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浮躁的泥沼:浮躁的社会原因 控制好自己的物欲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2265現(xiàn)在這個社會,大家都很浮躁。簡單說,因為他是消費者。
具體的邏輯推理是這樣的:
1. 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富裕社會”(Affluent Society),物質極大豐富,大部分的生產(chǎn)力都被用來生產(chǎn)消費品。
2. “富裕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依賴于大量的商品不斷被生產(chǎn)出來,然后被消費掉。如果生產(chǎn)和消費停滯,“富裕社會”就會崩潰。
3. 為了促進消費,就必須鼓勵每個公民進行消費,必須把消費變成人的本能和欲望。
4. 各種組織和媒體,通過宣傳工具,傳播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刺激人的欲望。
5. 最終,大多數(shù)人感到,活著的目的就是消費,而且消費得越多越好,這個社會鼓勵多消費的人。一旦你不消費或者無力消費,就會被排擠到社會的邊緣,受到其他人的鄙視。這就造成了“富裕社會”中,個人的緊張和負擔。
所以,這就是現(xiàn)代人焦慮的根源。一方面,內心的欲望和外界的壓力,都要求他更多地消費,另一方面他又感到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充滿了對失去消費能力的恐懼。
我是在一本叫做《訪美觀感》的書中,看到上面這段推理的。
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了一個赴美考察團,成員包括宦鄉(xiāng)、宋一平、費孝通、錢鍾書、李新、趙復三等。回來之后,就出了這樣一本書,講述對美國資本主義的認識。
在此書第19頁,考察團報告說,美國學術界正流行馬爾庫塞,此人認為,美國已經(jīng)進入“富裕社會”,美國人民被“異化”,成為消費工具,個人普遍存在緊張和負擔。“盡管美國心理治療十分普遍,但是人們的心理緊張壓抑,其根源在于社會,并不是所謂心理治療能消除的。這被稱為由社會結構轉化為個人心理結構的真正矛盾。”
舉個很現(xiàn)實的例子。很多年輕人剛畢業(yè)沒幾年就想要買房買車,即使自己支付不起,啃老也得買。我覺得與媒體、廣告等的導向不無關系,什么廣告語都有,“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愛她,就不要讓她等太久”什么的,電視劇也是一大堆關于買房、婆媳之類的主題的,直接誘導這個社會,以至于很多人相親見面就直接談房子車子。
而且不單單房子車子,現(xiàn)在這個社會還有太多誘惑,比如iPhone、衣服、美食……等等。在這個物欲橫行的社會,要滿足這些欲望,需要什么?錢。所以很多人做事,首要考慮就是,來不來錢。不來錢的就不干。很多人與企業(yè)也變得短視,為了節(jié)省成本,有些企業(yè)就不顧消費者的利益,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的。對于個人來說,怎么個短視法?前段時間我們公司招前端,面試了十幾個人,有些連JavaScript都不懂的,開口就要5K、6K的。
大家都和浮躁,社會也很浮躁。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浮躁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浮躁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的欲望。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浮躁,無法改變別人的浮躁,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不浮躁。
試想我們的上輩,他們有我們這么浮躁嗎?物欲盛行的年代,請控制好自己的物欲。
對于物欲,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先成家后立業(yè),結婚了,有自己事業(yè)了,后面一切都會有的。所以不要急,房子、車子都不是你應該急的東西,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你立足于這個社會的根基。靜下心來,把這個根基夯實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走出浮躁的泥沼:浮躁的社会原因 控制好自己的物欲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iewBag 找不到编译动态表达式所需
- 下一篇: 2013 ACM/ICPC Asi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