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docx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總結
信工系:孫彥明
為了更好地推動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 現對該課作一個全面的總結。
一、《計算機文化基礎》 課計劃為 48 課時,其中理論部分 24 課時,上機部分 24 課時。 本課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操作系統及其應用、 Office 辦公應用軟件—— Word
Excel 、 PowerPoint 的使用,計算機網絡基礎、因特網技術與應用,以及計算機安全。
二、為了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作了以下工作:
、本課采用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由于本課的課時少,
內容多,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 另外 Windows 、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等軟件,必須通過直接演示的方式,學生才能直觀的看到演示效果,因此在這些軟件教學中以演示教學為主, 電子課件為輔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本課的特點是,它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 即 Windows 、Word 、
Excel、 PowerPoint等,必須學會實際操作,因此,該課必須將理
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
教學中認真抓好學生的上機工作,對上機與上課一樣嚴格管理、認真
輔導,同時上機時針對難點在機房進行講解,收到了良好效果。
、教學中注意選擇好重點、難點,突出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的講授。
、認真抓好課后輔導的環節。一方面每上一次課后,安排兩節課的輔導答疑,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同時對一些課堂不易講清的問題,采用課后輔導的方式。比如對計算機的硬件組成,學生看不著、摸不到不易理解,采用課后輔導的形式, 把學生帶到實驗室打開機箱結合具體的硬件及其連接方式等實地講解,受到學生的歡迎。
、注意留好作業,認真批改作業,每次上課都要對上機作業認真篩選,從上機指導書中選擇合適的作業,布置,并每次對學生的上機作業進行批閱。下次上課時,總結前一次的作業。
、為督促學生課后復習, 每次上新課前要提問學生或復習前次課講的重點內容。
7、講課時注意與學生交流和采用啟發式教學。雖然采用電子教案,
但不是只在演示臺上教學,而是經常到講臺、屏幕前講授,使教學生
動活潑。
本學期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 .如何使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風問題應是我們學校的一
急待解決的問題。
.實踐環節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部分學生課后自覺上機練習的自覺性還不夠,從而導致操作不夠熟練。今后一方面加強指導,另一方面加大檢查的力度,督促學生加強練習。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docx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开始
- 下一篇: 做计算机的小卫士教案,小卫士在行动小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