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那些打脸事件:岚图讽刺路虎抄袭还不是最刺激的?
【CNMO】汽車行業從來不缺乏一些有爭議性的話題,但沒什么比自己給自己“打臉”更讓人尷尬的了。這其中有在文案上翻車的,有當眾立Flag的,也有前后不一致的。
前有福特,后有嵐圖,似乎車企已經不僅一次在文案上翻車了。有些車企的文案就連外界都忍不住為其捏一把汗。福特中國2021年曾在官微上發了一張“2021中國·馬年”的圖片,強行將牛年解釋為馬牛,這波操作被中國網友怒批為“風馬牛不相及”“牛馬不分”。
這兩天嵐圖汽車也在文案上翻車了,但文案的內容本身沒有問題,只不過扯到了抄襲這件事情上。原本以為性質很嚴重,結果卻是貽笑大方。
車圈里的打臉事件不少,話說得過滿,事做得太過,最終可能會慘遭打臉。回顧近一年多,CNMO選出了幾件有爭議性和代表性的車圈打臉事件。
嵐圖諷刺路虎抄襲,被“光”速打臉
嵐圖汽車CEO盧放近日在微博上侃路虎汽車文案抄襲,發文稱,“我們還是鼓勵原創,當然我們也希望把我們原創的結果分享給行業內的兄弟們。”結果萬能的網友直接翻出了更早前蘭博基尼中國的文案,這幾家的宣傳語不能說是相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都是“追光者,自成光”。
針對這次所謂的“抄襲事件”,路虎中國回應稱,“法務上抄襲估計算不上,好的文案大家都會用吧。”
猜想一下當事人的心路歷程,大概是:事前歡聲笑語,事發胡言亂語,事后沉默不語。事后嵐圖汽車官微和CEO盧放的確沒有就此事進行回應,這次事件似乎就此畫上了句點。但截止發稿前,CNMO發現盧放并未刪掉稱路虎抄襲的微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汽車行業人士認為,這次文案抄襲事件可能就是一場雙方安排好的雙簧戲,畢竟造車行業就怕不受關注,沒人重視,否則講再多的造車故事也沒人聽。至于被罵這事,純屬代價而已。這就是所謂的“黑紅”營銷,也就是通過招黑來吸取流量。當然,與其在營銷文案上糾結,嵐圖不如將目光更多地放在賣車這件事情上。
在造車這個領域,有的車企迫切需要流量,而有的屬于招黑體質,但人家偏偏是全球新能源巨頭,比如特斯拉。
特斯拉薛定諤式降價
去年9月底,有消息稱國產特斯拉將大幅降價,特斯拉官方立馬辟謠。但不到一個月,特斯拉就正式官宣降價,最高降幅達到3.7萬元,打了特斯拉車主一個措手不及。
此后,特斯拉通過各種補貼和優惠,變相降價。
特斯拉Model 3
進入2023年,特斯拉再度揮起了價格鐮刀。比如1月6日,特斯拉宣布大幅調價,旗下Model 3起售價降至22.99萬元,降幅接近4萬元。
這種薛定諤式的降價讓新人笑,舊人哭。有一段時間,不少特斯拉車主紛紛聚在特斯拉門店前維權,結果卻成了不少特斯拉促銷的觀眾。
特斯拉的價格戰,引發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蝴蝶效應”。目前,國內已有三十多家汽車品牌參與到了價格戰中,不少車企大打出手,部分車型甚至優惠10萬元以上。有業內人士因此感嘆,自己從業十年也沒有見過這種場面。
理想L9是500萬以內最好SUV?
什么叫500萬以內最好SUV?
在2022年6月21日舉辦的新車發布會上,CEO李想稱理想L9是“500萬元以內最好的家用SUV”,由此帶火了車圈的“最好式”營銷,后續又出現了“50萬以內最好的SUV”等說法。
但不久后,就有媒體針鋒相對,稱車圈里的500萬內最好家用SUV這一說法涉嫌違反廣告法。在《廣告法》第九條中的確有規定,廣告不得使用“最佳”等用語。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也規定:經營者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光是這任意一條,理想的營銷就涉嫌違法了。
李想似乎并不在乎這些。在新車發布半個多月后,李想在微博上再次強調理想L9是500萬內最好的家用SUV。不過,這次網友可沒有慣著,有人反駁李想,“適可而止,少一點惡俗營銷”。
更打臉的是,理想L9交付后不久就被曝出在試駕過程中發生空氣懸掛斷裂的事故。還有車主剛提理想L9,開了還不到3公里,就在一個十字路口遭遇拋錨。該車主一時控制不住情緒,忍不住破口大罵。而理想汽車售后想到的好辦法是眾人合力將這臺理想L9挪到路邊,以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
只能說,這果然是500萬內最好的家用SUV?待遇完全不一樣,竟然需要人載車。
保時捷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
某些豪車品牌面對國內消費者能有多高傲?
2022年4月份,保時捷深陷“減配門”事件。有車主在“黑貓投訴”上表示,自己訂購的保時捷遭到官方無故減配。對此,保時捷承諾后續免費為車主升級為“電動轉向柱”。但保時捷后續的操作讓人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保時捷采用“拖”字訣,幾個月后自己打自己臉,稱不予免費升級,僅提供2300元代金券補償。這讓該車主與保時捷白紙黑字簽訂的合約成了兒戲。
當時全球汽車行業面臨缺芯的問題,很多車企都有減配的操作,但保時捷處理此事的方式讓人難以接受。
特別是面對國內外消費者,保時捷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在國外,保時捷不僅提供補償,而且后續車主還可以繼續搭載電動轉向柱;而在國內,補償的2300元代金券都是消費者好不容易爭取的。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最近一年多以來車圈發生的比較有爭議性的打臉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車企的營銷方式、市場打法等方方面面。當然,這些都只是每一個造車故事中的一小段插曲。說到這些造車故事,每一個車企看起來都執行得非常艱難。
過去的2022年,對造車新勢力來說仍然是個“越賣越虧”的一年,這個怪圈就連蔚來、理想這樣的頭部新勢力也難以避免。以蔚來為例,去年蔚來在營收增長的同時,虧損也在進一步擴大,全年凈虧損達144.37億元,同比擴大259.4%。而嵐圖這樣的后進新勢力也面臨類似的情況,虧損連年擴大,同時還被傳出裁員的消息,雖說已經辟謠,但仍讓人擔心其真實的財務狀況。
據CNMO了解,2022年嵐圖共交付19409輛汽車,這與全年4.6萬輛的銷售目標相差甚遠。嵐圖汽車銷量的慘淡直接反映在了財報上,其2022年上半年營收18.87億元,凈虧損7.38億元,虧損同比增加。這抵得上嵐圖2021年一整年的虧損,因為當年這家車企的凈虧損已達7.03億元。
進入2023年,特斯拉降價帶來的巨大壓力施加在新勢力頭上,蔚小理尚且壓力山大,何況嵐圖?至于類似的打臉事件還會不會上演,我們已經做好時刻吃瓜的準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车圈那些打脸事件:岚图讽刺路虎抄袭还不是最刺激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哇,居然可以用这种烙铁头拆元器件!!!
- 下一篇: 「权威发布」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