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核心总结
文章目錄
- 1.首先了解一下linux的目錄結(jié)構(gòu)
 - 2.linux的基本命令之使用命令開關(guān)機
 - 3.linux的基本命令之目錄管理
 - 1.ls—列出目錄命令
 - 2.cd—切換目錄命令
 - 3.pwd—查看當前所在目錄命令
 - 4.mkdir—創(chuàng)建文件夾命令
 - 5.rmdir—刪除文件夾命令
 - 6.cp—復(fù)制文件命令
 - 7.rm—傳說中的刪庫跑路命令
 - 8.mv—-移動文件目錄或重命名文件目錄的命令
 
- 4.linux的基本命令之修改文件屬性
 - 1.chgrp—更改文件屬性命令
 - 2.chown—更改文件的屬主命令
 - 3.chmod—更改文件的9個屬性
 
- 5.linux的基本命令之文件內(nèi)容查看命令
 - 1.cat—由第一行開始顯示文件內(nèi)容
 - 2.tac—從最后一行開始顯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著寫!
 - 3.nl—顯示的時候,輸出行號!
 - 4.more—一頁一頁的顯示文件內(nèi)容
 - 5.less—與 more 類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頁!
 - 6.head—只看頭幾行
 - 7.tail—只看尾巴幾行
 
- 6.linux鏈接的感念
 - 1. 硬連接
 - 2.軟連接
 - 3.ln—命令產(chǎn)生硬鏈接和軟鏈接。
 
- 7.Vim的使用
 - 1. Vim是從 vi 發(fā)展出來的一個文本編輯器。用來編寫文件修改文件的。
 - 2. 它有三種使用模式:
 - 3.常用的一些命令
 
- 8.用戶賬號管理的操作
 - 1. 創(chuàng)建一個用戶:
 - 2. 刪除一個用戶:
 - 3.修改用戶
 - 4.切換用戶
 - 5.給用戶增加密碼
 - 6.root用戶為其他用戶指定口令:
 
- 9.用戶組管理
 - 1. 創(chuàng)建一個用戶組
 - 2. 刪除一個用戶組
 - 3. 修改用戶組的權(quán)限信息和名字
 - 4. 切換用戶組
 
- 10.磁盤管理
 - 1. df :列出文件系統(tǒng)的整體磁盤使用量
 - 2. du:檢查磁盤空間使用量
 
- 11.進程管理
 - 1. ps:查看當前系統(tǒng)中正在執(zhí)行的各種進程信息
 - 2. ps -ef:查看父進程的信息
 - 3. 結(jié)束進程
 
- 12.linux基本命令
 
1.首先了解一下linux的目錄結(jié)構(gòu)
PS:在 Linux 系統(tǒng)中,有幾個目錄是比較重要的,平時需要注意不要誤刪除或者隨意更改內(nèi)部文件。/etc:
 上邊也提到了,這個是系統(tǒng)中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更改了該目錄下的某個文件可能會導(dǎo)致系統(tǒng)不能啟動。/bin, /sbin, /usr/bin,
 /usr/sbin: 這是系統(tǒng)預(yù)設(shè)的執(zhí)行文件的放置目錄,比如 ls 就是在 /bin/ls 目錄下的。值得提出的是,/bin,
 /usr/bin 是給系統(tǒng)用戶使用的指令(除root外的通用戶),而/sbin, /usr/sbin 則是給 root
 使用的指令。/var: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系統(tǒng)上跑了很多程序,那么每個程序都會有相應(yīng)的日志產(chǎn)生,而這些日志就被記錄到這個目錄下,具體在
 /var/log 目錄下,另外 mail 的預(yù)設(shè)放置也是在這里。
2.linux的基本命令之使用命令開關(guān)機
PS:不管是關(guān)機還是重啟,都應(yīng)該先使用sync命令,將數(shù)據(jù)同步到硬盤中。
3.linux的基本命令之目錄管理
1.ls—列出目錄命令
- ls: 列出目錄
 - ls -a: 表示ls -all,即查看全部的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 ls -l:列出所有的文件,包含文件的屬性和權(quán)限,但是不會查看到隱藏文件
 - ls -al:即a和l的組合,可以組合使用
 
2.cd—切換目錄命令
- cd:切換目錄命令,比如 cd home表示在當前的目錄下,進入到home目錄
 - cd …:返回上一級目錄
 - cd …/c:比如:我在的當前文件夾是b,我的上一級是a,a目錄下有b和c,這個命令的意思就是返回上一級,進入c目錄。(這個就是相對路勁進入文件夾)
 - cd /home/a/c:也是進入c目錄,但是這個是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直接這樣進入想進入的目錄**(這個是絕地路勁進入目錄)**
 - cd ~:回到當前的用戶目錄
 
3.pwd—查看當前所在目錄命令
- pwd:查看當前所在的目錄
 
4.mkdir—創(chuàng)建文件夾命令
- mkdir a:表示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a的文件夾
 - mkdir -p b/c/d: 遞歸創(chuàng)建目錄
 
5.rmdir—刪除文件夾命令
- rmdir a:表示刪除這個a的文件夾**(它不能刪除不為空的文件夾)**
 - rmdir -p b/c/d:遞歸刪除目錄
 
6.cp—復(fù)制文件命令
- cp a.txt b:表示將a.txt文件復(fù)制一份到b文件夾。如果存在它會詢問你是否繼續(xù),回復(fù)y表示繼續(xù),n表示放棄
 
7.rm—傳說中的刪庫跑路命令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會出現(xiàn)警告信息;
 - -i :互動模式,在刪除前會詢問使用者是否刪除
 - -r :遞歸刪除目錄
 - rm -rf a.txt: 表示移除掉這個文件**(即-r和-f的組合命令)**
 
8.mv—-移動文件目錄或重命名文件目錄的命令
- -f :強制的意思,如果目標文件已經(jīng)存在,不會詢問而直接覆蓋;
 - -i :若目標文件已經(jīng)存在時,就會詢問是否覆蓋!
 - -u :只替換以及更新過的文件
 - mv a.txt b:將a.txt移動到b目錄
 - mv b b1: 重命名文件夾
 
4.linux的基本命令之修改文件屬性
1.chgrp—更改文件屬性命令
- chgrp -R root a:將文件或者目錄的原本屬組改為root
 
2.chown—更改文件的屬主命令
- chown -R root a:將文件或者目錄的原本屬主改為root
 
3.chmod—更改文件的9個屬性
- 首先了解一下9屬性的概念—看圖
 
- 文件的權(quán)限字符為:『-rwxrwxrwx』, 這九個權(quán)限是三個三個一組的!其中,我們可以使用數(shù)字來代表各個權(quán)限,各權(quán)限的分數(shù)對照表如下: r:4 w:2 x:1
 - Linux文件的基本權(quán)限就有九個,分別是owner/group/others三種身份各有自己的read/write/execute權(quán)限
 - 每種身份都有對應(yīng)的一個權(quán)限: 
- owner: 全部權(quán)限為:7即r + w + x = 7;
 - group:同上
 - others:同上
 
 - chmod 777 a: 表示a這個目錄或者文件可讀可寫可執(zhí)行
 - chmod 761 a: 表示a這個目錄屬主(owner)可以全部實現(xiàn),屬組(group)可以讀和寫,其它(others)用戶只能執(zhí)行
 
5.linux的基本命令之文件內(nèi)容查看命令
1.cat—由第一行開始顯示文件內(nèi)容
- cat a.txt: 讀取a.txt文件的內(nèi)容。這個是從第一行開始讀取的
 
2.tac—從最后一行開始顯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著寫!
- tac a.txt:讀取a.txt文件,從組后一行開始讀的
 
3.nl—顯示的時候,輸出行號!
- nl a.txt: 讀取a.txt文件,并會顯示行號
 
4.more—一頁一頁的顯示文件內(nèi)容
- more a.txt: 簡單理解就是不會直接顯示全部信息,而是顯示一部分,然后按空格去進行翻頁
 
5.less—與 more 類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頁!
- less a.txt: 它跟more一樣,但是它可以網(wǎng)上翻頁(按q退出)
 - 在進入這個命令之后,可以使用:/字符串:向下搜尋字符串的功能;?字符串:向上搜尋字符串的功能;使用n 搜索下一個,N是向上尋找。
 
6.head—只看頭幾行
- head -n 20 a.txt: 只顯示20行的數(shù)據(jù)
 
7.tail—只看尾巴幾行
- tail -n 20 a.txt: 讀最后面的20行
 
6.linux鏈接的感念
1. 硬連接
- 硬連接指通過索引節(jié)點來進行連接。在 Linux 的文件系統(tǒng)中,保存在磁盤分區(qū)中的文件不管是什么類型都給它分配一個編號,稱為索引節(jié)點號(Inode Index)。在 Linux 中,多個文件名指向同一索引節(jié)點是存在的。比如:A 是 B 的硬鏈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則 A 的目錄項中的 inode 節(jié)點號與 B 的目錄項中的 inode 節(jié)點號相同,即一個 inode 節(jié)點對應(yīng)兩個不同的文件名,兩個文件名指向同一個文件,A 和 B 對文件系統(tǒng)來說是完全平等的。刪除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會影響另外一個的訪問
 - 硬連接的作用是允許一個文件擁有多個有效路徑名,這樣用戶就可以建立硬連接到重要文件,以防止“誤刪”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為對應(yīng)該目錄的索引節(jié)點有一個以上的連接。只刪除一個連接并不影響索引節(jié)點本身和其它的連接,只有當最后一個連接被刪除后,文件的數(shù)據(jù)塊及目錄的連接才會被釋放。也就是說,文件真正刪除的條件是與之相關(guān)的所有硬連接文件均被刪除
 
2.軟連接
- 另外一種連接稱之為符號連接(Symbolic Link),也叫軟連接。軟鏈接文件有類似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它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文件。在符號連接中,文件實際上是一個文本文件,其中包含的有另一文件的位置信息。比如:A 是 B 的軟鏈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A 的目錄項中的 inode 節(jié)點號與 B 的目錄項中的 inode 節(jié)點號不相同,A 和 B 指向的是兩個不同的 inode,繼而指向兩塊不同的數(shù)據(jù)塊。但是 A 的數(shù)據(jù)塊中存放的只是 B 的路徑名(可以根據(jù)這個找到 B 的目錄項)。A 和 B 之間是“主從”關(guān)系,如果 B 被刪除了,A 仍然存在因為兩個是不同的文件),但指向的是一個無效的鏈接
 
3.ln—命令產(chǎn)生硬鏈接和軟鏈接。
- ln a.txt a1.txt: 創(chuàng)建一個a.txt的硬鏈接文件a1.txt文件
 - ln -s a.txt a2.txt: 創(chuàng)建一個a.txt文件的軟鏈接文件a2.txt文件
 
7.Vim的使用
1. Vim是從 vi 發(fā)展出來的一個文本編輯器。用來編寫文件修改文件的。
- vim test.txt: 如果沒有test.txt文件則創(chuàng)建該文件,如果有則進入修改該文件
 
2. 它有三種使用模式:
- 命令模式:用戶剛剛啟動 vi/vim,便進入了命令模式,這時你敲鍵盤輸入信息是沒有效果的,這時我們需用按下i鍵進入到輸入模式。當你想要保存退出的時候,需要先按Esc鍵。然后輸入進入底線命令模式,切記,這個是英文的
 - 輸入模式:我們在輸入模式中,其實鍵盤操作跟windows是一樣的。比如刪除,回車等等。。。
 - 底線命令模式:w:表示保存, q:表示退出,組合使用即保存并退出
 
3.常用的一些命令
- 數(shù)字(空格鍵): 比如 5 空格鍵。它會前往第五個字符
 - /字符串:用來向下搜索字符串的。按n可以接著向下搜索該字符串
 - ?字符串:用來向上搜索字符串的。按N可以接著向上搜索該字符串
 - u:復(fù)原上一次的動作
 - ctrl + r:重復(fù)上一次動作
 - i:在命令模式下進入輸入模式
 - Esc:退出編輯頁
 - :wq:保存退出
 - :set nu:設(shè)置行號
 
8.用戶賬號管理的操作
1. 創(chuàng)建一個用戶:
- useradd -m shisan: 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shisan的用戶,且在home文件夾下創(chuàng)建一個shisan的目錄
 - -m: 自動創(chuàng)建這個用戶的主目錄即/home/shisan
 - -g 用戶組 指定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 -G 用戶組,用戶組 指定用戶所屬的附加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戶的登錄Shell。
 - -u 用戶號 指定用戶的用戶號,如果同時有-o選項,則可以重復(fù)使用其他用戶的標識號
 - -d 目錄 指定用戶主目錄,如果此目錄不存在,則同時使用-m選項,可以創(chuàng)建主目錄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釋性描述。
 
2. 刪除一個用戶:
- userdel -r shisan: 刪除這個用戶,并且將目錄一起刪除
 
3.修改用戶
- usermod -d /home/shisi shisan: 將shisan的主目錄改為/home/shisi
 
4.切換用戶
- 切換用戶的命令為:su shisan
 - 從普通用戶切換到root用戶,還可以使用命令:sudo su
 - 在終端輸入exit或logout或使用快捷方式ctrl+d,可以退回到原來用戶,其實ctrl+d也是執(zhí)行的exit命令
 - 在切換用戶時,如果想在切換用戶之后使用新用戶的工作環(huán)境,可以在su和username之間加-,例如:【su - root】
 - $表示普通用戶;#表示超級用戶,也就是root用戶
 
5.給用戶增加密碼
- passwd shisan:回車之后就可以輸入密碼了
 
6.root用戶為其他用戶指定口令:
- passwd -l shisan:鎖定用戶,即表示該用戶不能再使用了
 - passwd -u shisan:口令解鎖。
 - passwd -d shisan:使賬號無口令。
 - passwd -f shisan:強迫用戶下次登錄時修改口令。
 
9.用戶組管理
1. 創(chuàng)建一個用戶組
- groupadd shisan: 添加一個明為shisan的用戶組
 - groupadd -g 555 shisan2:指定id號。默認是自增的
 
2. 刪除一個用戶組
- groupdel shisan2: 刪除一個shisan2的用戶組
 
3. 修改用戶組的權(quán)限信息和名字
- groupmod -g 666 -n shisan666 shisan:將shisan用戶組改名為shisan666,并將id改為666
 
4. 切換用戶組
- newgrp shisan888:將當前用戶組切換到shisan888用戶組
 
10.磁盤管理
1. df :列出文件系統(tǒng)的整體磁盤使用量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統(tǒng),包括系統(tǒng)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統(tǒng);
 - -k :以 K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tǒng);
 - -m :以 M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tǒng);
 - -h :以人們較易閱讀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顯示;
 -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進位方式;
 - -T :顯示文件系統(tǒng)類型, 連同該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稱 (例如 ext3) 也列出;
 - -i :不用硬盤容量,而以 inode 的數(shù)量來顯示
 
2. du:檢查磁盤空間使用量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與目錄容量,因為默認僅統(tǒng)計目錄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 -h :以人們較易讀的容量格式 (G/M) 顯示;
 - -s :列出總量而已,而不列出每個各別的目錄占用容量;
 - -S :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總計,與 -s 有點差別。
 -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11.進程管理
1. ps:查看當前系統(tǒng)中正在執(zhí)行的各種進程信息
- a: 顯示當前終端運行的所有進程信息
 - u:以用戶的信息顯示進程
 - x:顯示后臺運行進程的參數(shù)
 - ps aux|grep mysql:組合使用,即表示查看mysql的進程
PS:在linux中 | 這個符號叫做管道符 A|B。grep 查找文件中符合條件的字符串 
2. ps -ef:查看父進程的信息
- ps -ef|grep java:查看java的進程
 - p: 顯示父id
 - u:顯示用戶組
 - pstree -pu:組合使用,進程樹展示
 
3. 結(jié)束進程
- kill -15 pid進程號:正常殺死進程(推薦)
 - kill -9 pid進程號:強制殺死進程
 
12.linux基本命令
- tar -zxvf 壓縮文件名:解壓縮命令
 - firewall-cmd —list-all:查看防火墻全部信息
 - firewall-cmd —list-ports:只看端口信息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查看firewall服務(wù)狀態(tài)
 - service firewalld start:開啟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service firewalld restart: 重啟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service firewalld stop:關(guān)閉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888/tcp —permanent:開啟端口命令
防火墻全部信息 - firewall-cmd —list-ports:只看端口信息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查看firewall服務(wù)狀態(tài)
 - service firewalld start:開啟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service firewalld restart: 重啟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service firewalld stop:關(guān)閉firewalld.service服務(wù)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888/tcp —permanent:開啟端口命令
 -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重啟防火墻
 
總結(jié)
                            
                        - 上一篇: 程序的装入方式
 - 下一篇: fastJson toJSONSt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