禮攻略博士學位論文。
對此,網友表示:這樣的研究真夠深入的。
什么是禮物形象一致性?
首先,得解決標題里看不懂的這個詞——禮物形象一致性。
百度對“禮物”的定義為:
中譯中:送禮者的愛意、期待、暗示都在這份禮物里了,但收禮者不一定能感受到 (有點扎心)。
那么,該怎么送禮物(送點啥),才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定義:
中譯中:送禮,就要送對方想要的東西;但也要藏點小心思,讓對方看得出這份禮物是自己送的。
那么,「禮物形象一致性」有什么用?
中譯中:你越想表現自己,你就在送禮物的時候起主導作用;你越考慮對方想要什么,ta的偏好就越在考慮范圍內。
說白了,「禮物形象一致性」是在研究送禮人的小心思:是更考慮自己、還是更替他人著想?
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作者做了三項研究實驗。
1012對情侶,三個實驗
為了保持研究的嚴謹,作者選了1012對未婚情侶,僅研究情人節當天的送禮情況,目的是解決這3個問題:
送禮人依賴程度對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影響;
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收禮人感激度的影響;
禮物形象沖突對送禮人感知親密程度的影響。
不僅有行為實驗,也有問卷調查與實證分析,過程非常嚴謹,保證給出的建議切實有效。
送啥,要看親密關系
首先來說「前因」。
任何一段關系都會影響日常送禮行為,情侶也不例外。
你跟你女朋友之間的依賴程度自然會影響你的送禮決策。
如何影響?影響多少?
這次研究采用了「行為實驗」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
行為實驗,顧名思義,就是虛擬一個女朋友出來,然后誘導你選擇一個你不喜歡但女朋友喜歡的禮物。
整個實驗有89名在校學生*(47%為男性,平均年齡21.5歲)參與。
首先,從下面的文字描述中,選出一個你自己喜歡的。
A是田園風;B是都市風。
從0到9選出一個數字,來表示這兩幅作品的喜愛程度。
1表示絕對是《柔美田園》,9表示絕對是《光影都市》。
然后就進入伴侶假想階段。
按照依賴程度的高低,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成「高依賴組」(45名)和低依賴組。
以高依賴組為例。
你的女朋友會經常為你考慮,不管要求多難,她都愿意滿足你。
在遇到她之后,你覺得她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所以你也愿意為這段關系投入很多情感和精力。
低依賴組則與之相反。
最后,他們將從之前兩幅作品中選擇一個作為情人節禮物,但被告知其伴侶與自己喜歡的那種相反。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結果表明,與伴侶的依賴程度會顯著影響送禮行為。
具有高依賴程度的伴侶,在面對偏好沖突時,更愿意送出伴侶喜歡的禮物。
行為實驗之后,接下來就是實際操作了。
在2016年的2月情人節過去后兩周,作者向450對未婚情侶發放了問卷,經過篩選和提出留下了320套。
針對收禮人和送禮人分為兩張調查問卷。
收禮人的問卷就很簡單。
除了基本信息、禮物描述之外,就只是「依賴程度」的調查。比如:
1、她/他非常接近于我理想型伴侶
2、能與她/他交往使我感到非常幸運
3、當我們不在一起時,我發現自己離不開她/他
4、與她/他交往使我的生活更有意義
5、我會花很長時間為她/他考慮
參與者從1到7中選擇一個數字,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實驗結果表示,送禮人依賴程度越高,越傾向于“投其所好”——送對方喜歡的禮物。
而關系權利越高的送禮人,越傾向于「表達自我」。
送啥能讓對方高興?
說實話,送禮物的時候,還是很期待對方的高興程度的。
到底有多高興?這就可以用「禮物感激度」來衡量。
那么,在選禮物的時候,到底是該「表現自己」(送一幅自己畫的畫)、還是「照顧對方偏好」(送一個她想了很久的包包)呢?
△圖源B站@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當然,也要考慮兩人的親密程度與依賴程度。
這就是論文的第二個實驗。
這是個在2016年8月七夕節完成的實驗,其中用了兩份問卷,調查雙方送禮與收禮的感受,以及與彼此的親密程度、依賴程度。
實驗結果表示,如果送禮時更「照顧對方」,效果就會更好。不過,如果兩個人足夠親密,那么「照顧對方偏好」的影響力就會減小。
也就是說,在一起的時間久了,送禮物時適當「表現自己」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在戀愛初期,還是要更照顧對方的喜好。
附狗糧一份,測試你和伴侶之間的依賴程度有多高(全部打1的朋友,反思一下):
當送禮變成一種犧牲
雖然研究表明,送禮本身是件快樂的事情。
但如果女朋友要一套北京二環以內的房子,你就真送一套房子,這種“舍己為人”豈不就變成了一種痛苦?
△圖源鏈家
當然,這也要看你愿意為伴侶犧牲、妥協、順從的程度了。
這種愿意犧牲的狀態,學術名詞叫「共有強度」,強度越高、越愿意為對方犧牲。
那么,這種「共有強度」,對送禮、收禮感受影響有多大呢?
這就是論文的第三個實驗。
(下述實驗內容為籃球迷所設,對籃球無感可跳過不看)
喜歡NBA的小伙伴,對庫里和詹姆斯一定不陌生。
調查發現,勇士隊球星庫里擁有更多的女粉絲、而騎士隊球星詹姆斯則更受男粉絲歡迎,然而兩家粉絲水火不容。
現在,受訪者需要選擇《勇士隊奪冠海報》或《騎士隊奪冠海報》,作為送給對象的禮物。
如果受訪者沒有對象,那就虛擬一個,而且,這位虛擬男/女朋友必定在對立陣營。
也就是說,如果你支持騎士隊,你的女朋友一定支持勇士隊……真是個生死難題。
除了行為實驗外,也有問卷調查。
這次的問卷選在了2017年2月的情人節,除了統計「形象一致性」、「感知親密程度」、「積極情緒」以外,還新增了一個「共有強度」的統計。
那么,來看看實驗結果。
研究證明,無論伴侶是不是虛擬的,送禮時「投其所好」都是讓人快樂的事情。
然而,在“舍己為人”的情況下,如果雙方「共有強度」很低,也就是不愿意為彼此犧牲,那么這種送禮帶來的快樂就會大大降低。
此外,這項結果也表示,如果過于“舍己為人”,對關系提升是不利的。
附狗糧一份,看看你倆是哪種「共有強度」:
終極送禮小秘籍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作者說了啥。
一、你與伴侶的依賴程度越高,那么送禮就傾向于「投其所好」,反之,就更傾向于「自我表達」。
這不就是交往了幾個月跟交往了幾年的區別嗎?
但對于收禮的人可能就不一樣了。
二、其次,情侶之間越親密,女朋友可能越不會感激你。
與此同時,收禮人關注的焦點也從自我轉向他人,「投其所好」帶來的好處減弱,「自我表達」帶來的好處增強。
所以,情侶之間越親密,女朋友就越不在意你有沒有送她喜歡的東西。
嗯…有沒有送才是關鍵。
三、最后,也就是說,投其所好讓你自己不舒服,可能女朋友也會不開心。但沒關系,你可以自行帶動一下「積極情緒」。
情侶間送禮,一門深奧的學問
說實話,直到看完,也還是不知道怎么送禮。
不過,這并不是第一篇、也不是唯一一篇研究情侶之間送禮的論文。
事實上,情侶之間送禮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對它的研究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不僅是這篇論文,同樣在2018年,就有一份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碩士學位論文,也是一篇研究情侶的選題。
而且,這篇論文也是來自同一位導師。
此外,研究情侶送禮的現象也非常普遍,撰寫相關情侶間送禮的論文研究并不在少數:
有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樣的論文根本通過不了盲審。
不僅如此,有網友認為,這樣的研究就是沒有任何價值。
△ 圖源鳳凰網
而這篇論文的摘要表明,它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
一、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系權力;
二、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
三、該文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沖突給親密關系帶來負面影響”的論文。
此外,也有網友表示,禮物本身就是人類學、社會學研究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 圖源鳳凰網
也有網友表示,這樣的論文是有實用價值的。
△ 圖源微博
你說呢?
論文地址:
http://gb.oversea.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1018096897.nh&dbcode=CDFD&dbname=CDFDREF
— 完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往期好文合集 放棄 Windows 后 ,開源操作系統能成為主流桌面系統嗎?C語言常用標準庫解讀CPU為什么是方形而不是圓形的?最 后???若覺得文章不錯,轉發分享,也是我們繼續更新的動力。5T資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單片機、等等!在公眾號內回復「更多資源」,即可免費獲取,期待你的關注~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博士论文:教你如何给女朋友送礼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hotoShop(PS)基础知识:蒙版
- 下一篇: iphonexsmax快充多少w(苹果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