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2
python字符串和編碼
1.字符串方法
在python中,可以通過encode()方法為編碼指定bytes
要把bytes變為str,可以使用decode()方法
如果bytes中包含無法解碼的字節,decode()方法會報錯
如果bytes中只有一小部分無效的字節,可以傳入errors='ignore'忽略錯誤的字節
要計算str包含多少個字符,可以使用len()函數
2.格式化
在Python中,采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語言是一致的,用%實現。
%運算符就是用來格式化字符串的。
在字符串內部,%s表示用字符串替換,%d表示用整數替換,有幾個%?占位符,后面就跟幾個變量或者值
,順序要對應好。如果只有一個%?,括號可以省略。
%s在代碼中永遠會起作用,它會把任何數據類型裝換為字符串
format()
使用字符串的format()方法,它會用傳入的參數依次替換字符串內的占位符{0}、{1}……,不過這種方
式寫起來比%要麻煩得多
例如:
>>>print('{0},今天早上我花了{1:.1f}塊錢,我私房錢有{2:.2f}啦'.format('兒
子',19.56,152.986))
兒子,今天早上我花了19.6塊錢,我私房錢有152.99啦
?
?
list和tuple
list
python內置的一種數據類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種有序的集合,可以隨時添加和刪除其中的元素。
例如
className =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用len()函數,可以獲得list元素的個數
例如
>>>len(className)
4
用索引來訪問list中每一個位置的元素,索引使用0開始的,當索引超出范圍后,會報IndexError錯誤?
。所以確保索引不要越界。最后一個元素的索引是len(className) - 1.
如果要取最后一個元素,除了計算索引位置外,還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獲取最后一個元素
添加元素
1.在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數組名.append('元素')
2.將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
數組名.insert('元素')
刪除元素
1.刪除末尾元素
數組名.pop('元素')
2.刪除指定位置元素
數組名.pop(元素位置索引)
替換元素
數組名[索引值] = 元素
list中可以包含不同數據類型的元素,也可以包含不同的list。
如果list中沒有元素,它的長度為0
tuple
python中還有另一種有序列表叫元祖(tuple)。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
使用tuple的原因:因為tuple的不可變性,所以代碼更安全。所以建議盡可能的使用tuple替代list
tuple的陷阱:當你定義一個tuple時,在定義的時候,tuple的元素就必須被確定下來
如果要定義一個空的tuple,可以寫成()。
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定義時必須加一個逗號,Python在顯示只有1個元素的tuple時,也會加一個逗號,,以免你誤解成數學計算意義上的括號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47Knife/p/10330900.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学习笔记(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DOJ树形DP专题之Centroid
- 下一篇: DDOS的攻击原理和防护指南