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一名95后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荐读】一名95后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作為一名95后,沒有個兩年三跳都要跟不上隊伍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三個月就過了,我在新公司轉正了。今年六月份,我從原公司辭職了。從世界五百強到小公司、從機器人到芯片、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這一跳讓我的思想、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下面寫個階段性的總結,希望對一些后來者在對工作進行選擇時有一些幫助:
到流水線上還被一線工人各種嫌棄,嫌棄我們笨手笨腳的。現在想想,那一段時間雖然是身體最累的一段時間,但確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每天可以四點半下班,下了班大伙去游泳、打臺球、打乒乓球、宿舍里看電視,開開心心無憂無慮。不是制造業的大公司,也就沒有上面這一段過程啦,大家看看就好~大公司的研發,可能會涉及到研發保密問題。電腦上不了外網,辦公室不能帶手機進入,電腦USB口硬件、軟件雙重保護,限制訪問。所以,我們寫的代碼,都是帶不走的。還有就是研發資料也是很保密的,我的組長都沒有發資料給我的權利,必須得先經過主管的同意~所以,在我拿到項目代碼的時候是在我離職前的三個月,也就是進去將近一年了,我才真正給接觸項目的東西。這樣的成長周期,我接受不了,所以我最終跳槽了,還好在那工作的時間不是很長,這一年的時間就當做試錯吧。吐槽就到此為止了。當然,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好處的。雖說成長周期可能比較慢,但是堅持下去最終肯定也是可以學到東西的,這得看個人的追求與選擇了。大公司的福利應該都挺好的,我在的這一家公司包住(住在小區里),每天有公司大巴接送上下班等,生活很有保障、很穩定。綜上,大公司的特點:螺絲釘、講究企業文化、研發保密、參與項目的過程較長、福利好、穩定、生活有保障。
//end
若覺得文章不錯,轉發分享,也是我們繼續更新的動力。5T資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單片機、等等!
我的工作經歷
本人雖然是18屆的畢業生,但卻已經有過三家公司的工作經歷 。當然,其中一家是畢業之前實習的,但也有將近7個月的經歷。首先簡單介紹這三家公司的情況:1、第一家公司(2017.03-2017.11),規模0-150人。大三第二學期受熟人邀請加入。職位:嵌入式軟件實習生。公司產品:以物聯網相關產品為主。所在部門主要使用的芯片及技術:STM32、新塘ARM9芯片、RT-Thread、Linux等。2、第二家公司(2018.07.24-2019.06.05),規模>10000人。校招進入。職位:電控軟件研究員。公司產品:產品類別多樣化,多個產業。所在部門主要使用的芯片及技術:Altera ?SoC FPGA 、TI DSP、電機等。3、第三家公司(2019.07.15至今),規模150-500人。社招進入。職位: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公司產品:芯片、音頻產品等。所在部門主要使用的芯片及技術:STM32、FPGA、NXP、自家產的DSP、自家產的Cortex-M3\M4內核MCU等。小、中、大公司的特點
1、小公司在小公司里工作,能接觸到的項目比較多,并且能較快加入項目。我大三在那家公司實習才半年多一點(并且是邊上課邊上班的狀態),接觸的大、小項目有4個(這算很多了)。特別是,進去的第一天研發總監就直接扔了個項目源碼給我。小公司的特點也比較明顯了,希望你可以盡快上手能多做點事。當然,對于我們,多做項目對于我們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在小公司里工作,成長也是比較迅速的。在小公司里做嵌入式軟件,有可能不僅僅是軟件。比如我實習的時候,遇到一次小批量,我也是得去幫忙焊接的以推進進度。在小公司里,能做的事很多,成長很快。但可能也會比較累,因為到最后每人負責一個項目是常有的事(以前帶我的工程師一人負責2、3個項目,想想都覺得累)。2、中等公司在中等規模公司里工作我覺得應該比較舒服,節奏適中。沒有說特別累,也不會特別閑。因為一般我們這些普通的工程師都是一人負責一個項目里的某個模塊或若干個模塊,我們只要做好我們的負責的那一部分也就ok了。在中等規模的公司里我更能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妙處,每人填一點代碼,這事就成了。并且代碼會統一托管在服務器上,我們都能查看項目里成員的代碼,不懂的也可以互相探討學習,氛圍較好。3、大公司在大公司里工作我們很可能就是個螺絲釘,我不知道其它大公司是怎樣的,至少我在的那一家是這樣的。這里也以我所在的公司來說明。在大公司里,從進去到參與項目,這個時間很長(這里主要針對校招來說)。大公司是非常講究企業文化的,剛進去會給你進行各種各樣的培訓(xi nao)。我在的那家公司,有三級培訓。入職前兩周需要軍訓,同時進行一級培訓,主要講公司怎么怎么好。之后進入部門還需要進行兩級培訓,主要講部門怎么怎么好。那時候,我們進去的第二個月還得下車間實習(由于是制造業),大概是要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吧,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一視同仁。當時很崩潰,很想離職,可惜身上盤纏不多了~到流水線上還被一線工人各種嫌棄,嫌棄我們笨手笨腳的。現在想想,那一段時間雖然是身體最累的一段時間,但確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每天可以四點半下班,下了班大伙去游泳、打臺球、打乒乓球、宿舍里看電視,開開心心無憂無慮。不是制造業的大公司,也就沒有上面這一段過程啦,大家看看就好~大公司的研發,可能會涉及到研發保密問題。電腦上不了外網,辦公室不能帶手機進入,電腦USB口硬件、軟件雙重保護,限制訪問。所以,我們寫的代碼,都是帶不走的。還有就是研發資料也是很保密的,我的組長都沒有發資料給我的權利,必須得先經過主管的同意~所以,在我拿到項目代碼的時候是在我離職前的三個月,也就是進去將近一年了,我才真正給接觸項目的東西。這樣的成長周期,我接受不了,所以我最終跳槽了,還好在那工作的時間不是很長,這一年的時間就當做試錯吧。吐槽就到此為止了。當然,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好處的。雖說成長周期可能比較慢,但是堅持下去最終肯定也是可以學到東西的,這得看個人的追求與選擇了。大公司的福利應該都挺好的,我在的這一家公司包住(住在小區里),每天有公司大巴接送上下班等,生活很有保障、很穩定。綜上,大公司的特點:螺絲釘、講究企業文化、研發保密、參與項目的過程較長、福利好、穩定、生活有保障。
實習、校招、社招
1、關于實習關于實習,大多都是大四的時候出去實習的。但是,如果想早一點接觸公司里的項目的時候,也可以提前實習。我是大三第二個學期出去實習,邊上課邊上班,有課的時候上課,沒課的時候上班,挺充實的,而且還能掙點生活費。當然,能多享受一點校園生活還是要多享受,畢竟未來工作的時間是很長的~作為實習生進入公司工作,應好好用好實習生這個身份,根據我的經歷,我覺得實習生是很受歡迎的。你問問題大家都會很耐心的給你解答,而且會講得比較細,可能也會根據你的能力推薦一些資料給你學習等。作為實習生參與項目,上級對你的要求都不會很高,自己能做的出來當然是最好的,做不出來也會有人協助你解決。2、關于校招提到校招,我好后悔沒好好準備校招。一開始是不知道什么是校招,一直以為都是大四畢業之后才出去找工作,所以也就錯過了秋招的黃金時期。上一家公司我是在春招的時候進的。要參加校招的朋友記得早一點準備,我覺得校招的準備應從大三暑假甚至更早一點準備比較好,能準備得充足一些。校招一般都是考察你的一些專業知識扎不扎實,對于有無項目經驗這一條我覺得一般都會放寬一些,因為就算你有項目經驗,在面試官眼里,那些項目經驗他們都會覺得不值得一提。所以項目經驗不是很足的朋友也不必灰心,你沒有項目經驗,面試官就會問你專業知識,這些就是需要準備得內容。當然,有項目經驗當然會更好,可以向面試官充分展示你的項目,展示你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己不是特別熟悉的、或者自己的工作占比特別少的項目還是別往簡歷中寫。否則一旦答不上來的話基本就涼涼了。關于嵌入式軟件的校招筆試、面試。不同的公司要求都不同,就拿我面試過的那些公司來說,筆試題基本上都以C語言為主 。關于C的筆試題相對容易的題型就是選擇題、程序查錯題、程序閱讀題,相對難的就是只考察編程題了,這一類的筆試題就沒有瞎猜的可能性了,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當然編程題也有分難易,相對簡單的就是一些字符串的處理那些,難的就是那種題目很長的,我記得我有遇到一道題是關于一個五子棋的題目,題目很長,題目讀懂都難,更別說編程了,嵌入式崗考察這樣的題目是在考察我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編程能力。面試的話就是上面說的主要比較注重一些專業知識及在校表現情況、成績等等。我進的那家大公司面試算是比較水的,面試的時候只是問了問成績、問點競賽作品里的一些問題。總之,校招比較看重的是你的可塑造性。以校招的形式進入公司,公司一般都會重點培養,一步一步的引導你參加工作。所以能參加校招還是要多參加校招。最后,盡量多投簡歷,大小公司都投,多去面試積累經驗,多去面幾次大概就知道面試是個什么情況了。3、關于社招我現在所在的公司是我社招進來的。社招除了考察專業知識之外,更關注的就是項目經驗了,當然有些公司也會出筆試題,我現在這家公司當時的筆試題也是關于C語言的,沒有考察編程題。應屆生參加社招的話,多少有點吃虧,因為公司以社招的形式招聘,當然是需要能馬上上手做產品的人。盡管你的能力可以達到,但是因為你是應屆生,經驗不足,在薪資方面就有理由壓榨你了。特別是那種在招聘網站上把公司標得挺高的并且要求是無工作經驗的,實際的薪資多半是大打折扣的。以社招進入公司,這時候就不像校招那樣有個過渡期,校招進去可能還會有人帶,可能是一對一。社招進去平時的工作遇到問題大多都得自己解決了,但這也更能鍛煉我們自己。嵌入式確實很雜
看我上面工作過的那三家公司,可以發現用的平臺都不怎么一樣。嵌入式在我看來,確實很雜,所以我的公眾號起名為嵌入式大雜燴。技術那么多,我們是永遠學不完的,可以選擇當前與自己最接近的技術學,也就是先學當前最重要的。這里,我歸納出我周圍朋友的一些發展方向:(1)以平臺技術劃分:STM32+實時操作系統、嵌入式Linux、FPGA、DSP等。在學校,我們學得最多的就是STM32了,這個相對來說職位比較多一點,但是這方向的人也比較多。其它三個方向在學校里本科階段應該很少開課,大多需要自己學,這些都是門檻比較高的,相對應的收入也會高。專于平臺技術,再加上點業務技術,我們的可選擇性會比較多。(2)以業務技術劃分:音視頻解碼方向、電機驅動方向、藍牙方向、WIFI方向等。這些在學校里似乎沒有專門的一些課來學習吧,都是工作之后才接觸。專于業務技術,把某一項業務技術做精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選擇面就窄一些,選擇某個方向之后今后就得一直做下去。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更是難啊。如果是跨專業進行學習,就得付出比相關專業的人多一些,否則很大的可能連簡歷關都過不了。之前我找工作的時候,好幾次面試,面試官都詳細問了我的專業。借本帖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大學學校是一所師范學校,專業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太陽能、鋰電池、材料),學嵌入式算是半路出家吧,打死都沒想到我現在會是一名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因為我高考填志愿基本上是認定了我要學太陽能,所以我當時只選了一個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還是不服從調劑的那種,頭真鐵,最后填了個補錄~后面出現轉折是因為我當時的大學室友動搖了我,再后來我們專業開了一門51單片機的課,我買了塊51單片機板子,點了個燈......就這樣越走越遠了。后來,在室友大佬的帶領下,獲了幾個電賽大獎:后來,大佬做硬件,去了某科技大廠。我做軟件,去了某制造大廠。我倆是同一個專業的,找工作算是專業不對口了。找工作這件事有時候確實是看專業,HR可是不懂專業知識,會根據招聘簡介來篩選人的,有時候可能看到你專業不符就不通過了。簡歷是一關,面試時也是一關,因為你不是對口專業,面試官可能會更有興趣想考察你的基礎。所以,對于跨專業就業的朋友,更應該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補好一些專業知識。找異地工作
我兩次跳槽找的都是異地的工作。第一次跳槽是因為畢業了,想回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工作,所以得找異地的工作。很多人的做法應該先投簡歷,然后收到面試通知了再坐車過去面試吧。如果面試地點近的話,來回一百來塊車費還可以接受。但我當時要工作的地方與學校太遠了,如果每次都去面試的話,這開銷(來回一趟車費七百多)我接受不了~于是我索性到我想去的那座城市短租一個月房子,然后住下來安心地復習,安心地找工作。第一跳槽正值春招季,我去了大學比較多的廣州(因為我要找廣東的工作),然后可以去廣州的一些大學聽一些宣講會,有面試通知的時候過去也比較方便。第二次跳槽是裸辭了,還是去了廣州短租了一個月房子,然后再找工作。很納悶的一點是,我兩次都去了廣州,兩次都沒在廣州工作,與廣州無緣啊~找異地的工作可以像我這么做,這樣可以有更多的篩選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好好把握每一次面試,盡量在一個月內找到工作,否則越到后面越緊張越被動。要多注意身體
身體真的是最重要的,身體沒了就什么都沒了。剛過來這邊工作一個多月的時候,有幾天,我地頸椎疼得受不了,起床、翻身都很困難,那時候感到很害怕,好在現在沒事了,我現在也更學會休息了。我們做研發的,要多注意休息,別搞到最后掙的錢都拿去治病了。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希望可以對一些朋友有幫助,感謝各位的關注,歡迎轉發、收藏、在看。往期好文合集
//end
若覺得文章不錯,轉發分享,也是我們繼續更新的動力。5T資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單片機、等等!
在公眾號內回復「更多資源」,即可免費獲取,期待你的關注~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荐读】一名95后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成长之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消协等倡议:鼓励线上点餐推出“菜量自动
- 下一篇: 贴片元件的焊接教程!看别人是怎么拖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