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技术卓越信息技术,2018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遵守職業道德、具有工程素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專業技術與方法,能夠在計算機相關領域及其他需要信息化建設的行業,特別是嵌入式領域從事產品需求分析、設計與開發、測試、運維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學生畢業五年后:
(1)能夠開展與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相關的工作,特別是與嵌入式系統相關的工作;
(2)具有項目管理和表達能力,能夠在社會大背景下理解和解決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相關的工程問題;
(3)能與國內外同行、客戶有效溝通、適應獨立和團隊工作環境,具有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
(4) 能夠通過終身學習適應職業發展,在計算機相關領域具有職場競爭力。
二、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計算機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指標點1.1:能夠掌握計算機專業所必備的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進行計算機工程問題的表述。
指標點1.2:能夠針對具體對象建立數學模型并給出相應算法。
指標點1.3:能夠將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用于推演和分析復雜計算機工程問題。
指標點1.4:能夠將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用于計算機工程解決方案的比較與綜合。
畢業要求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計算機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指標點2.1:能夠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數學的相關原理,識別和判斷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確定主要技術指標。
指標點2.2:能基于相關科學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正確表達復雜工程問題,構造基于計算原理的原型系統,并分析其合理性。
指標點2.3:能認識到解決問題有多種方案可選擇,通過文獻研究尋求可替代解決方案。
指標點2.4:能運用計算機與應用領域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嵌入式系統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獻研究,分析計算機應用系統運行過程的影響因素,獲得有效結論。
畢業要求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針對計算機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開發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模塊或流程,并能在設計和開發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等因素。
指標點3.1:掌握工程設計和產品開發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設計/開發方法和技術,了解影響設計目標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指標點3.2:能夠針對特定需求,完成模塊設計。
指標點3.3:能夠進行計算機系統設計,在設計中體現創新意識。
指標點3.4:在設計中能夠考慮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環境等制約因素。
畢業要求4: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計算機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指標點4.1:能夠基于計算機科學技術及相關學科的科學原理,通過文獻研究或相關方法,調研和分析復雜計算機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指標點4.2:能夠根據對象特征,選擇研究路線,設計計算機實驗方案。
指標點4.3:能夠根據計算機實驗方案構建計算機實驗系統,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確地采集實驗數據。
指標點4.4:能對計算機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畢業要求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計算機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指標點5.1:理解計算機專業常用的現代儀器、信息技術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擬軟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標點5.2:能夠選擇與使用恰當的儀器設備、信息資源、工程工具和專業模擬軟件,對復雜計算機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計算與設計。
指標點5.3:能夠針對具體的對象,開發或選用滿足特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需求的現代工具,模擬和預測專業問題,并能夠分析其局限性。
畢業要求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計算機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指標點6.1:了解計算機專業相關領域的技術標準體系、知識產權、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計算機工程活動的影響。
指標點6.2:能分析和評價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踐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這些制約因素對計算機工程項目實施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畢業要求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計算機應用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指標點7.1:知曉和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內涵。
指標點7.2:能夠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踐的可持續性,評價計算機系統產品周期中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隱患。
畢業要求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職責。
指標點8.1:有正確價值觀,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了解中國國情。
指標點8.2:理解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并能在計算機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
指標點8.3:理解計算機工程師對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能夠在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責任。
畢業要求9:個人和團隊:具備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指標點9.1;能與其他學科的成員有效溝通,合作共事。
指標點9.2:能夠在團隊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順利融入團隊,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
指標點9.3:能夠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畢業要求10:溝通:能夠就計算機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指標點10.1:能就計算機專業問題,以口頭、文稿、圖表等方式,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回應質疑,理解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眾交流的差異性。
指標點10.2:了解計算機專業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指標點10.3: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就計算機專業問題,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溝通和交流。
畢業要求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計算機工程領域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指標點11.1:掌握計算機工程項目中涉及的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指標點11.2:了解計算機工程及產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構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問題。
指標點11.3:能在多學科環境下(包括模擬環境),在設計開發計算機工程項目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運用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畢業要求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指標點12.1:能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認識到自主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指標點12.2: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對技術問題的理解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技术卓越信息技术,2018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buntu多显示器单触摸屏校准
- 下一篇: 了解计算机PS,2017年计算机等考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